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大拆迁之西昌市公交公司

西昌都市报 2019-04-11 07:37 大字

上世纪80年代公交公司的客车站。 如今,西昌公交车在畅通无阻的专用公交车道上快速行驶。

西昌大拆迁之

西昌市公交公司

文/图本报记者李春

彝海结盟塑像,屹立于西昌市中心城区大巷口,成为西昌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在塑像的旁边,则是具有现代气息的商厦“达达春天”现代商业广场。

而曾经,这里交通拥堵,垃圾遍地,杂乱无章,让西昌市公交公司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为了城市跨越发展的需要,西昌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搬迁公交公司。

当年,不管是领导搬迁工作的周仕伦、田红等干部,还是参与其中的广大群众,对整个搬迁工作还历历在目。

通过搬迁公交公司这一强有力的举措,让月城广场及大巷口周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锻练了干部,总结了经验。

阻碍城市发展

公交公司搬迁势在必行

西昌的月城广场及大巷口周边,处于中心城区,是商贸物流的中心,这里又因为有了彝海结盟塑像(以中国工农红军刘伯承与凉山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冕宁彝海结盟为题材的大型石雕)这一标志性建筑,每天均有不计其数的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

而就在2009年以前,与这一著名历史性建筑不相适应的,是塑像旁边那一片低矮、破旧的房屋,和从这一院落内进进出出的大量车辆和人群,以及由此产生的嘈杂、拥挤和大量的生活垃圾。车流、人流在此汇集,人声、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这里,就是曾经的西昌公交公司所在地。

曾任西昌市副市长,现任民盟凉山州委、西昌市委主委、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局长的周仕伦回忆道,曾经的公交公司是一个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的地方,这里毗邻月城广场,又处于西昌交通和商业的中心,随时进出的车辆不时造成拥堵,市民和游客在车流中穿行,险象环生。

西昌公交公司站场在中心城区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不便,所以急切需要进行治理和搬迁。

但说起搬迁,谈何容易,这个曾经的城市交通枢纽——西昌市公共汽车站见证了西昌交通的发展,于1966年10月规划,1967年5月在大巷口下街建设,从建设之初的2辆公共汽车运营并发展壮大,1973年8月改建为西昌地区公共汽车公司,1978年10月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共汽车公司,1984年6月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公共交通公司,1986年10月正式成为西昌市公共交通公司(西昌公交公司)。

当时光跨越到2009年,西昌公交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运行于城乡的150余辆大客车、以及3个客运总站、1个客车修理厂、13个机关科室、员工986人的大公司。

曾任西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负责西昌市公交公司工作,现为西昌安宁水务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的彭永贵回忆:“2010年的公交公司,所有客运车辆因为从中心城区的月城广场周边始发,每天至少就有1500次车及数万人进出,排队和拥堵在所难免;加之塑像周边历年是西昌城区的交通要道,遇到逢年过节的高峰期,全州17县市的车辆来到西昌,大多都要从这里经过,拥堵现象就成为家常便饭了。”

就因为这里是人流集散地,垃圾、纸屑四处乱扔,造成的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且由于人员过度集中,这里一度成为小偷猖獗之地,不时还有打架斗殴现象发生,社会治安问题相当突出。

作为城市的中心,西昌市公交公司的棚户区房屋因建设时间长而显得老旧,又因地势低,职工宿舍大多成了水淹房;加之住房面积不够用、不配套,阳台、过道、楼梯间,凡能搭建的地方都搭建了临时棚子,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西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交通等部门负责人通过多次调研,发现城区中心的公交公司及周边,成为各种问题突出的区域。并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公交公司的运力已明显不足,需要大量增加车辆,而受场地限制,西昌公交公司在原地已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公交公司的搬迁势在必行!

实施搬迁工作

用“首吃螃蟹”的精神迎难而上

“为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2009年10月,根据西昌市的总体规划,市人民政府以《西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收回西昌市公交公司一车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对第一停车场,也就是公交公司总站场进行土地收储。从2009年11月和2010年7月,西昌市政府先后对西昌市公交公司第一和第三停车场的土地实施收储,用于市政建设和修建海滨村安置房。政府还分别在小庙乡袁家山村四组、川兴镇合兴村六组和西郊乡北门村九组、十组所属土地上划拨三块土地用于置换该公司的三个停车场。”先后任西昌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局长,现任凉山州城投公司副总经理的田红告诉记者。

政府作出土地收储的决定,公交公司搬迁工作立即启动。

“我接手的公交公司搬迁工作任务,这是城市中心面临的第一次拆迁,有第一次吃螃蟹的感觉。任务重而艰巨,心里面压力大,在工作推进中,一直吃不好,睡不好,就想如何去动员他们搬出去?又该为搬迁的群众做些什么实事?”事隔近十年,周仕伦对当时的工作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是的,正如周仕伦所说,对处于中心城区的公交公司要搬迁,对于职工和住在里面的家属来说,他们有很多的理由不接受,首先很多老职工在这里居住了40年,故土难离;而说搬就搬,他们心中充满恐惧感,公司职工及子女、家属的上学、就医等,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便。他们害怕搬出了,房子拆了,没有住的,大家的抵触情绪相当大。

一方面是搬迁势在必行,一方面是职工因实际困难抵触情绪极大,搬迁困难重重。怎么办?

当年,时任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现任西昌市委书记李俊为主要负责人的市委、市政府领导一方面从发展大局着眼,坚定搬迁的信心和决心,积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疏导搬迁的必要性,并围绕搬迁群众吃住行等生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我们只有上门多次做工作,即使挨骂,吐口水,我们都忍着,在拆迁工作中,大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通过忍辱负重的耐心工作,从而为搬迁打下了基础。”周仕伦回忆道。

针对职工们最担心的子女入学问题,西昌市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形成《西昌市人民政府第六十七次常务会议纪要》,明确决定“市公交公司搬迁后,其子女仍按公司原所属地段入学。”

2010年,时任公交公司总经理牛晋为主要负责人的公司班子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明确发展是重点,以大局、维稳、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西昌为重,支持西昌经济建设,积极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建立以领导班子为组长的8个工作组,大打“感情牌”,也分别采取内部人自己给职工做工作的方式,进行拆迁动员。

周仕伦、田红,以及工作组经过多次吃“吃闭门羹”,通过白天、黑夜,没有周末、节假日的动员,公交公司的搬迁打赢了“感情牌”,艰苦细致的工作有了成效,2009年11月1日至11月25日的时间里,一车场业务办公设备、车辆、52户房主和62户租住房职工全部搬出、拆迁完毕,按照市政府决定,成功将土地移交给市国资公司。

随后,按照市里研究统一制定的政策,经过多次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安置政策进行了调整,对52户房改房的职工,按照1比1.3的比例还房,并发给过渡费。租住公租房的职工按每月300元补助过渡费,第二年增加为600元,第三年再增加到900元,一直到搬进新房为止。(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凉山州开展涉危企业环境安全检查工作

本报讯近日,州国资委、州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到四川西昌合力锌业股份限公司开展涉危化品、涉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检查和...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