西昌民政十年间,累计保障60多万民政服务对象基本生活 为民爱民 真情温暖人心

西昌都市报 2019-08-14 07:22 大字

社会保障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保护器、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经济发展的调节器。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意义重大。2007年至2016年的这十年,西昌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努力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基础,大幅改善各类民政基层基础设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间,共投入各类民政资金8.51余亿元,投入的各类民政资金从2016年的17417.40万元同比2007年的2302.8万元,增涨了7.56倍,增幅达656.4%,累计保障了60多万民政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

救助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2019年6月24日下午,走进位于下马水河街州食品公司家属区的贾淑德老人家,水泥地面上摆放着陈旧的家具,绿白墙体连接着斑驳的天花板,一面墙上张贴了满墙的奖状,她49岁的患有脑膜炎及精神分裂症的女儿邓玲正坐在椅子上。邓玲从2004年开始享受低保政策及医疗救助,所领取的各类救助金渐渐增高。“没有低保的话我和女儿的生活更恼火,我们经济差、负担重,还好政策好!”贾淑德老人说,现在每个月的低保金主要用于女儿的基本生活,医疗救助金用于解决女儿的医疗费用。社区医院每个月对她女儿的关心问候也让她倍感温暖。

另一名低保户杨荣惠今年86岁,她的女儿张秀英对惠民政策充满了感激之情。她说,没工作、没收入的母亲从2009年开始领取低保,从最开始的几十元到现在的几百元,加之母亲几次的住院费用也给予了救助,有困难找政府、社区都得到了积极解决,还有新春慰问等,这些都让母亲感受到了政府在关心她,使她有底气、很安心。

十年间,西昌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共调整6次,从2007年的170元/月提高到2016年的45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共调整4次,从2007年的900元/年提高到2016年的2880元/年。2007年至2016年底,城乡低保累计保障277.99万人次、发放低保金3.32亿元,有力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除低保工作外,五保供养工作也在十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五保供养逐步提高,集中供养标准从2007年的100元/月提高到2016年的400元/月,分散供养标准从2007年的50元/月提高到2016年的300元/月,累计保障11982人次、发放五保供养金2853.36万元。

医疗与临时生活救助制度方面,也在十年间不断完善、日益规范。自2009年以来,西昌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取消了医疗救助病种限制和起付线,救助封顶线达10000元,率先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试行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累计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对象22.4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5527.9万元。2011年10月,制定了《西昌市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筑牢了困难群众的救急难“兜底线”,累计救助783户城乡困难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148.7万元。

扶贫帮困工作方面,十年来也成效明显。慈善助学活动共资助大学新生424名,资助金额100.9万元,保证每一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顺利入学;扎实开展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工作,将符合兜底条件未进入兜底范围的建卡贫困户364户、684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对计划脱贫建卡贫困户中享受低保待遇又未领取困难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的人员发放“两线合一”补差资金89.61万元。

救助能力全面提升,“走基层、送温暖”

西昌市救助管理站(下文简称“西昌市救助站”)成立于1988年,一直以来全站职工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求助、临时救助”的原则和从严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目标,担负凉山州17个县(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和政府相关部门交办的工作,比较突出的是儿童关爱保护、寻亲、就业培训、街头主动救助等方面的工作。

现在西昌某理发店工作的阿加史呷,2012年进入救助站成为了一名受助者,那时他11岁,后来一待就是7年多,入站后按就近入学的原则,被送到西昌市七小接受义务教育,按照《救助管理机构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结合自身情况,2016年他选择了参加技能培训,在西昌市“向明形象设计中心”取得了培训合格证,现已就业。他说:“救助站那里的叔叔阿姨对我们都挺好,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要是没有他们有可能也没有现在的我,也特别感谢他们能送我来学美发,现在自己出来工作,对这个行业还是挺满意的。”

十年来,西昌市救助站累计出动1136车4153人次主动上街开展街头救助,共劝导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4672名,共接待救助符合条件的受助人员6629人次,受助人员均得到了妥善安置。

西昌市救助站还狠抓自身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一是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2012年投入760余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70个床位的救助综合楼;二是建立完善机构设置,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市社会福利中心、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15年挂牌成立市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后又增设市家暴妇女庇护中心;三是通过登报、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公安人脸识别、DNA比对等方式加大寻亲力度,帮助多名走失人员与家人团聚。

2015年,西昌市救助管理站被四川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救助管理文明单位”、被国家禁毒委评为“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救助站的人和事曾被授予了“西昌市十大感动人物”“爱心妈妈”“影响西昌十大事件”等殊荣,救助管理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十年来,西昌市民政局还认真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累计慰问全市民政服务对象18万余人次、投入经费3525余万元。(下转05版)

新闻推荐

逐梦强军,追风踏月青春扬 记武警四川省总队凉山支队青年军官巫登宇

在武警凉山支队,巫登宇因为长相英俊而被大家称为“军中刘德华”。从军近8年,他执着于强军梦想,早就成了战友眼中的“明...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