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相馆 承载的西昌记忆

西昌都市报 2018-10-29 01:56 大字

1975年的西昌大巷口,国营西昌相馆就在这个城中最热闹的地方。 本报记者 冷文浩 摄 1951年秦兴栋(前排中)一家人在相馆的合影。 受访者提供 1962年,西昌照相馆全体职工合影留念。 受访者提供

老照相馆

承载西昌

说到永恒,那可能只有照片才能够做到。“咔嚓”一声,画面定格美好瞬间,尽管时间流逝,岁月变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照片中的画面情形也依旧能保留下来。当再次拿出照片来的时候,方寸间的图片承载了几十年的记忆,思绪万千,也能从照片中窥见西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

1914-1915年,西昌开始出现照相馆,直到1985年进入兴盛时期,再到如今各种风格的影楼、摄影工作室。照相馆的发展变革折射出了西昌的时代特点,而每一张老照片,都是西昌发展的见证者。

东风、月城照相馆的出现

1960年,秦兴栋14岁,他进入了当时西昌最大的国营照相馆——西昌相馆。可以说,秦兴栋的大半生都在与照相馆为伴,在那里,他学会了拍照,学会了洗照片,学会了修整照片,还学会了着色等等一系列的拍照流程,当然也获得了不少专业上的肯定,至今有两幅人像照片,入选了建国以来最优秀的人像,保存在中国美术馆。尽管秦兴栋今年已有72岁,但是那些关于照相馆的记忆,他至今历历在目。

西昌城内何时出现照相馆,要从民国三四年的时候说起。民国3-4年(1914-1915年),西昌城内开始有由法国传教士在修道院内开设的照相馆。

民国22年(1933年),有刘姓在大巷口设相馆。民国24年(1935年)“南苑”内设画苑兼照相。民国27年(1938年)“泸滨”、“明英”、“华丰”、“留芳”等相馆先后开业。

解放后,1956年6月城区三家私营相馆组成合营西昌相馆。下设9个门市部,有职工58人,1966年9月,升级为国营西昌相馆。

在国营照相馆还未出现之前,都是私人照相馆,比较分散,势单力薄。秦兴栋回忆道:“那时候我还记得到稍微大一点的就是一个卢冰照相馆,在当时的吉羊巷清真寺那里,另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光明照相馆,是一个叫陈光明的人开的。”

那时候的照相馆可不比现在这般,咔嚓一下就能成片,那时候光拍摄一张照片都需要半个小时,还不加上后期的制作。“我们那时候的西昌相馆最早用的是三脚架,胶片,通光玻璃,是要一寸还是两寸的照片,都需要用玻璃刀来划,特别麻烦,随后改用了胶片,当时是一版一版地,需要用手辨别胶片的正反两面。进入暗室冲洗胶卷的时候,也有不少讲究,例如手要干,不能太润,照片用药水冲洗后,需要晾干,不能被风吹。”

1970年代后期,虽然都是三脚架,但是比起以前要更加先进一些,相机拍摄可以用座机,因为当时的照片是成版的,一版16张,在照相结束后,需要剪开,并编上号,如张三李四,方便区别。那时打光,是一门艺术。除了合照,过去拍人物像打光,善于利用阴影,追求立体感。

当然,后期的修整也是摄影整个步骤中技艺要求最高的,据秦兴栋介绍,要修整照片,需要用很尖很尖的笔,利用笔头上的弹性来修整,就是说在放大、切线之后,还需要用毛笔修饰后才出照片。

照相行业开始逐步兴起,是从1985年,国营西昌相馆易名“西昌彩扩中心”(下属:东风、月城两个独立核算相馆)开始。他们通过低息贷款购置彩扩机3台,首家在西昌市开展了彩照和扩印业务,其经济效益逐年上升,5年共实现盈利67.8万元,1990年有职工286人,固定资产112万元,自由流动资金15.6万元,营业收入17.6万元。而在照相馆内工作的人,也因为国营相馆的原因,被送到成都等地去学习,所以拍摄的技术也相对较先进。这个时期的国营照相馆,因其设备先进,拍照技术强,可谓是引领西昌的照相行业,也受到市民们的青睐。

(下转16版)

新闻推荐

南街·生活

南街边上各类地摊密密麻麻。老街上的人们闲时便坐在一起摆龙门阵,透露着一片祥和。街上人来人往,店铺和摊位前...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