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力耕八十载 再当乡村振兴科技排头兵

四川日报 2018-11-16 06:27 大字

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省农业改进所育种专家鲍文奎(左)在世界上首次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应用于生产。

四川省农科院科研工作者在田间。

四川省农科院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四川省农科院帮扶人员在为普格县贫困群众培训富硒优质粳米种植技术。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迎来80华诞,向着全国一流强院出发

□三水(图片由四川省农科院提供)

10多天前,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奖拟奖项目公示,在27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四川省农科院”)主持完成的就有3项。而半年前,该院17项成果已斩获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奖,领衔完成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达两项。

这些项目,既有羊肚菌人工驯化栽培、茶树新品种选育应用,也包括优质专用甘薯、桑蚕丝绸产业技术示范推广,还有玉米绿色防控,都是事关四川优势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用成果。这只是这个农业科研院所发展坐标上的又一个刻度。80载沧桑沥洗,80载弦耕不辍。在奔腾不息的岷江畔、巴山蜀水的沃野上,四川省农科院历经抗战硝烟洗礼,持续耕种巴蜀兴农梦想,勇攀科技惠农高峰,不断助推天府大地丰饶,砥砺奋进,铸就“求实创新、兴农利民”的“农业魂”,锻造出“攻坚不辍、创新不辍”的人才队伍,走出了一条拼搏发展、自信自强、务实进取之路。

80华诞,既是一次春华秋实、硕果累累的检阅,更是一次薪火相传、创新谋变的起航。

砥砺奋进

综合科研实力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

这所躬耕80载的农业科学院,从抗战中走来——

1938年,为支持抗战,解决粮食之需,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呱呱坠地;1950年4月,与中央农业试验所成都工作站等5个农业科研机构合并为西南农林部四川农业试验所;1952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正式建制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从那时起,著名的农业科学家杨允奎、杨洪祖、鲍文奎等,以推进农业新技术、增加产量为目标,筚路蓝缕,开创了四川农业科研先河,让科技曙光照进巴蜀良田。一代代四川农科院人不忘初心,让农科院成长为助推四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排头兵、主力军和智囊团。

今年10月,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作物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授牌。在该院,这样的新平台接踵落地,引领综合科研实力跻身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这里科研实力雄厚,拥有14个研究所、2个服务中心、6个分院、30多个国际和国家级研究中心及部委重点实验平台、60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这里创新人才辈出,2000余名职工中在职高级专业人才400余人,学科带头人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突出贡献专家100余人,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数量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这里对外开放成效突出,已与40多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1个月前还与墨西哥国际小麦改良中心签订备忘录。这里科研成果丰硕,改革开放40年来,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近9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0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1项;成果转化率达85%,累计推广数十亿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超千亿元。

创新不辍

为擦亮金字招牌铸就科技引擎

2011年,四川省农科院育成米质与泰米媲美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6203”,解决了四川杂交水稻高产不优质的技术难题。2012年,“川优6203”作为省政府财政专项采购的唯一优质稻品种,向全省推广应用。2017年12月,四川省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德优4727”获四川省“稻香杯”优质米特等奖,另有两个品种获一等奖、一个获优质米奖;今年1月中旬,首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上,该院选育的品种获好吃红薯大赛唯一的一等奖;今年7月,通江县空山乡,喜讯再传——马铃薯示范基地现场验收一举实现一季亩产破万斤、产值破万元,创造高产高效新纪录,牵头的是四川省农科院……

捷报频传的背后,正是四川省农科院人敢为人先、创新不辍的努力,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80年来,四川省农科院创制出水稻新型雄性不育系、籼型耐热恢复系和高异交率优质香稻不育系,填补国内外空白;培育出系列高产优质新品种,重塑“川粮”形象;小麦持久抗性育种,为我国小麦超高产、抗条锈育种提供高产和抗性基因资源;“成单”系列等耐旱、耐瘠、广适玉米新品种,破解西南地区生态和生产需求难题;“川薯”“川芋”系列品种为四川成为全国薯类面积、产量第一大省奠定坚实基础;“川油”系列是四川唯一的广适性、宜机油菜新品种;棉花抗源品种“川52-128”“57-681”也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四川省农科院还突破羊肚菌营养生长难以向生殖生长转化的世界性难题,实现国际领先的人工驯化栽培并应用于产业化。茶叶、果蔬、中国名兰等优良品种独占鳌头,频获大奖。此外,创新集成一大批育种、栽培、病害防控、土壤改良治理和节水农业等技术,为农业提质增效发挥重大作用;应用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农业信息等高新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在前沿突围。以中华鲟为代表的名特优鱼驯化繁殖,带动新增产值400多亿元,蚕桑丝绸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首创国内三元杂交组合形式,“薯类全粉加工方法”等填补国内外空白。该院还坚持“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与18个市州74个县建立院县、院地合作机制,通过“专家+协会+农户”“专家大院”“区域合作”等多种形式将成果广泛推广,支撑打造出一系列享誉省内外的“川字号”农产品品牌。

乡村振兴

以脱贫攻坚和“三农”重要新型智库为使命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千万家,情系老乡、服务“三农”,是四川农科院人秉持80年的科研精神和责任担当。该院长期聚焦民族地区和深贫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就曾两次获得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

“拔穷根”靠“换穷业”,关键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这一全面小康底线任务,四川省农科院狠下“绣花”功夫,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科技合作全覆盖,实施近150项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项目,建立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产业与科技示范基地40多个,示范应用科技成果300余项,用科技助力脱贫增收30亿元以上。该院还定点帮扶凉山州木里县,不仅帮助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五任驻村第一书记持续战斗在木里脱贫攻坚一线,帮助老乡引进果树、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建大棚、暖棚,改圈舍,送去仔猪及急需生活用品。这几天,簸箕箩村正迎来凉山贫困村脱贫退出验收考核。

乡村振兴大幕开启,四川省农科院勇于担当,再将四川“三农”工作重要新型智库作为肩头使命。今年3月20日,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在该院揭牌。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共建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四川省农科院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不断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今年已完成数十份专题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采纳。

从1938年到2018年,四川农科院人把科技之光和“三农”大爱播撒天府大地;新时期,正把根扎向大地更深处,向着全国一流强院再出发,再当乡村振兴科技排头兵,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助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晏康珍:全面实用的知识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我个人觉得这次公益大讲堂的课专家讲得很到位,让我们这些老年人了解了许多冬季养生健康方面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希望...

普格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普格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