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二号”完美收官 印证气象事业非凡之路

安徽工人日报 2018-06-08 06:15 大字

6月5日,“风云二号”家族最后一星——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代表着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据介绍,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后,我国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免费分发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将我国赠予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卫星云图接收站进行免费升级并提供风云卫星气象应用技术培训,满足该地区对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数据获取及应用的急需。

1977年11月,风云一号卫星开展研制工作,拉开了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发展的帷幕。从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到风云三号,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风云卫星已走过40多年曲折探索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已成功发射17颗风云气象卫星,8颗卫星在轨运行,实现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卫星气象事业才刚刚启动。可究竟是“自己造卫星”还是“花钱买卫星”,国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是坚持走自主研制的道路,另一种观点则坚持“造星不如租星,租星不如买星”。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邹竞蒙力排众议,倡导自主研制。

1977年11月,在气象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方案论证会上,确定了气象卫星工程代号为“七一一”,并将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

风云二号工程总设计师、年近九旬的中科院院士孙家栋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得以飞速发展,靠的就是在起步时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和器件的自主可控。

1999年5月10日,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在轨稳定运行达7年之久,超期服役5年,揭开了我国长寿命、高可靠性卫星运行历史,同时还突破了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2004年,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传来喜讯——风云二号C星成功定点,不仅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卫星,还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肯定,将其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络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

如今,风云卫星共有8星在天,5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使用,形成了“多星在轨、互为备份、统筹运行、适时加密”的业务格局;3颗极轨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使用,形成上、下午星组网观测,可对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和环境事件开展及时高效观测。

“风云气象卫星已广泛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重要领域。它既能为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输送观测数据,又能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在第一时间监测各种自然灾害。”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杨军表示,气象卫星资料和产品特别是在台风、暴雨、大雾、沙尘暴等监测预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预报员监测重要天气必不可少的手段,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信息。

新闻推荐

阳光下成长快乐中飞翔

5月31日上午,几天来的连续阴雨,气温骤降,却挡不住孩子们的激情、家长们的热情、老师们的温情。西昌市第九小学以“阳光...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