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巡线路 守护万家灯火明 记凉山州劳动模范王大平

凉山日报 2019-07-08 05:49 大字

“远看叫花子(方言:乞丐)、近看讨口子(方言:乞丐),走近一看原来是爬电线杆子。”曾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巡线工人。其实巡线工人的辛苦何止这些,在寒风凛冽的三九,他们在荒无人烟的大山深处,踏着积雪巡视线路、消缺保电;在酷暑难耐的三伏,他们爬在烫手的铁塔上维护线路,处理故障,只为让万千家庭用电无忧。

虽然,他们的汗水与欢笑不被大家熟知,但他们的默默奉献足够温暖很多人……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凉山州劳动模范”、国网宁南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巡线职工:王大平。

“这些山路我们走的次数多,所以路还在。”王大平指着远处说,脚下是完全不能称作“路”的林间小道,蜿蜒曲折中却又同头顶上铁塔间的丝丝“银线”巧妙地对应。

王大平同他的名字一样,平凡简单。交谈中喜欢大笑,抬头纹堆起的褶子像极了宁南的高山深谷,黝黑的皮肤与他那副厚实的玻璃眼镜怎么看都不搭。  

踏实肯干是同事们对他的一致评价。

1987年,王大平高中毕业。那一年,他来到宁南县电力公司(现国网宁南县供电公司)线路工程队,成为一名巡线工,自此与大山之中的铁塔“银线”结下不解情缘。

32年坚守

徒步上万公里守护电网

王大平负责巡视维护的输电线路是35千伏线路,也是宁南片区供电网的“主动脉”。所负责部分全长102.17公里,其线路大都穿越县域高海拔地区,对供电质量与可靠性要求极高。越是地势险峻的地方越是他与同事们巡视的重点。

32年间,王大平翻大山、跨大河,徒步巡线,走了12800余公里,完成巡线的“万里长征”,也实现工作“零差错”。

他曾调侃道:“巡线途中,要与天斗、与兽斗、与路斗、与饥斗,真是‘其乐无穷\’!”暴雨说下就下,攀山时遇见毒蛇,巡线时与野猪对视……

身穿长袖和长裤、手拿“打狗棒”、脚穿“高帮鞋”,这是王大平上山巡线的标准“行头”,无论四季。

宁南电网的输电线路,大部穿越宁南县与邻县高海拔地区,山高林密。选择这样着装一方面是为了震慑野兽、“打草惊蛇”防止突然窜出的毒蛇,对着脚踝就是一口,另一方面是防止山中荆棘刮伤身体,细沙钻入脚板,磨破双脚。但是即便是这样,因为山上草木茂盛,路不好走,王大平身上经常是小伤不断。

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是线路导线覆冰高发期,王大平所在的班组每到这个时候,还要做好“覆冰监测”工作。在零下几度甚至是十几度的雪地里巡线。踏雪开路观察线路导线结冰情况,判断铁塔是否偏移。饿了,拿出一个冻得硬邦邦的沙琪玛啃一口,渴了,把快结了冰的矿泉水放在衣服里暖一暖,喝上一口继续前行,直到巡视完覆冰线路。

低海拔地区,属于干热河谷气候。春夏两季,树木生长速度极快。特别是沿金沙江两岸的金叶合欢,一天一个样。在40多度的三伏天里巡线,衣服经常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用“风餐露宿”和“险象环生”来形容巡线工作,完全没有问题。

2014年,云南省鲁甸地震期间,王大平所在的班组冒着余震以及可能被山上滚落石头砸伤的危险,一座座高山、一基基杆塔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排查了地震对可能对电网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

艰苦且危险的高强度工作下,身边有不少的同事调离、换岗,离开了守护的线路。即使是这样,32年来,王大平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始终无怨无悔,默默地翻山越岭,一如既往地与条条“银线”相伴。

“苦干”却不“蛮干”

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刚参加工作时,作为高中生,感觉还是一名秀才,可以应付一切。可巡线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王大平说。

除了巡线保电,在长年艰苦枯燥的工作中,王大平找到了乐趣,就是学习、思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2年坚持不懈的学习与实践,让王大平成了“活地图”。线路的长度、线路的行政区划、气象、铁塔上的绝缘子……巡视记录本积累起来有2米多高,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公式。

“我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王大平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为了提高巡视工作效率,在巡视中,王大平不断摸索总结出“望闻问切”巡视法(望:查看输电线路导线、幅垂、塔基等;闻:空气中有无焦、糊等味道;问:询问沿途群众天气、滚石、道路等情况;切:红外测温、红外成像等)一举提高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效率。

为了开展“无人机”巡线工作,他自费购买了无人机率先开始探索其中的门道。等到手法熟练了,有经验了。他的无人机已经是“摔了修、修了摔”,可以“功成身退”了。

“如果在输电线路,人员难以到达的地区,采用太阳能移动信号摄像头监控,将极大地提高巡视效率,减少巡视工作量……” 如今他又开始琢磨起这个。

……

与此同时,王大平也始终规范着班组每名员工的作业行为,促成大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专业素养。带出了14名技术人才,1名班组长。遇到急难险重的任务,王大平总是带头冲锋,带领大家穿行在大山深处紧裹泥土,站在铁塔顶上挥汗如雨。

王大平常同新人们说,“干活累不死人,但没有精神却容易死人,干啥都要有一股子精神头儿,这精神头儿到啥时候都不能丢。”

铁骨柔情

“我的军功章有你一半”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家人……”谈到家人,王大平数度哽咽。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泛泪花。

巡线32年来,陪伴家人的时间总是太少、太少。巡视线路,远离城市,一般要等巡视任务完成后,才能返回。离家几天、十几天、甚至大半个月成为常态。

“野人回来啦……”这是王大平的妻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说,嫁给你有什么用嘛?我一个女人在菜市场卖杂货,每天收摊出摊,想你帮忙抬一下、背一下都靠不到。”

面对妻子的唠叨,王大平总是像个孩子一样,立马陪着笑脸说:“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你是嘴巴上说的好,下次?下次你人影子都看不到,我都习惯了。”他的妻子经常这样“数落”他。

2017年8月,王大平的父亲不慎摔伤骨折,在医院住院手术。等他巡视返回后才知道消息,立即赶去医院守护。面对父亲苍白的脸色,王大平内心陷入深深地自责。

“不要埋怨你老婆不告诉你消息。你在山上巡线,手机信号不好。告诉了你,你还要请假。从山上赶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再说,给你说了,你心里面又操心起我在,容易分心,对你也不好……”面对父亲的话语,王大平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32年来,通过巡视,王大平累计发现各类输电线路缺陷与安全隐患1127次,其中危急缺陷11次,为宁南公司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有效避免了人身与设备重大事故发生,为宁南电网安全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大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先后获得凉山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先进个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宁南县劳动模范、凉山州劳动模范等荣誉。面对荣誉,王大平总是说:“这些荣誉应该奖给我的家人,如果没有家人在身后默默无闻的支持和付出,我是干不好工作的……”

文/聂明 本报记者 李邦勇

图/由国网宁南县供电公司提供 

宁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