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梦想带领群众打造彝乡养鹅第一村 ——记西昌市黄水乡书夫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建新

凉山日报 2017-08-14 01:51 大字

故事

美丽的螺髻山下,坐落着一个彝族村庄,它就是黄水乡的书夫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却因为思想观念守旧、陈规陋俗繁多,导致书夫村的群众生活贫困,被确定为贫困村,建卡贫困人员多达80户、244人。

2015年,一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役全面打响,书夫村的贫困群众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光。大家的好日子有盼头了,因为书夫村来了一位扶贫第一书记,他的名字叫袁建新。

袁建新的老家是黄水乡人,因为工作,早早就离开了家乡,现在是西昌市政务中心的一名干部。当他得到精准扶贫的消息的时候,坐不住了,他不忍心看到家乡父老乡亲的生活还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他深知造成群众贫困的原因不外乎是大家没有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最大限度地挖掘本乡本土的优势种养业……想到这些,袁建新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干一名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他要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一条脱贫奔康的致富之路。

袁建新主动请缨来到了书夫村,经过摸底调查,书夫村共辖村民小级5个,326户128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80户244人,上一年的人均年收入仅为1800元,没有读书的孩子就有28人。

看着一串串揪心的数字,袁建新深入分析原因:一是贫困群众长期深陷高价婚姻、薄养厚葬的死胡同,无法自拔,攀比风气严重。二是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许多学龄孩子不读书、不上学。三是书夫村支部发挥作用不大,党员干部精神不振,不在状态。四是村里没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造血功能”,群众守着几亩薄田靠天吃饭,没有集体经济。

袁建新没有被书夫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吓倒,反而激起了斗志,他理清了思路:从群众的思想入手,改变群众安于现状的思想,引导群众走出陈规陋习,把孩子送进学校、把群众送进夜校,提高群众文化程度,培养群众的致富技能,最重要的一定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找到脱贫奔康的路子,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壮大集体经济,才是书夫村摘掉贫困帽子的根本出路。

移风易俗:

摘掉群众身上的“面子枷锁”

高价彩礼、厚养薄葬的陈规陋习一直盛行于书夫村,老百姓结不起媳妇、死不起人,一旦遇到婚丧嫁娶,一般家庭几乎要倾其所有,沦为赤贫。如果不刹住这股歪风,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只会变成泡影。但是,根深蒂固的攀比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人们放弃不容易,况且要是在结媳妇、死人时花钱少了,群众感觉没有面子。就是因为这害人的“面子枷锁”,压得群众喘气不均、生活不顺,难离贫困。

袁建新从村民小组干部入手,组织干部、村民多次召开坝坝会,在田边地头反复征求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严禁高价婚姻、高额厚葬的《书夫村村规民约》。

开始很多村民不理解,都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你一个下派干部也要管?袁建新总是耐心说服教育,一次又一次解释不良风俗的危害性,积极引导村民过一种积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里的一位党员马里乃过世,要是按照旧的风俗,那宰杀10多头牛羊来宴请宾客是寻常之事,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后,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规定,(紧转第2版)

新闻推荐

彝族原生态民歌传习班开班

彝族原生态民歌传习班开班现场。本报讯近日,由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协办、彝族爱心社承办的“彝族原生态民歌传习班”在西昌学院南校区主教学楼内...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