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青春的足迹回看一代人的芳华
参观知青博物馆。
知青,这个特殊的群体,由特殊的历史时代造就。四十多年过去了,知青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挫折中磨练意志,在辛勤中收获成熟。西昌月华知青博物馆的建成,让知青们怀念那段岁月和逝去的青春有了一个精神寄托的场所,闲暇时多了一个游览的好地方。
8月7日下午,西昌月华知青博物馆内一片欢声笑语,50余名来自《人民日报》《凤凰周刊》《今日头条》等媒体的记者们来到这里参观。他们通过博物馆内的照片、影像、实物,真切感受到了当年知青们上山下乡这段历史及后知青时代的一些感人故事。
西昌知青博物馆位于西昌市月华乡,原身为四川省青年农场,是四川省当年最大的知青农场。该农场于1965年规划选点,1966年元月下旬开始有知青入住,现完整保存当年所建窑洞16孔,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知青农场。
知青博物馆从四川和外地知青中特别收集了8000余件文物,通过原物展览、多媒体展示等方法展出。展馆分两层,作为知青文化的传承者和知青精神的守望者,将40多年的历史记忆浓缩呈现。
看到当年用过的证件、票据、书籍、奖章、奖状,农田劳作的农具、农机,住宿的生活用品、衣物,业余时间弹奏的乐器、道具等,年纪稍大的记者们脑海深处记忆重新被勾起,感触颇深。
“看到曾经的知青们留下的东西,我们久久伫立,触景生情,感慨万千!知青的经历,知青的痛苦,知青的反思,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营养,也是上一代人特有的生命价值。”《凤凰周刊》记者王挺说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幅油画,一个女知青肩上搭着白色帕子站在田野中间,女知青忧郁的眼神,让人看了久久不能忘怀。”
在参观中,年轻人们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却不清楚上山下乡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那些旧时农具如何使用,更不明白当年知青离开城市到农村接受再教育的心情。稍上年纪的记者则很乐意充当临时讲解,为年轻人讲起那个年代的故事。
“今天的知青之旅,对老记者们来说是重温历史,对我们来说则是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没有理由挥霍青春,我们只能踏着知青前辈们的足迹向前进,才不负历史使命。”《华西都市报》记者肖洋说道。
文/图本报记者江滢
新闻推荐
上午徒手摸鱼、健步走,晚上去泡温泉、品尝特色美食。8月5日,“西昌市马道镇百花深沟观光游”如期举行,活动时间为8月5日...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