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繁花故乡泪 鄢丹萍散文集《沱江情》读后

资阳日报 2019-01-03 08:14 大字

□刘武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大雪纷飞,年关将至,我这块久治不愈的乡愁伤疤开始隐隐作痛。此时,忽然收到来自家乡的《沱江情》一书,这是一本关于乡愁的散文集,无疑是在我伤疤上“捅刀子”。

《沱江情》的作者鄢丹萍女士现定居西昌市,她的老家简阳市与我的家乡乐至县山水相连,我们是近老乡,又同是文学发烧友。多年前,我就知晓鄢丹萍女士是一位才女,并时常关注着她的作品。她是龙泉山下、沱江河畔像一棵野草般的农家女,勤劳贤惠;又如航天城里一朵蓝花楹似的贵夫人,雍容华贵。客居西北边陲伊犁小城的我与其相隔千山万水,素未谋面,但我却曾经得到过她的“恩赐”——品尝到了她快递来的芒果和石榴,甘甜而香醇,姐弟般的情谊纯洁而真挚。

捧着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沱江情》,我仿佛感受到了来自攀西高原那一缕缕阳光的温暖,顿觉心旷神怡;我仿佛嗅到了来自遥远他乡之山花的那一阵阵芬芳,沁人心脾。沏一杯热茶,燃一支香烟,读这样的散文,我心情一定要宁静而虔诚,才能读懂她的文字,感知她的情感,走进她的心灵。

四十多年前的那天“太阳快要落坡的时候”,“我”哭哭啼啼地来到这个世界,接生婆见“我”两只小手手“捏得紧”,恭维父亲:闺女“财心紧,会抓(挣)钱,存得住财”。然而,因为“我”是“迟早都要嫁出去的妹崽”,父亲“自认命苦”,“心结一直打不开”。

母爱是伟大的,而书中并没有讲述关于母亲的故事。“我”懵懵中记得母亲“趴在房顶上声嘶力竭的喊唱”。母亲因疯癫而早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也就“无物言之”,“我”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是一位行善之人,“我”忘不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时,奶奶“将锅灶洗净,点灯,灶台上的一根红苕一分为二,插上三炷香,跪拜灶神”,虔诚地祷告“一家大小无病无痛,远离是非灾害”,随后,还“念上一长串家人名字”。“我”忘不了,小升初的时候,奶奶为“我”煮的两个鸡蛋,殷殷期盼着“我一根筷子串两个蛋”。然而,当“我能挣到钱”的时候,奶奶却“永远地走了”,留下了无尽惆怅和绵绵思念……

后来,“我”浪迹天涯,摆摊、种田、开店,在美丽的安宁河畔,在驰名的航天城,收获爱情,成为双胞胎的母亲。

《沱江情》一书中,描写出风光旖旎的邛海泸山,泸沽湖的神秘,安宁河的秀美,还有大凉山彝区的风土人情、人文故事,还有大凉山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一花一叶一世界,一人一生一菩提”,在作者心里,万物皆有灵性,她在用心讴歌和感悟。

作者更多的是回忆和讲述家乡的人和事。“成年累月白色变成黄黑色的长布帕子缠在他头上,牙齿焦黄,嘴里还含根竹烟杆,一会儿要在鞋帮上磕下烟灰,一会儿大吼一声,口吐唾沫或浓痰,再端起盖碗茶,用手拿起茶碗盖,竖起在茶水里搅动一番,待茶叶沉下,轻轻撇去飘起的那几朵馨香的茉莉花。深深地喝上一口,长长吐口气,扫视一眼望着他的目光后又干咳两声,清清嗓子又继续讲隋唐演义,或者西游、或者三国等等,多数人是听得忘记了时间地点,家也不想回”(《家乡的茶馆》)。这是大家熟悉的市井生活场景,如果作者没有身临其境,仅凭玩文字游戏是写不出如此生动语句的,“我”是“记住了乡愁”的。

“车已经驶出,倒车镜里他还痴痴地含着烟杆看着车子的离去,烟斗里的火已经熄灭,黑黑的,没有冒烟”(《家狗幺爸》)。昔日,身强力壮的家狗幺爸是“我们”的生产队长,“我”暗暗庆幸在缴棉虫挣工分时“做手脚”而没有被他发现,他却表扬“我们将来不会傻”,其实家狗幺爸早已“心知肚明”。如今的他,已是“背驼了”“牙落光了”,风烛残年,让人心酸,让人垂泪。

家乡是美丽的,童年是快乐的。“我”把竹叶连柄摘来,从竹叶尖部倒折成三角形,最后把柄从叶缝中穿过去,做成“棒棒糖”。

书中还讲述了“坚强不屈,忍辱负重,乐善好施”的大姑一生的故事;还有“把化肥口袋对折成斗状,戴在我头上,披在我身上”,为“我”遮风挡雨的启蒙老师;还有“我想有机会,与他喝茶、聊天,还想江边漫步,而真的见了,却又不知从何谈起”的古翔老师……

读完二十五万字的《沱江情》,让我惊讶!让我感叹!作者不愧为“文武双全”的女中豪杰,“文”能琴棋书画,“武”能摆摊种田。更难能可贵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她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访寒问贫,帮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渡过一道道难关——在家乡,她是一位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他乡,她是一位大家称赞的楷模。

看他乡,百花绽放,繁花似锦;思故乡,泪水涟涟,愁肠百结。

新闻推荐

文博工作者贾丽: 新的一年带着新目标再次启程

■2018年6月22日P10—11,《博物馆里的美女写古者》曾对其做过报道。“匆匆过去的2018年如同一次跋涉,以时不我待的...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