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随“嫦娥”一起飞 2007年,本报现场报道我国首颗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齐鲁晚报 2018-01-02 14:08 大字

本报记者高红日和左庆在“嫦娥一号”发射现场。2007年10月20日,齐鲁晚报特派两路记者高红日、左庆和张庆村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访。本报记者高红日左庆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实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探月梦。作为这一历史时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10年后回想这次采访经历的感觉就是紧张、累、自豪。

两路记者赴西昌

立体化呈现“嫦娥”

2007年10月20日,齐鲁晚报特派两路记者奔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访,一路记者张庆村,取道成都赶赴西昌,另一路记者我和左庆直奔“嫦娥一号”发射现场。

在出发前我们想办法联系上了一位专家,约好见面地点后立即改航班,于10月21日见到这位专家并马不停蹄地进行了专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嫦娥一号”的发射知识等素材,对后续的采访重点有了思路。

发射基地,给我们的感觉和读者的感觉一样是神秘和新鲜的,而我们的职责就是把这次卫星发射以科普的形式立体化地呈现给读者。

在前期的充分准备下,我们于10月22日进入了基地,记录基地的见闻,找到几个专家了解运载火箭“长三甲”、卫星发射前准备工作、卫星发射时刻表等各方面信息。

因进基地时间受限制,3个多小时的基地采访异常紧张,跑着去找人,不停地问,不停地记。

发射时忘了欢呼

别样的“碰桶庆祝”

10月23日是我们采访最累的一天。

为了找到一个第二天卫星发射时的最佳观看和拍摄角度,我们俩背着几十斤的“大炮”(长焦镜头),除了采访疏散计划外,基本上一整天都在不停地跑来跑去。好在我们的运气不算太差,后来几经辗转,终于在即将发射前10分钟找到了合适的、视角好的位置,支好了架子,等待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当运载着“嫦娥一号”的“长三甲”伴随着橘黄色的火焰和隆隆的震动声腾空而起时,我们忘记了欢呼,就一直盯着火箭飞入空中转了个弯从头顶飞过,飞进云层,泪眼模糊。在那一刻一直紧张的心反而平静了下来,为自己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感到无比满足,也为自己这次采访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终于松了口气。

一路4小时奔回酒店,写完稿子传回报社时已是10月25日凌晨零点十多分,一天未进食的我们这才感觉到肚子咕噜噜地叫,满屋子找吃的。我俩和张庆村、魏传强一人一桶方便面,泡好后围成一圈“碰桶相庆”,结束了这次为期4天的紧张采访。

新闻推荐

省司法厅赴凉山调研司法行政工作

本报讯(黄菊华记者唐万贵)12月13日至14日,省司法厅副厅长刘朝宽一行深入凉山州调研司法行政基层工作和法律援助工作,并对该州这两项工作给予了肯定。刘朝宽一行先后到西昌市司法局新村司法所...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