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常犯糊涂? 需警惕“老年痴呆症”

西昌都市报 2018-11-29 10:40 大字

最近,西昌礼州镇的谌女士发现自己的母亲记性越来越差,有时找不到钥匙,有时忘了眼镜放在哪里,讲过的话转头就忘,有一天甚至刚吃过晚饭又开始做饭。本来认为这是人老了之后正常的“老糊涂”了,但眼看着情况越来越严重,谌女士决定带着老妈去医院就诊,这才发现,老人家是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

医生提醒,老人突然变得很健忘,而且易怒,家里人不要以为这种“老糊涂”是正常的,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的表现,应及早发现诊疗。

本报记者杨恒

“老糊涂”可能是老年痴呆

西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勇表示,遗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遗忘。遗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们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做出选择,储存有用的、重要的信息,清除无关紧要的信息内容;其次,如今人们面临很大的生活工作压力,日常生活中,即使有遗忘,也属正常;第三,众所周知,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会相应减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衰老的结果。

这里重点讲讲上述第三种遗忘情况。人上了年纪,遗忘会变得明显,常常丢三落四,人们称之为“老糊涂”。在传统观念里,“老糊涂”好像是步入老年后的必然趋势,但根据现代医学,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老糊涂”也可能是一种疾病。

正常的衰老不是一种病,但当衰老与年龄不符,或是衰老的速度过快,那就是病态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性痴呆症。

老年性痴呆患者与一般健忘者是有区别的。陈勇介绍,老年性痴呆患者记不起发生过的事,即使经过反复提醒也回忆不起来,而一般的健忘者只是遗忘事情的某一部分,经人提醒就会想起。老年性痴呆患者丧失了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不知身在何处,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语言越来越贫乏;而一般健忘者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未减,日常生活可以自理。不过,要区别是否是病态的健忘,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关的评估。

陈勇说,如果老年人认知功能变差,经常丢三落四、张冠李戴,连吃没吃过饭也不记得,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么家人应该引起重视,尽早前往医院以做出确切诊断。

“糊涂”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

老年痴呆,并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老年痴呆症可分为早发型老年痴呆症和晚发型老年痴呆症。一般而言,65岁以后患病,称为晚发型老年痴呆症,而陈勇平时在门诊中遇到的患者,有些只有50多岁,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记忆衰退。

陈勇特别提醒,一般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健忘,事实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的职场人士在工作生活中也会出现记忆力不好的情况。究其原因,与压力大以及在此情境下形成不良生活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压力过大、睡眠不好、抽烟酗酒等,都会使人的记忆力减退。此外,过度依赖电子设备,大脑记忆功能长期得不到运用,也会使记忆力逐渐衰退。

有些人认为,老年性痴呆没有特效药,也就没有必要做治疗。陈勇说,这是认知误区。正确的认识应该是,老年性痴呆是一个渐进的老化过程,轻度和中度患者经过治疗会延缓疾病的进展,甚至可以通过治疗恢复部分功能。如果拖到晚期,药物也不能发挥太大效果,这样一来,会对患者及家人都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要防糊涂别让脑子太闲

老年痴呆虽然没有特效药,但可以通过预防降低患病几率。

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情,可保持人的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而整日无所事事,则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较高。

陈勇提醒老年人,做家务能动脑动手,对预防老年痴呆有好处。尤其是退休后的老年人,不要闲着,要多动脑,找事做,尽量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变得丰富些,比如读书看报、多与人交流等,都对预防疾病有好处。平时多培养业余爱好,可以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

老年人日常也不要总是待在家里,应注意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如和朋友聊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陈勇说:“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人更木讷,更加容易抑郁,他们得老年痴呆的概率也更高。”从这个角度来讲,加强精神调养也很重要。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知足常乐,这样才能有助于大脑健康。

新闻推荐

西昌市五小举行校园趣味运动会

西昌市五小校园趣味运动会。本报讯近日,西昌市第五小学校园趣味运动会拉开了帷幕,经过一天半紧张、激烈而又有趣的...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