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春秋冬夏 记录家乡壮阔山川

西昌都市报 2018-10-11 10:02 大字

《春晚进西昌》 杨黎明摄 《拼搏》 杨黎明摄 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杨黎明的足迹遍布国内外。

杨黎明

文/本报记者洪冬玲图/受访者提供

杨黎明,国际摄影学会会员、国际摄影联盟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尼泊尔国家旅游局特聘中国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凉山州螺髻山手机摄影辅导站副站长、西昌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大凉山风情视觉俱乐部顾问,以及中国航空杂志、西藏航空杂志、四川画报特约摄影师……

2014年,杨黎明荣获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30周年突出成绩奖;2015年被中共西昌市委、西昌市人民政府评为“感动西昌”文艺界领军人物;其作品《凉山彝人》2015年入选参加南非“美丽中国年”摄影展;同年《凉山彝人》入展平遥国际影展精品馆展出;作品《腾飞》荣获2016年四川省第十七届摄影联展金奖;作品《悬崖村》入展2017年跨越中的四川,作品《奔》荣获2014年德国DVF三地巡回展PSA金奖;作品《柔美大地》荣获澳大利亚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赛金奖并入选2017第五届中华艺术金马奖;作品《相伴》荣获2018塞尔维亚国际摄影巡回展金奖;作品《沙漠行舟》荣获2017年第八届土耳其国际摄影大赛FIAP金牌;作品《拾柴火的阿妈》荣获2018摩尔多瓦国际水泥管展PSA金奖;作品《马赛牧歌》2018年入展香港第八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并特邀出席香港全国摄影艺术展十周年庆典及颁奖晚会……

近年,杨黎明共有500余幅作品入选国内外各大影展影赛,多幅作品获得金、银、铜等奖项。

摄影能给人带来全面的美的享受,从摄影师发现美到拍摄下来,再到与读者见面欣赏的全过程,都会给人感官和心灵上的愉悦。好的作品更会震撼人的心灵,杨黎明的作品就有这样的力量。静谧的邛海湿地、崛起的航天城、洒满夕阳的建昌古城、水墨浸染的海河天街……杨黎明的每一幅作品都显露出他捕捉美的独特视角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痴迷摄影“一发不可收拾”

在刚刚公布的西昌市首批“文化名家”及“优秀文化人才”名单中,57岁的杨黎明在“文化名家”之列。别看这些年,他获得了不少国际摄影大奖,可他并非“科班出身”,他的摄影之路细数下来,也只有十来年。

杨黎明原本学的机械专业,毕业后曾就职于川林五处、凉山州五交化公司。2003年,他下海经商,从事餐饮服务及物流运输工作。在此之前,与摄影一直没有什么交集。

后来生意渐渐步入正轨,杨黎明便有了空闲时间四处游玩,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摄影达人。一开始,杨黎明也只是觉得好奇,但并没有想要购买相机。随着出游的次数增加,他有感于自己确实需要一部相机记录沿途美丽的风景,于是,2008年买下了人生第一步数码相机。“买了相机后,我就越来越喜欢摄影,没多久,又入手了一台佳能单反相机。”杨黎明笑着说。

相机升级了,杨黎明的拍摄热情也更高了。起初,他和许多初次接触单反相机的人一样,并不会使用。“买相机的时候我说不会用,老板告诉我只管调到P档拍照就好了,我也一直用P档模式拍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次,大家相约出游,才发现同样的相机,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和别人拍的差别很大,几经询问,才知道缘由。

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好学的杨黎明捧着说明书、网上搜着教程,一步一步摸索。为了弄清楚心中的疑惑,杨黎明孜孜不倦地向身边玩摄影的朋友请教,遇上有摄影大师举行讲座,他总会抽出时间去听。正是他对摄影的这份热忱,以及好学钻研的态度,得到了原西昌市文化馆馆长黄伟寿老师的关注。这一次结缘,正式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

注入勤奋与悟性路越走越远

杨黎明跟着黄老师学习摄影的时候,每天早上5点多,老师会准时督促他,一句“走,邛海”,他便知道,该起床去练习了。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外出采风时,杨黎明跟着老师一起取景,老师调整好相机的数据参数后,他一定要到取景器前感受一下。甚至还拿出小本本,把光圈、快门等所有数据记录下来,有不明白的地方马上发问。同时,他也把自己拍摄每张照片的数据都记录下来,反复对比,寻找不足。

“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几乎把整个邛海沿岸36公里范围内每个角落都拍完了,从朝阳拍到晚霞,再到深夜,每天都有新收获。”黄伟寿老师的现场指导,让杨黎明体会到,摄影就是光与影的艺术,每一天的光影不一样,每一天的拍摄思路不一样,所呈现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

前期,杨黎明还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后来渐渐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取景、构图、光圈选择、快门应用,随着这些奥秘一点点被解开,杨黎明对摄影的热爱很快上升到了痴迷。

这一年是2012年,杨黎明加入了西昌市摄影家协会,通过老师的教导以及各位影友的帮助,他的摄影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跟随黄伟寿老师学习的时间里,杨黎明意识到自己的摄影基础知识仍然薄弱,有待提高。2013年,他进入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成都分校进修学习,2014年荣获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院30周年突出成绩奖,这也是他第一次因为摄影获奖。这对杨黎明来说是莫大的鼓舞,这次获奖,更加坚定了杨黎明进行摄影创作的信心。

此后的摄影道路,用杨黎明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肩负起摄影传承重任

其实,杨黎明的摄影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受过伤,也有过放弃的念头。

2016年初,杨黎明一度进入了瓶颈期,找不到拍摄的激情,也找不到想要拍的。这时,他心想,要不就算了,休息一段时间,顺其自然。后来,摄影家协会的朋友们告诉他,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过程,让他千万别放弃。在周围人的鼓励和开导下,他慢慢调整状态,坚持了下来。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拍摄出别样的风景,一路下来,杨黎明也时常受伤。印象最深也最危险的一次是,2016年10月29日,他与影友一起到稻城亚丁去拍秋景,之后通过当地朋友了解到有一条通到香格里拉的小路上,秋景唯美、鸟类丰富,顾不得山路颠簸,他们当下决定一同前往。“去了才晓得,那个根本不能称为路,只是方便当地人出行的便道,我们开的越野车轮子都是悬着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行驶了大概两三个小时,同伴说看到了前方有候鸟,兴奋过度的杨黎明一晃神,车轮打滑了,致使半截车厢悬空挂在悬崖上。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手机又没有信号,只好先展开自救。”杨黎明让同伴先下车,然后将身体挂吊在车上,以增加重量保持平衡,然后他自己再从驾驶室慢慢爬到副驾驶室下车。“这个过程中,车子一直在晃,我们始终不敢有太大的动作,事后想起才觉得后怕。”就在他们下车等待救援的时候,来了一位云南小伙,是当地移动分公司巡线员,组织了几辆过往货车,一道帮忙将车拖回来。

杨黎明总是笑着感叹,摄影给自己带来了诸多喜悦,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往后再遇到艰难和险阻,他总是一笑而过地说,“没什么。”

被评选为西昌“文化名家”后,杨黎明既感到兴奋又觉得压力倍增,“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作为西昌‘文化名家\’,首先要宣传好西昌,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西昌、爱上西昌,并且,今后还要多培养摄影后备力量,帮助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传承摄影艺术。”

新闻推荐

筑巢引凤谱新篇 西昌人才工作破浪前行

文/本报记者王维华图/西昌市委组织部提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市专业技术人才12082人;市属行政、企...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