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蚕 农户收益更丰厚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9-21 10:52 大字

□本报记者 刘佳

“今年养了第三批蚕了,收入应该会超过前年!”9 月 12日,在宁南县新村乡碧窝村,蚕农王作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养蚕大户,今年他带头支持碧窝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发展,获得的回报将更加丰厚。

支持建现代蚕桑园区农户拆除养蚕大棚

王作海是碧窝村一名普通农户,2004年开始养蚕,2015年他成为全村首屈一指的养蚕大户,是养蚕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也改变了他的命运。直到如今,一说起养蚕,他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过去养蚕辛苦,桑园里道路不通,采桑叶都是人背马驮,下雨天路比较滑,运输也比较费力,每到养蚕的关键时期,都需要雇用二十来个工人去采桑叶,一个人一天仅采桑五百来斤。”

靠着辛勤劳动,王作海每年的养蚕收入维持在20万—30万元,尝到了发展蚕桑的甜头。2015年,王作海在碧窝村1组修建了占地1200多平米的养蚕大棚,每批可养蚕70张。到2018年,王作海全年养蚕5批、总规模已达230多张,当年收益50多万元。

今年,宁南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四川省打造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号召,培育“川蚕丝”特色产业,拟定了“一轴一核四基地”的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创建方案,准备在碧窝村建设省级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在2020年继续打造黑水河轴线、梓油核心区和其余三个基地,争取创建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

8月,为了支持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的发展,王作海拆除了自己位于园区核心区的旧蚕房。“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园区,我们舍小家顾大家,建好了以后,蚕农们都受益。”王作海说。在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像王作海这样支持建设的蚕农还有很多。

用上现代化设备收益将更加丰厚

王作海的旧蚕房拆除后,一栋栋新的标准化蚕房在原址拔地而起。今年,王作海租用了园区的两个标准化蚕房继续养蚕。

园区为王作海提供了全新的养蚕设备,如蚕台、纸板方格蔟、采茧机等,以及一个小蚕共育室,租金2万元/年,基本实现了养蚕“工厂化”。同时,园区将在河谷及半山的高标准桑园内建设集合了智能检测、视频监控、预警预报、智能控制等功能的现代物联网及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系统。

“桑园里的生产便道完善了,现在交通方便了,我买的农用车和三轮车都可以进去,一个工人一天可采桑叶 1200斤。”王作海说,“过去桑园灌溉比较困难,有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今后浇水灌溉都非常方便。”同时,依托碧窝现代蚕桑产业园区,王作海也获得了更为丰厚的回报:他今年计划养蚕120张,预计收入32万元,由于养蚕技术水平的提升,他扩大规模有了信心。

今年,王作海又投入30余万元,在松新镇上游村、马桑坪村流转土地140多亩,全部种上了桑叶,预计明年开春投产,他的养蚕规模可达到 220—230张,年收入可超过40万元,3—5年后,养蚕规模可达到500张左右,收入将实现新的突破。

新闻推荐

带针“走天下”弘扬中医文化

义诊现场,邓远秀总不忘宣讲治未病知识。宁南县中医医院邓远秀持之以恒追梦家庭与生活报记者李尚凝8月23日,“点亮一盏...

宁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