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学说 □ 陈红玲(西昌)
读书养性,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让你的生活更充实。一本书,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成为我们人生的支撑点,前进的动力。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十一岁那年,为了摆脱家里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父母带着我和小妹来到西昌,在一个名叫安宁乡的乡镇上落了脚。他们每天奔走于大街小巷,以弹棉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让我们有书读,他们在当地认了一门亲戚,我们亲切地称他“舅舅”,我和妹妹的户口就落在了他的户口本上。
有了临时户口,我和小妹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小学读书。一年后,我顺利升上了初中,由于离家较远,不得不选择住校。周末或半月回一次家,目的是为了能吃得上一顿让人馋得流口水的肉食品。
进校舍的第一天,班主任兼生活老师,怕我们多占了寝室的位置,端着红得像鸡血一样的油漆,在砖砌的水泥台上,每隔一米的地方画上一条不太标准的线条,作为一个铺位的宽度。我们站在一旁,期待着被纳入编号,不曾想三年后,我们又即将奔向蔚蓝的天空,寻找各自的未来。
初中二年级,在班上流传着一本《平凡的世界》。那是路遥先生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我们班上一位女同学从家里拿出来的书,没想到被其它同学发现了,便一发不可收拾。同学们你看了传给我,我看了传给她。传到我手上正好是周末,书中的意念像一种无形的动力,影响着我的思想和心态。我没有回家,整天在寝室里废寝忘食地看书,晚上熄灯后,避开老师的夜查,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偷偷翻阅。
当我阅读《平凡的世界》时,被那个年代的人物深深的感动。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这些都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书中描述的是一群生活在黄土地上,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书中质朴的语言,清新细腻,让人倍感亲切。
我最佩服书中的孙少平,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孙少平的“关于苦难的学说”。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学说,书中是这样表达的: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在这之前,我常常抱怨生活带给我的一些不公——为什么我不是城里人?为什么父母只能供我在校吃两角一份的素菜……在我读了“苦难的学说”以后,和孙少平的生活遭遇比较,我所遇到的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孙少平凭借自己学的知识,和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以及豁达的人生态度,使自己成为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我,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其实,人世间的波折和大自然的树木一样,有时面临了冬天的肃杀。那些懦弱的,就等不到春天,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春天的时候繁叶满树,然后结出更好的果实。想到这些,心中感情的河流,渐渐趋向于平静。
高中毕业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铁路上的专业学校,后被分配到了西昌工务段。名正言顺地成为了一名让人羡慕的铁路工人。如今,我也经常用“苦难的学说”来鞭策我的女儿,希望她对此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和理解。现在女儿在成都一所学校读大学,老师给她最大的好评就是能吃苦耐劳,有上进心。她一直把《平凡的世界》带在身边,她说当自己遇到困难不能坚持的时候,翻看此书,就是鼓励她前进的动力。
《平凡的世界》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改变了女儿的人生观。有时候,一句话,一本好书,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支撑点,前进的动力。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新闻推荐
统一打造后的马水河街更加有特色。文/图本报记者侯丽芳整齐的隔离带花箱、优雅的文化历史浮雕、统一后的店...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