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温情救护终帮寻到亲人
西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帮小花修剪指甲。 小花与亲人相见,大家都喜极而泣。
峨眉女“小花”流浪到西昌
文/图谈月刘传虹
近日,西昌市救助管理站通过“人脸识别寻亲活动”,再次演绎“助流浪精神病人李某终圆回家团圆梦”动人一幕。
“自愿求助、无偿救助”是救助管理站按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开展救助工作的基本原则,而街头主动救助是救助管理工作的延伸,旨在对有求助需求但无求助能力的流浪街头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未成年人开展保护性救助,李某就是受益者之一。
街头流浪得救护
辗转寻亲却无果
2011年5月7日,西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开展常规性街头救助工作时,发现宁远桥附近有一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女子,经耐心询问沟通,发现其眼神迷离、口齿不清,不能提供家庭基本信息,明显精神异常。
工作人员立即启动救助程序将其送往西昌市精神病院治疗。代号“5-07”的李某在医院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病情稳定出院后被接回西昌市救助管理站生活,2013年经市政府批准安置到西溪敬老院生活,后转西昌市中心敬老院。大家给她取名“李云花”,亲切地叫她“小花”。
7年来,西昌市救助管理站多次尝试通过今日头条推送、登报、全国救助寻亲网、DNA信息比对等方式帮助小花寻亲,但都无有效的信息反馈。
西昌市救助管理站及敬老院的工作人员细心地照料着小花。小花在生理期不会卫生护理,常常将床单、衣物搞得污秽不堪,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为其换洗、护理。还时常陪她聊天,不间断地尝试询问其家庭成员及住址,但由于小花精神和智力都有障碍,一直无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导致寻亲未果。
阳光救助暖人心
人脸识别显神威
今年6月19日是第6个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按照民政部“推进阳光救助、履行兜底职责”的活动主题,救助管理站结合实际开展了“站内开放、站外寻亲,人脸识别”活动。
所辖宁远派出所对礼州中心敬老院及精神病人院里63名滞留受助人员开展了“人脸识别”寻亲活动。通过人脸信息比对,户籍系统反馈出小花与峨眉山市绥山镇李某的相似度达到98.02%,所有工作人员无比兴奋,通过峨眉山市救助管理站的协查,确定小花与此人系同一人。
7月3日,小花的父亲和表弟在峨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西昌接小花。经了解,小花很小就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是继父,母亲已离世。且小花已婚,家中有丈夫和一女,8年前小花从老家走失,家人也曾报警、张贴寻人启事,想尽各种办法寻找小花的踪迹,几乎绝望的家人一度认为小花已不在人世。
谁也没想到,在西昌居然找到了走失多年的小花。
一面锦旗表心意
亲人团聚乐开怀
亲人相见,感慨万千,悲喜交加。朴实的父亲含泪向大家叙述这些年寻找小花的各种艰辛,西昌市救助站站长谈月也详细地给他们介绍了小花这些年接受救助的情况。
小花爸爸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千言万语道不尽对西昌市救助站的感谢。刚开始,小花表情还有些木讷,显然她还没有认出父亲,大家温情地引导小花回忆着过去,示意她与父亲、表弟握手、拥抱,渐渐地小花脸上有了笑容,终于,她认出了自己的亲人,喊出一声“爸爸”,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热泪盈眶。
随后,谈月语重心长地与亲属进行了交流沟通,嘱咐其父以后要加强对小花的监管和护理,按时服药。如果家庭确实困难又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可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还可享受后续的医疗救助。同时,峨眉山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也说,今后会对监护人的监护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确保小花不会再外出流浪。小花爸爸频频点头,保证以后一定尽到做父亲的责任。至此,8年的寻亲之路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离别前,小花爸爸拿出特意在老家制作的锦旗送给了西昌市救助站全体工作人员以示内心无比的感谢。锦旗上的“爱心救助、真诚服务”8个大字不仅是小花亲人的肺腑之言,也是西昌市救助站的服务宗旨,“让爱回家”是救助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第二届烟叶绿色防控技能竞赛中,西昌市局(分公司)选派的4位选手在赛场上...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