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背后,网络寻人改变了什么? 信息流推送、AI人脸识别等给寻亲者带来新希望

济南时报 2019-12-01 13:56 大字

李露与亲生父母及丈夫邓朝云合影 新时报首席记者郭吉刚 摄

29岁的李露,从出生时就被父母遗弃在路边。今年7月,她萌生徒步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在丈夫的陪伴下,她从山东威海出发,推着三轮车徒步全国寻亲,并通过网络全程直播。直播徒步到第83天,在行走了1200公里的时候,李露被远在四川大凉山的父母看到,时隔29年,双方终于团圆。

如果没有直播寻亲,李露称很难想象,在茫茫人海中会这么快寻找到父母。11月底,丈夫邓朝云收拾好行囊,打开直播软件,一个人又上路了。他的目的跟李露一样:寻找自己失踪几十年的母亲。

大凉山里走出的孤儿

儿子会喊“妈妈”后她更思念自己的妈妈

时针回拨到29年前。1990年的一个秋天,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的一个村庄,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婴被遗弃在路边,衣服里塞有一张写着“露露”的字条。一个孤寡老人发现了她,把她带回家收养,给她取名“李露”,这个来自四川大凉山弃婴的曲折人生就此拉开序幕。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李露大多记不清了,但比她大6岁的邓朝云记得很清楚。“她小时候寄养在我姥姥家,我俩从小就认识了。”邓朝云回忆,李露的养父最初把她寄养在自己的姥姥家,每个月送点儿大米当做酬谢。等李露3岁时,养父把她带回家自己养育。因为养父家庭困难,一直带着李露乞讨。2001年,一次大雨过后导致山体滑坡,养父不幸罹难,11岁的李露彻底成了孤儿,被送到当地福利院收养。

邓朝云说,李露变成孤儿后,自己的家人时常照顾她,把她当成亲人看待。从小青梅竹马的邓朝云和李露,也渐渐萌生了感情。李露18岁离开福利院后,邓朝云跟她确立了恋爱关系,两人前往威海打工,共同奋斗、定居、结婚、生子。等儿子渐渐长大,学会叫“妈妈”后,李露感觉心被人揪了一下。从没得到过母爱的她,更加思念自己的“妈妈”了。“她经常梦到父母,说梦里的父母有时是70多岁的老人,有时候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她喊着梦话叫爸爸、妈妈,喊着喊着就醒了。”

寻找亲生父母,成了李露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愿望。

直播的徒步寻亲路

每天走几十公里一路上有数万“娘家军”的鼓励

2017年开始,李露在丈夫的陪伴下踏上寻亲之路,他们多次回老家大凉山打听,两年来却一无所获。正当渐失信心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邓朝云看到有人在快手平台上直播寻亲,他感觉这个主意不错,跟妻子一商量,也有了通过网络直播寻亲的想法。

“快手上寻亲的人很多,想从中脱颖而出,我俩想到了徒步寻亲的方法。”邓朝云注册了一个快手账号,取名“露露寻找亲生父母”,然后买了一辆三轮车,在车身篷布贴上寻人启事、快手直播的房间号码,车架前放置手机。今年7月18日,李露和丈夫从威海出发,开启了漫漫寻亲之路。

夫妻俩推着三轮车徒步经过威海、烟台、潍坊、淄博、济南、菏泽、聊城……又前往河南濮阳、新乡和封丘。他们一 开始每天走几十公里,从繁华城市到偏僻乡村,晚上在桥下、路边、苞米地里搭帐篷睡觉。走了1个多月后,两人双脚都磨起泡,李露累得腰椎间盘突出,疼得几乎走不了路。

李露说,要是没有“娘家军”支持,她和丈夫根本坚持不下去。李露所说的“娘家军”,是她快手账号“露露寻找亲生父母”的粉丝。在徒步寻亲中,李露和丈夫每天直播10个小时左右,一边分享徒步感受,一边与粉丝互动。他们开朗的性格和幽默的谈吐,赢得了网友的好感,“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不到两个月,粉丝从0渐渐涨到三四万,每天直播都有几千到数万人观看。在直播间里,“娘家军”不断给她鼓励,让她感觉到温暖,也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在路上还遇到无数好心人,很多是通过直播间找过来,送来药品、吃的喝的,希望我们路上能过得好一点儿。”李露说,还有很多人发来红包或者转账,从几十到几百块不等,均被他俩退回了,“我们苦点儿累点儿不算什么,最怕被人说成是炒作或敛财,让寻亲变得不再纯粹。”

6万网友见证圆梦

父亲参加喜宴在年轻人手机上看到直播

并非所有网友都怀揣善意。徒步走到封丘时,有个女网友给李露打电话,谎称自己是她的亲姐姐,父亲已经去世,母亲是个哑巴,这些年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她。听到“姐姐”言语情真意切,李露信以为真,在“姐姐”建议下返回威海等待团聚,“她说9月13号中秋节见面,我们跟直播间粉丝等到凌晨2点多,人不但没出现,还一直催我给她转账买机票,我才发现原来是场骗局。”

被骗后的李露和丈夫,从威海再次出发,继续徒步寻亲。这一次,他们更换了行进路线,当走到临沂时,事情迎来了转机。

10月9日,李露接到一位四川大凉山老人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声音颤颤巍巍,自称是李露的父亲,详细说出了当年丢弃李露的时间、地点,还有她身上的那张字条。“他说了很多我没公布的信息,这次应该错不了。”李露兴奋极了,把好消息分享给“娘家军”,整个直播间沸腾了。

李露父亲的现身也纯属偶然。当时,李露父亲参加同村人的喜宴,现场有个年轻人在网上刷到李露的直播,因为听到“有个叫露露的宁南人正在寻亲”,父亲心头一紧,看完视频后再三确认,李露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10月12日,李露在丈夫陪同下乘车返回宁南县,在6万多名网友见证下,在大山那头的另一个村子与亲生父母相认,喊出29年来没有喊过的那声“妈妈”。“见到他们的那一刻,我心里什么怨啊恨啊,一下子都没了。”

改了名的直播账号

丈夫也走上寻母路相信奇迹会再次发生

久别重逢,却丝毫没有因漫长等待带来隔阂感。与父母相认的李露,每天开心得像个孩子,在家里帮爸爸干活,牵妈妈的手上街。“那天晚上,妈妈流着泪跟我说了一夜话,希望我不要恨他们,因为当时形势所迫,我上头还有哥哥、姐姐,遗弃我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们后来四处找过我,但一直找不到。”面对这段亲情,李露说她心里只剩下高兴,没有什么比血缘更珍贵。

看到妻子找到亲生父母,邓朝云打心底高兴,有时又躲在一旁偷偷抹泪。“他心里也有疙瘩,这些年一直解不开。”李露说。

原来,邓朝云的母亲名叫陈昌芬,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东松林乡人,1955年农历三月十三出生,属羊。邓朝云1岁零3个月时,因为3岁的姐姐得了脑膜炎不幸夭折,母亲受刺激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下落不明。

“他心里的难过我懂,看到我找到爸爸、妈妈后,他也想自己的妈妈。”李露说,她不忍看到丈夫难过,鼓励他采用同样的方法,开启自己的寻亲之旅。

11月底,邓朝云把妻子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独自一人上路了。这一次,他换了一辆好一点儿的三轮车,在车身贴上“阿邓万里寻母”的资料,留下微信号475581006,把快手账号改为“游子阿邓”,又开始徒步直播寻亲。

这一次出发,他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或许一两个月,或许一两年,甚至更久。“或许永远找不到,但不努力试试我会不甘心。露露创造了一个奇迹,我相信下一个奇迹会发生在我身上。”邓朝云说。 (新时报首席记者郭吉刚)

今年4月,16岁的王梦琪失踪了。母亲刘慧芳“翻遍整个济南”,没找到女儿的半点儿踪迹。茫茫人海,刘慧芳不知下一步该往哪走,她把求助方向转向网络寻人。在新型寻人平台“头条寻人”上,刘慧芳发布女儿的失踪信息,引发全国网友关注。11月中旬,在警方和网友帮助下,离家出走的王梦琪返回济南,母女终于团聚。

如今,寻人启事张贴的主要场所正在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打拐微信群、网络直播,再到如今的信息流推送、AI人脸识别寻亲,寻亲渠道大大拓宽,带来的是寻人效率和成功率的提高。

手机里的“寻人启事”

一切来得都毫无征兆。4月15日清晨,刘慧芳推开女儿王梦琪的房门,发现人不见了,跟着消失的还有她的背包和几件随身衣物。“头天晚上她没有任何异常举动,怎么第二天说走就走了?”刘慧芳搞不明白,女儿为何会离奇地“离家出走”。一开始,刘慧芳四处找人打听,找遍女儿可能去的地方,却一无所获。刘慧芳选择了报警,通过民警的指导,在今日头条“头条寻人”中上传了女儿的失踪信息。

巧合的是,大约几个月前新时报记者在浏览今日头条时,曾见过寻找王梦琪的启事。照片中的王梦琪皮肤白皙,颜值颇高。这条寻人启事阅读量6万多,评论几百条,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留言转发。“我发布寻人启事后,不少人给我提供线索。警方也加大了寻人力度,最后联系上了躲在外地的女儿,把她劝回来了。”刘慧芳喜极而泣,对于女儿出走原因不愿多谈,对好心网友们表达了感谢。随着女儿被找到,这条寻人启事也已被删除。

当下,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手机成为了张贴寻人启事的新“电线杆”。微信朋友圈、头条寻人、百度AI寻人、团圆系统……这些当下正兴起的新型“寻人启事”平台,成为了寻人者的新希望。

寻人者的变与不变

在过去几十年里,各城市或乡镇的电线杆、路灯杆或路边灰墙上,时常会出现寻人启事,它们跟偏方治病、房屋出租、重金求子等小广告一起,成为城市的“牛皮癣”。72岁的甘肃陇南老人王玉明,为找回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走丢的妻子阎宝霞,每次出门会带上200张寻人启事、20管胶水、一床薄被子和几个馍馍,将寻人启事张贴到陇南大街小巷,1年多就贴出1万多张,老伴仍然杳无音讯。

同样地,寻子11年未果的伍兴虎,已记不清张贴过多少张“寻人启事”。2008年的一个冬夜,在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县的家中,1岁半的儿子伍嘉诚在炕上被人抱走,伍兴虎就开始长达11年的寻子路。“最开始从村里往县里找,后来坐火车或大巴车出去找,每到一处就贴海报,印了少说好几万份。”伍兴虎告诉新时报记者。2014年开始,伍兴虎另辟蹊径,以一身蜘蛛侠的装扮,顶着一头花白头发,骑着黄包车踏上寻子之旅。每到一座城市,伍兴虎一身另类的装扮,很难不引人关注。渐渐地,伍兴虎的寻子之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其中一条新浪微博话题#黄包车寻子万里行#,阅读量高达1000多万。

“我扮成蜘蛛侠寻子,一方面是因为儿子小时候最喜欢蜘蛛侠,另一方面也觉得这一装扮容易引起大家注意,可以将消息更好地扩散出去。”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39岁的伍兴虎学会了如何借助“网络寻人”的力量,“基本上能借助的平台我都开了号,有时候会上传一些短视频,做直播,只为能让更多人看到。”最近两个月,伍兴虎暂停了“黄包车寻子万里行”。

因为家庭面临经济困境,他不得不选择去工地打工,等赚到些钱后再次出发。不过,在结束1天工作后,他还会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发消息,恳求更多网友的帮助。

网友与科技的力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更多力量加入到寻人的队伍中。

在快手上,有一支名为“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的团队,线上、线下队员加起来超过2万人,遍布全国各地。自2017年成立以来,他们帮助上千名流浪者找到了家。46岁的易雄是爱心飞翔团队的队长,2年前在深圳跟志同道合的的义工成立这个公益组织。2018年底,爱心飞翔救助寻亲志愿者团队在快手上进行了官方认证,志愿者在救助中会现场直播,或是发布寻亲小视频。“在快手上发的信息,全国各地志愿者和网友会一起帮忙扩散,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的确比之前效率高了太多。”易雄告诉新时报记者。

随着人工智能日趋成熟,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公益服务,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寻人的范围和影响力。2016年5月,阿里巴巴协助公安部打拐办开发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用于全国各地一线打拐民警即时上报儿童失踪信息,被称为“团圆系统”。团圆系统以儿童失踪地为中心,依据失踪时间和半径画圆推送失踪儿童消息,将寻人启事推送到方圆数百里以内群众的手机软件里,包括淘宝、高德地图、大众点评、百度、今日头条等几十个APP。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在团圆系统上线3年里,发布了失踪儿童信息3978条,找回3901名,找回率高达98%;百度也交出AI寻人成绩单:至2019年11月30日,用户发起的照片比对超过35万次,已帮助8612名走失者与家庭重新团聚。今日头条的“头条寻人”成绩最为出色,截至11月30日,共弹窗9.8万多条寻人启事,成功帮助11853名走失者回家。

网络寻人的利与弊

传统线下寻人效果并不理想,覆盖面小,很难引人注意,而且耗费时间,往往耽误了最佳寻人时机。互联网加速了信息流通,也为寻人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寻人效率。在特殊情况下,对于走失者无法准确表达身份信息的人,还可借助人脸识别比对确认。同时,普通人做好事的成本降低,更多善意被激发出来,网友只要动动手指,通过社交媒体转发扩散,便能加入到寻人队伍中。“传统寻亲方式存在局限,在民政部门大力推广互联网救助寻亲工作后,寻亲效率大大提升了。”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然而,也有很多问题存在,最重要的是信息数据的共享问题。目前,全国没有建立统一失踪人口数据和信息系统,寻人系统众多,但在数据上未实现相互共享。比如全国各地社会救助站,只掌握一部分走失人员信息,往往分发到不同的平台,寻亲的人不知道该上哪家网站发布信息。”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曾建议。如果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报失和查找平台,只要一个寻人网站就够了。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口失踪信息暴露在网上,引发了公众对于信息安全和用户隐私的担忧。还有假消息的出现,曾有网友曝光,有人利用假的寻人消息做营销卖广告,还有人借机敛财或炒作。“这些问题在网上确实存在,我就一直告诫团队成员,不要借着救助名义自我炒作,一经发现永久开除出队伍。另外,对于已经得到救助的流浪人员,我们会及时把信息删除。”易雄表示。

时间慢慢流逝,王玉明和伍兴虎依旧在寻亲的路上。网上的寻人启事,在不断被网友传播扩散,几乎寄托着两个人全部的希望。(为保护受访者隐私,刘慧芳、王梦琪母女为化名)

(新时报首席记者郭吉刚)

新闻推荐

宁南:加强蔬菜防病治理提高产量

本报讯宁南县高海拔地区非常适宜发展白菜,生产出的白菜品质较低山河谷地区更优质,一年可种3—4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近...

宁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