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扎堆向凉山,如何落地变真金?
截至1月底,省自然资源厅已批准凉山州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378个,预计将产生节余指标6.8万余亩,实现流转收益200余亿元。,项目扎堆向凉山,如何落地变真金?。
大量项目涌入凉山,如何落地实施?这成了凉山面临的新课题。
□本报记者 寇敏芳
凉山项目占全省超五成,但遭遇“落地难”
“听说你们增减挂钩搞得好,能不能给我们讲讲?”2018年6月,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巴州分局接到了来自凉山州普格县国土资源局的电话。此前,普格没有实施过增减挂钩项目,在州委督查考核时,位列全州排名倒数第一。
电话那头的急迫让巴州分局感同身受。2015年,巴中市4500亩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到成都,获得扶贫资金13亿元,巴中成为全国第一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结余挂钩指标的地区。巴州区也参与了项目立项和实施,在项目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为了帮普格解决实际问题,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巴州分局派遣了长期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罗洪刚到普格。
2018年8月,罗洪刚正式到普格挂职,担任普格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主抓增减挂钩等土地项目。罗洪刚梳理发现,普格有3个项目已立项,但全部停留在纸上,均没有实质性开工。
“症结在于对增减挂钩政策理解有偏差。”罗洪刚发现,比如,项目选址过分集中,导致规划难以落地;对拆除旧住房的宣传不到位,让群众误以为可以建两套农房,与土地管理法相悖……
“这些问题不只在普格,在凉山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凉山州国土资源局局长聂强说,2018年,凉山批复的项目规模是以前总规模的4倍,占全省超五成,不仅缺人手,还缺经验。
瞄准人才短板,选派工作队精准帮扶
为了帮助凉山增减挂钩项目落地实施,1月初,省自然资源厅选派从事增减挂钩、土地整理等领域工作的22名专业人才赴凉山。其中,2名分配到州局城乡土地综合整治储备中心,其余20名下派至11个深度贫困县和西昌市。
在普格开展帮扶工作已半年的罗洪刚,此次也被纳入了专业帮扶队伍。通过半年的努力,普格增减挂钩项目进展明显,截至目前,已有6个项目启动实施,新规划46个项目,预计可产生节余指标9000亩,将为普格带去约2.7亿元收益。
从零项目到6个项目启动实施、46个项目进入规划。普格何以逆转?“关键在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罗洪刚说,充分发挥增减挂钩“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与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项目结合起来。此外,在项目拆旧区,改变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拆旧方式,发动农民拆除复垦,政府适当补贴,不仅调动了积极性,成本还降低了三分之二。
“我们正在对凉山项目情况进行分析,下一步将建立工作台账。”帮扶工作队队长胡明都说,22名帮扶队员正在加紧梳理问题,将针对每县实际情况精准施策。虽然队员们到岗只有一个月,聂强已充满期待,“帮扶有效弥补了人员和技术的短板,使自然资源系统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将有力助推凉山脱贫攻坚。”
新闻推荐
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基础,承担着提供广大农村居民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一般...
普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普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