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强国路他们始终负重前行

西昌都市报 2018-11-14 09:26 大字

何欣对设备进行调试。 李三保检查设备。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个让世界瞩目、让国人拍手称赞的地方,建立48年来,这里成功发射120余颗卫星,创造了1996年以来发射成功率100%辉煌业绩。辉煌的背后,是代代航天人心血的凝聚。他们如同塔架上的螺丝钉,将自己“铆”在岗位上,将青春燃烧在奉献中,青春逝去,时光凝聚成文。

接下来请走近这样两位普通的西昌航天人,倾听平凡却感动人心的报国故事,感受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大写”人生。

何欣:扎根岗位耕耘的“老黄牛”

17年前,大学毕业后的何欣选择了前往大凉山深处的西昌航天发射场工作。他说,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报效祖国,明知条件艰苦也要去!

初来到中心工作的情形,何欣至今难忘。那时放眼望去,厂区周围只见没膝的枯草和遍野的怪石,记忆中繁华喧嚣的都市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荒山与秃岭。何欣说:“当时心里哇凉哇凉的,工作之初也曾迷茫,也曾失落,也曾趴在枕头上哭过,但最终还是说服自己继续坚守下去,为了心中的梦想,也为了中国航天的未来!

面对艰苦的环境,当一个人以逐梦者的姿态选择迎难而上时,必将迎来了人生价值的“上升期”。这一年,何欣来到网络维护岗位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和投入任务中去,他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再忙也要坚持完成。按何欣的话说,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时刻以临考的状态认真学习。

何欣所在的网络维护岗位的特点是点散、线长、面广、业务繁琐且庞杂。为此,他在工作中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详细记录自己岗位当中出现的各种细节问题,如:处理业务的心得体会,难点重点,经验总结等等,先后记录了2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通过反复背记、反复分析、反复实践,他最终成功做到熟记每一个关键通信节点的情况,处理起业务来更加得心应手。

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2006年至2007年,中心落实上级要求建成任务通信网络的IP化,何欣担当起从规划、布局到实现过程的重任。工程图纸,他拿着直尺和圆规,一笔一划的设计;通信网络介质如网线,每一根他都亲力亲为去制作;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他通宵达旦去安装……

于是,同事们经常在深夜看见通信机房的闪闪灯光,可以在双休日看到他案牍之劳形,以及一个瘦弱的身影,背着成摞的设计图纸,带着网络器材四处奔波劳顿。经过近半年的奋战,试验任务IP网基本建成了,至今网络运行稳定通畅,为卫星发射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此后数年间,何欣先后参与中心综合信息网络接入控制系统安装与部署,OA系统故障恢复,发射场调度系统改造网络安装与调试,航天业务网下一代网络杀毒软件的安装与部署等十几项重要任务。中心航天业务网和指挥专网从无到有的历史,便是由他参与和改变的!

采访过程中,何欣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没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只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已。”其实对于航天人而言,感动一部分源于他们投身航天强国伟业的选择,而更多的是在平凡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兢兢业业的工作和漫长岁月里的坚守,我们感动于航天科技工作身上的一种敬业精神。

那么什么是敬业精神?在何欣看来,敬业就是踏踏实实完成好一项任务,时时刻刻保持对机房和设备的无限热爱和敬畏。

何欣负责维护的通信网络是连接航天发射五大系统的桥梁纽带,担负航天发射场测试发射、气象数据、卫星图像等各类数据传输的重要任务,保持它畅通和稳定,直接关系着任务的顺利指挥和成败。

所以,每隔一个周期,他都要前往各个岗位巡检设备,积极与一线设备操作手谈任务、谈不足、谈需求,并加以完善和解决。日常工作中,他基本上一周要接到2至3次的设备改造或故障处理申告电话,只要各系统、各岗位有需求,他一定会立即前往帮助和排查解决。

参加工作以来,何欣的足迹已遍布中心的百余个岗位,完成的大小设备改造任务超过了200余次,排除各类网络故障40余次,为网络畅通和卫星发射任务圆满作出了突出贡献。

17年如一日,何欣像“老黄牛”一般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他很普通,只是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他也很辛苦,学习、施工、各处奔走忙碌,从未停下逐梦前行的脚步。当下,他依旧忠诚坚守在岗位上,助飞一发又一发火箭飞向浩瀚宙宇。

李三保:30年只做一件事

今年,是线路巡护技师李三保整30年的工龄,已经47岁的他,将接近一半的人生奉献在了祖国川西偏远的大凉山深处。常人的双脚用来走路,而他却走出了精彩,走出了光荣与伟大。

李三保所在的线路维护岗位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为数不多的,常年在外奔波、风餐露宿的群体。发射场区到各系统、各岗位有多条通信数据传输线路,日常维护,需要翻越大小5座山、穿过11条河流、30几个村庄、40多条道路,依靠双脚全部巡查一遍需要整整7天。每次临近发射卫星,或到一个周期,李三保和同事们都要踏上这条巡线路。

问及巡线工作的切身感受,他坦言:“这份工作单调、枯燥,巡线路上既有险峰峻岭,也有田坎沟渠,大部分路线通不了车,只能依靠双脚去走。”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忍受着高原强烈紫外线照射带来的身体脱皮和瘙痒,他一走就是整整30载,累计徒步巡线达20余万公里。

你以为巡线工作只是走走看看?其实远不止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除去执行巡线任务之外,铺设光电缆线路也是李三保负责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心光电缆线路主要有架空、直埋和管道三种形式。李三保和同事们在架空线路施工中,需要进行爬杆、坐滑车,盘余缆、补挂钩、做标识等一系列作业。

翻山越岭执行任务时,离地面最高的线路有30多米,两处线杆跨度最长的有300多米,上千斤重的光缆盘,车到不了的地方就得靠人手抬肩扛运过去,有的地方线路坡度有60度,每次施工稍操作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管道线路施工最辛苦。需要钻人井、爬涵洞,雨季的时候,很多人井里有积水,有的还散发着恶臭,水深时他不得不潜入水中作业,不小心喝上一口几天才能缓过劲儿来。靠着敬业拼搏奉献精神,李三保和同事们把一条又一条线路铺到发射塔架,连接到一次次腾飞的火箭上。

双手满布老茧,肩膀上处处可见红肿的勒痕,旧伤未愈又添新伤……这样的坚守奉献,其中诸多辛酸苦楚不言而喻。30年里,李三保和同事们累计铺设光电缆线路已达1000余公里,这些通信神经已延伸至全中心近200余个大小保障岗位,至今零失误完成了90余颗卫星发射数据传输保障任务。

如果用巡线工作概括李三保的形象,“保姆”一词很恰当;如果用铺缆工作概括李三保形象“绣娘”一词很恰当,其实李三宝还有一份工作可以用“线路医生”来形容——那就是执行紧急抢修任务!

2000年6月,某型号任务在即,通至通信机房两条电缆被挖断,李三保和五名同事立刻奔赴故障点。凌晨五点线路抢修完成时,他们的下半身和双手已经失去了知觉;2007年,在一次抢修受潮线路上时,李三保刚跳下井,双腿就全部陷在污泥里,井口非常狭小无法使用工具,他只好用手一点一点往外“刨”,解决了问题时他的双手已经布满血迹……

这些年,李三保成功处理的各类紧急抢修多达100余次,更让人意外的是,有些故障点线路大家依靠设备都很难找到,他仅凭经验就能确定故障点方圆十米的线路标识,为任务中出现的紧急故障争取了宝贵抢修时间。

常年扎根中心工作,李三保身上很有“料”。他能够挑战凭记忆画出中心1000余公里的通信线路走向。更让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线路的接续点他都清楚,因此被誉为“通信线路活地图”。

有人说仅有初中文化的李三保创造了一种奇迹,可他并不拥有“最强大脑”,这样的本领源于30年的不断行走,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

新闻推荐

领先农村 赶超城区 争做凉山农村学校一面旗帜 西昌安宁镇小学狠抓质量促提升

“铂金十年,是西昌教育转型升级的机遇期,也是西昌教育跨越发展的突破期。”2018年是西昌教育质量提升年,为全方位提升教...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