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科学祛湿? 医生:健脾是根本 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西昌都市报 2019-06-12 08:13 大字

进入夏季后,雨水逐渐增多,湿邪最易乘机而入。中医认为,湿邪通于脾,所以湿邪最容易伤到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厌食、腹胀、腹泻、身体消瘦。那么,夏季我们该如何祛湿呢?

为此,记者咨询了西昌市中医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李明懋,他提醒大家,夏季养生要谨防湿邪侵害人体,而想要科学祛湿,健脾则是根本。

想要科学祛湿

健脾才是根本

“怕上火,喝凉茶。”无论寒暑,类似的广告语让人朗朗上口,也让不少人认为凉茶可以祛湿、降火。然而,祛湿的根本是健脾,若盲目喝凉茶只会影响脾胃功能,症状也越来越严重。李明懋指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脾运化失常,导致水湿停留,所以健脾才能从根本上治疗湿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查明原因,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调养医治。

人们普遍认为,凉茶是以药性辛寒、甘寒、苦寒等具有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作用的中草药煎水代茶饮,以消除体内的湿热疫毒。每当有热气或湿热时,特别是出现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全身困倦等不适,许多人会习惯性地喝两杯凉茶,给自己去火。

据他介绍,夏天之所以人们喜欢冷饮,是因为夏天气温高,让人感觉闷热,并且全身的毛孔都处于打开状态,稍微运动后都会使人大汗淋漓,导致人体内缺水,也就很容易感到口渴,总喜欢透心凉的感觉。

“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因此必须讲究科学饮食。”李明懋告诉记者,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可以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中的生物碱具有清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如何健脾?食疗+运动最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脾虚、脾湿以及脾胃虚寒等说法,而自古中医也提倡一年四季都要健脾,那么,该如何健脾呢?健脾又该吃什么呢?

据了解,脾虚的情况下,除了容易食欲下降之外,还容易发生腹胀,尤其在饭后加重;脾虚、脾湿,常常会有腹泻、腹痛、畏寒等现象,甚至小便多。脾虚人群早晨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现象,平时则容易发生懒言少语、身体乏力和没有精神的状态。

另外,脾胃还对食物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当脾胃虚弱时,食物营养也不会得到很好地吸收利用。当然,脾胃虚弱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因为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而导致了脾胃虚弱。

“值得强调的是,脾胃怕生冷,所以脾虚者不能喝冷饮;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饥一顿、饱一顿,也容易伤及脾胃。”李明懋说,调养脾胃的重点在于饮食应有节制、有规律,不可过量。他也提及,脾虚者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党参、玉竹、茯苓、白术、山药、大枣、薏苡仁、芡实、莲子、扁豆等;不宜吃生冷寒凉、煎炸热毒、味厚滋腻等食品。

除了饮食养脾胃,运动健脾也有良好的效果。李明懋介绍,脾主肌肉,肌肉得到锻炼,就会反过来增强脾的功能。运动应以微微出汗为度,散步、跑步、太极拳、八段锦、广播操等是不错的选择。此外,经常揉按足三里穴、阴陵泉穴,拍打经络亦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健脾祛湿应注意避免生活陋习

脾虚、体湿是夏季经常会有的情形,其发生与夏季生活方式习惯改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脾虚体湿发生往往造成身体的诸多不适感。所以夏季健脾祛湿非常的重要,对于夏季健脾祛湿的方法,李明懋认为应避免夏季生活陋习,同时吃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物。

对于哪些人容易脾虚、脾湿的问题,李明懋表示,爱吃生冷食物又饮食无度的人群,压力大、精神抑郁等,过度减肥又缺乏运动的人群以及久病人群更容易脾虚、脾湿。

他也进一步解释道,因为生冷食物刺激常常导致脾虚、脾湿,如经常喝冷饮、直接食用冰箱中的蔬果,而同时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食用习惯,也会导致脾虚、脾湿。中医常说忧思伤脾,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也容易发生脾虚,而同时不少女性有多疑、多虑、爱悲春伤秋等现象,这也会导致脾虚问题。由于肥胖是现代人面临的大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迈入肥胖一族,也随着大家对肥胖危害的认识,减肥是热门话题,不通过运动减肥,仅仅靠节食减肥,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脾胃虚弱,甚至肌肉出现松弛无力。

他也表示,长期的生病,或者是慢性疾病的患者,常常出现脾虚胃弱现象。因为在中医看来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如果生病都会相互影响,自然容易伤脾。

“中医历来注重食疗在疾病防治和症状改善缓解的积极作用。”李明懋说,对于肥胖、脾虚患者、胃肠功能不好的等脾虚、体湿人群更要做好健脾祛湿的工作。由于脾虚体食与夏季吹空调、高热高脂肪食物有关,所以夏季健脾祛湿要科学使用空调,可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作息时间规律,远离熬夜等陋习。

最后,他强调,不管是儿童、老人还是爱美的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健脾、补脾。另外,为了避免脾湿、脾虚问题的加重,一定要避免生冷食物以及饮食无度的情况。

文/本报记者李善鸿

图/本报资料

新闻推荐

西昌·端午汉风古韵文化节 当汉文化遇上端午节仿佛让人穿越了2000年文/图 本报记者 李潇

当“汉文化”遇上“端午节”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呢?端午小长假期间,西昌海河天街一带热闹非凡,穿汉服、包粽子、舞龙灯.....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