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欢喜家长担忧 多种“解题神器”软件风靡校园 老师:依赖软件不利于长期发展,应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

西昌都市报 2018-06-04 10:27 大字

本报资料

年来,线上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问他作业”、“作业神器”、“作业帮”、“快作业”、“作业宝”、“魔方格”……只要手机拍摄题目照片上传,最快几秒内就能出现答案,这种手机APP一度成为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备的“神器”。

学生使用得热火朝天,而家长和老师却非常担心,认为学生长期使用“解题神器”,不但不利于学习的进步,还会扼杀了孩子认真思考的习惯。

实际情况小学生和初中生都用得不多

网络把“解题神器”吹得神乎其神,那么,在西昌有没有学生使用它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学生。这几名学生中多数人表示,对现在的“解题神器”见怪不惊,一些学生表示在某些情况下也使用过。

“应该是在做作业的时候用。可能觉得很方便吧。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做题要的是过程、要的是思路,自己的思维得到开发,以后遇到类似的题才会解。”虽然没有使用“解题神器”,但是就读初一年级的马小体听完记者的介绍后,表示“有点兴趣”。

其中,就读初二的谢成说:“我听别的高年级同学说过这个‘解题神器\’,我去试过,但是也不是多数人说的那样好用,有点浪费时间的感觉。”

据了解,由于平时家庭“作业”都是以做课堂学习拓展类的作业、帮家人做家务、社会实践等提高动脑动手能力的项目为主,小学生很少利用“解题神器”来帮助完成作业。

市民周菊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她觉得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少,她给孩子买了几套题回来。记者看到,这些题目以常规的计算题、应用题,写近义词、反义词等题目为主。她说,除了后面有一两道开拓思维的题目,其他的题目只要平时认真听课就能完成,无需“解题神器”。

家住西昌市新仓库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女儿小果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平时的家庭作业也不是很多,如果遇到难做的题,几乎都是老公给女儿讲解,根本用不了所谓的“解题神器”。

观点PK学生愿意尝试家长大多反对

在采访中,学生的观点都不同,一部分学生表示没听说过,也不打算用。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曾经用过,觉得很便捷但是也有一定弊端。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要有节制地使用,家长也默许。

高一女生庞雅文就持第一种观点。她认为,老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碰到实在不会的题一般选择问老师或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

石韦今年读高二,他曾经试过把物理题放到“解题神器”中求助,结果解题过程让他挺满意:“这个东西还是蛮好的,不懂的可以查,有些还有详细的解析过程。比如有些物理题目在我们文科生看来很难,但觉得问老师又不好意思,碰到这样的得力助手当然要好好利用。只要提高自制力,就不会过度依赖了。”

其他一些学生则表示:“仅仅把它当作学习工具,遇上很难的才会使用。”一位姓钟的初二女同学表示:“爸爸妈妈说不会的可以查,但要我先自己完成,再去对答案。”

市民沙女士的儿子今年6月份小学毕业,她告诉记者,自家孩子放学后一直都在校外的补习机构学习,没有用过相关的“解题神器”,她说,这跟抄作业没有什么分别,孩子上初中后也不希望他使用这些,害怕使得孩子变懒惰,在学习上走捷径。

和孩子愿意尝试的态度不同,大多数家长表示反对,他们认为这会使得孩子不去思考,变得懒惰。家长刘永表示:“我平时会抽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功课,但发现有些题目我已经不会做了,这种情况下我会要求孩子去问老师。”也有家长对此持“默许”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看到孩子做作业做到很晚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只能提醒孩子自己要学会先思考,最后才是去找正确答案。

老师看法思考过程是在培养学习能力

对“解题神器”,老师怎么看?州民中南校区初中部老师蒲澍表示,反对学生用“解题神器”来完成作业。“学生自主思考,甚至苦苦思索、反复求证,这些是解理科题目的正常状态,只有亲手摘到的果实才是甜美的,所以学生必须自主思考完成作业。”

西昌市三小的曾老师也表示,不管是老师平时布置的课外作业还是假期的作业,无非就是要学生们能够多练习多温故而已,并非是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无快乐的学习。“小学生的暑期作业相对要简单一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去利用网上所说的“解题神器”,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另外,蒲澍强调,学生一旦依赖了“解题神器”,就会一发不可收拾,长此以往,思考能力、思维习惯将逐渐丧失,学习能力也就跟着退化。她强调,学生们一定要记住,老师布置作业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够体会到解题的快乐感与成就感。

西昌学院心理教授黄远春认为,解题软件虽能在客观上对学生写作业起一定积极作用,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不利于长期发展。他告诉记者,目前网上的“解题神器”五花八门,让学生们挑花了眼,最重要的是并非“无题不解”。

黄远春建议家长,在孩子学习或是作业的过程中,尽量控制手机,不要让手机影响孩子,尤其是自控能力较为薄弱的孩子。让孩子有独立的作业解题思考时间,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思维创新的习惯。

本报记者李善鸿

新闻推荐

退休老人组合唱团演奏快乐生活

简单的乐器,走出快乐生活。快乐“无龄感”一词最近很流行,指的是没有年龄区隔感。“无龄感”的人不为年龄...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