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各界人士走进救助站 近距离了解“临时的家”
各界人士参观、了解西昌市救助站。
“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
各界人士走进救助站
近距离了解“临时的家”
街头流浪汉、乞讨人,社会弃婴等群体的救助,一直是颇受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但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救助管理站依然是一个挂在嘴边却几乎没有深入认识过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
本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西昌市救助管理站也借此契机,在站内举行了开放日的活动,并邀请社会各界的人士走进救助站,参观基础设施,体验流浪乞讨人员入站、离站程序等救助流程,近距离了解“临时的家”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受助人员的站内生活状况。从而让更多的热心市民参与到关注和帮助救助人群中来。当天,还在月城广场和礼州中心敬老院举行了寻亲活动,希望能帮助需要救助的人早日回到家人的怀抱中。
各界人士如约而来
近距离体验受助群体的生活
早前,市救助管理站就在媒体上对社会发布了邀请函,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救助管理站参观。19日上午9时许,陆陆续续有一些社区社工,社会人士来到救助站,有80余岁的老人,也有18岁的青年,他们都是因为关注救助人群而聚集在了一起。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谈月为大家讲解了救助站的基本工作,据了解,目前救助管理中的受助人群以弃婴、流浪儿童、打拐解救的儿童以及父母强制戒毒的儿童为主。
当天上午,谈月带大家参观了救助区、活动区、医务室等救助站软硬件设施、了解受助人员的饮食起居和受助情况。
正好遇见救助儿童在电视房看电视,一见到前来参观的人,便异口同声地喊着“叔叔阿姨好”。还有一位婴儿在今年3月8日被遗弃,经公安机关送来救助站的,如今也在救助站健康的生活着,参观时,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他喂奶粉。
参观结束后,市民颇有感慨,18岁的巫明杨是今年高中刚毕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救助站,看到这里的设施设备挺不错的,孩子们也过得挺好的,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帮助他们,但是自己会常来这里看这些小朋友,等有能力了,再做一些实事帮助他们。
肖照清是西昌有名的爱心人士,在她的带领下,有上百人参与到了爱心救助公益事业中来。此次开放日,她也来了,还带上了一些自己亲手为孩子们织的毛衣,和一些水果。肖婆婆告诉记者:“希望自己能身体力行帮助需要救助的人群,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能够参与进来,一起给他们温暖。”
西昌市团委的曹桐瑶也表示,近年来团委一直在关注着救助站孩子和老人们的情况,今后也会一直关注他们,给予帮助。
多种措施
帮助受助人士寻找亲人
据了解,市救助管理站承担本辖区内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弃婴、拐婴、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及关爱保护工作,截至2017年,年均救助量800人左右。救助站遵循“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开展工作,做好求助接待、管理服务、宣传教育、护送返乡、主动劝导等日常工作,积极拓展寻亲方式,创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探索流浪儿童成年后帮扶就业渠道。
当天上午,市救助管理站还同时在月城广场和礼州中心敬老院开展寻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救助管理站工作流程、救助保护政策法规以及帮助受助对象寻亲回家的方式等。同时还将50余人的寻亲照片打印出来进行张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相关寻亲线索。
在礼州中心敬老院,主要居住的是43民流浪乞讨的成年人,包括聋哑、精神异常、智力障碍等人群,部分是街头救助的,部分是自己到救助站寻求帮助的。为了帮助他们寻找亲人,公安机关带去了人脸识别器械,对于这些多方寻找家人未果的救助人士进行人脸识别,通过系统比对来进行再进一步的寻亲。
同时也呼吁市民,若是有寻亲线索,请及时提供给相关单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7——2018学年度即将结束,礼州、西宁片区教师对口交流工作也进入收官阶段。6月15日,礼州、西宁片区教师交流...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