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年创建一朝决战 西昌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步伐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9-28 03:48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 (记者尹华高 胡智)“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座城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最高综合性褒奖。西昌市于2008年启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10年成功创建为第二届省级文明城市,2011年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2014年西昌以全国县级城市排名第四的成绩与全国文明城市失之交臂。2015年西昌再次发力,向新一轮的创建发起了挑战。今年,由省文明委向中央文明委推荐,西昌成功获得参评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资格(全省推荐的县级市包括米易、都江堰、江油和西昌)。

十年来,西昌77万人民群众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文明城市创建征途上砥砺前行。

纵观创建文明城市的评价指标,西昌市决策层认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提升西昌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的民生需要,是全面推动西昌转型跨越发展的需要。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基本建设,更直接、更有效地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市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切实分享西昌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就西昌目前发展而言,还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精品工程和特色工程不多、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还需提升等问题,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压力还很大,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以自我施压,提升城市品位和质量,外塑形象,内聚民心,助推发展,提升品质,进一步加快西昌跨越式发展步伐,对凉山州全面实现小康多做贡献。

十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围绕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环境等“八大环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素质“两大工程”,通过构建“一体两翼,四轮驱动”(一体: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体;两翼: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复查、城乡综合环境治理;四轮: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为抓手,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为监督考察手段)的工作格局,持续发力,通过抓发展环境改善、抓民生问题解决,倒逼解决了西昌市城乡发展中许多问题。

如今,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体系的建设,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已真正成为解民意、惠民生平台。《电视问政》、《阳光问廉》、《“一把手”上电视》倒逼职能部门转作风、树行风,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文明。在36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法律顾问使司法更具公正性和透明性。“红黑名单”制度的建立使诚信真正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同时,书香西昌、农家书屋、惠民音乐会成为生活中的美丽风景。一村一幼、公立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让孩子同样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2万亩的邛海湿地恢复,让人们能尽情享受城市绿肺带来的滋润与清新。老城区综合整治,使城市核心区上档升级,20个最差小区和10条最差街巷的整改,城中村、棚户区、老旧院落、老旧市场的全面改造升级也使市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便捷。国际康养圣地的建设,使西昌的市民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此外,西昌市已在乡镇,投入3亿元,开展村庄庭园美化工程,投入30亿元实施的生态乡镇“7+1”工程和彝家新寨、新农村建设,也使全市城乡居民同享了一片蓝天。

新闻推荐

一群大妈在高速路上跳起广场舞

5日,一辆从四川西昌返回成都的大客车在高速路上抛锚,车上的大妈们为消磨时间,拿出自备的音响设备,在高速路上跳起了广场舞。高速交警赶往现场后,及时制止了这种危险行为,并对大妈们进行了安全教育。...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