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法学会荣获“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持续为平安西昌法治西昌建设贡献力量

西昌都市报 2018-09-27 11:13 大字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查看法律诊所坐诊专家开展工作情况。 凉山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阿石拉比(右三)到西昌调研法学会工作。 西昌市法学会法律诊所专家坐诊。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上,西昌市法学会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成都市法学会等一同被评为“治蜀兴川”法治论坛“优秀组织单位”,成为凉山州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单位。

获此殊荣,对西昌市法学会而言,将是极大的鼓舞。

据悉,早在今年4月,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率队来凉山西昌调研考察时,西昌法学会的工作就获得了王乐泉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西昌市的做法很有特点,针对性强、贴近性好,实现了综治水平高、法学水平高的目标,值得推广。”

作为法学法律界的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昌市法学会自成立以来,在市委、市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州法学会的关心指导下,努力推进法学会“实体化、实战化、法治化”建设。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焦党委政府的重点难点,聚焦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西昌、平安西昌建设积极作为。

多方着力

扎实推进实体化运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充分发挥法学会的作用,需要坚实的基础保障、能打硬仗的精英团队和深入基层的服务平台。

落实基础保障方面,得益于西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筹备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编制、人员、经费、场地等保障问题。同时,市委政法委代表市委加强法学会工作领导,主动与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协调,建立市法学会党组,落实办公场所和人员事业编制,公开考聘法学专业人员,并将工作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实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经费的“五有”目标。

打造“精英团队”方面,西昌市法学会广泛吸纳政法干警、律师、行政执法人员,以及乡镇(街道)、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法学法律工作者、法治实践者入会,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服务各行业、各领域法治建设,不断壮大学会力量。截至目前,共发展团体会员单位8个,个人会员240名。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库”,吸纳90名各行业专家型骨干会员和高校教授,为法律服务提供坚强有力的专业人才保障。

搭建服务平台方面,西昌市法学会依托各级综治中心(站),建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同时,组织法律服务专家库成员、法学会员、街道(社区)法律服务站(室)工作人员定期轮流值班服务,直面群众、了解诉求、提供咨询、解决问题。并且,在市“法律诊所”公布法律服务专家库成员的姓名、特长、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群众自主选择。自2017年9月三级平台成立以来,西昌市法学会已累计为1450余名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精耕细作

扎实推进实战化建设

随着实体化运作模式的开启,西昌法学会逐渐参与到各项社会事务中,主动服务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将实战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主动服务依法治市各项工作,相继建立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法律顾问定期列席市委、市政府重大议事决策会议制度,市委中心组定期听取法治讲授制度。制定《西昌市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组建法律顾问团,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推进决策法治化。

积极参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参与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对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脱贫攻坚、大型活动等重点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及突发舆情事件进行评估、研判,为全市重大决策作参考,将社会稳定风险降到最低。组织会员参与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中国·西昌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和西昌邛海国际帆船赛、老城区拆迁等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和重大活动实施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54起,参与十九大期间开展的涉稳信息会商研判25次,对存在的法律风险、稳定风险进行预警,排查出风险点739条,提出化解措施739条,提醒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风险可控,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

聚焦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组织会员主动融入脱贫攻坚、禁毒防艾等全市性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积极提供法治支撑和法律服务。依托“农民夜校”、市就业培训中心等阵地,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禁毒防艾知识及农村适用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宣讲活动335余场;整合驻村帮扶、法律明白人力量,壮大扶贫政策宣讲队伍,引导贫困群众明政策、守法治、懂感恩、知荣耻;组织西昌市关工委法制宣传艺术团深入学校、重点乡镇开展大型禁毒宣传巡演18场,赴凉山籍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浙江绍兴、台州、金华三市开展禁毒文艺巡演“随亲”活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拒毒、防毒意识;组织会员深入47个贫困村调研,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奔康提供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对制约和影响打好脱贫、禁毒防艾攻坚战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

创新载体

推进法治化进程

创新,是一切事务发展的不竭动力。西昌市法学会始终坚持以创新精神,完善工作机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第三方优势,化解矛盾纠纷,夯实基层法治工作,不断延伸法律服务的触角,开阔广大群众的法治视野,深入推进法治化建设进程。

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氛围。西昌市法学会依托龙眼井法治文化公园、泸山步道法治动漫长廊、邛海宾馆法治通道、城西法治廉政文化公园、宪法主题广场五大阵地,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提升公民法律素养。以推进“法律十进”活动为抓手,组织普法宣传队以春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及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各类主题日宣传活动,深入全市乡村、单位、社区、学校、寺庙、景区等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接受法律咨询5000余人次,发放《彝汉双语读本》、《法治西昌和谐西昌》、《青少年违法案例及法律读本》、《农村“法律明白人”法律常识手册》、口袋读本等宣传资料52000余册,便民法治手提袋4500个,营造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利用第三方优势,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利用法学会第三方独立身份、会员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群众比较信任等优势,主动介入疑难矛盾纠纷、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及信访积案的化解。法学会会员参与会诊调解矛盾纠纷265件,调解成功率达99.2%。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17件,化解信访积案4件。同时,创新工作模式,与市司法局积极开展“警调对接”,在外南派出所、长安派出所、西郊派出所试点建立人民调解驻所调解室,聘请退休政法干警坐班,调解各类治安纠纷247起,化解矛盾246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法律成果。

标本兼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依托1661余名网格员,推进法律服务进网格,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全市1441个网格,实现法律服务无死角。加强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研究,征集39篇论文参加治蜀兴川等论坛活动,会员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23篇,提出人大议案、政协提案15件。推进法学会规范化建设,建立《会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常务理事会议事规则》、《理事会议事规则》、《会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会员管理,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效能;依据今年依法治市工作要点,酝酿、筹备方案,全程参与年度20个基层法治示范建设试点、生态示范村(街)示范项目和全市244个村(社区)基层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发挥法学会服务与保障功能。

高点定位,强力推进。西昌市法学会将继续对标先进,不断推进法学会实体化、实战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持续推进平安西昌、法治西昌建设贡献力量。

文/图本报记者李瑞

新闻推荐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西昌市委召开中心组学习暨党政干部读书班

本报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但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仅要做学习型干部,更应是思考...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