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烟农乘上“脱贫快车”
本报讯 立春过后,宁南县骑骡沟镇五四村三组彝族烟农张初日、张初吉仍在地里忙碌着。
依靠种烟实现脱贫摘帽的兄弟俩,既要加紧翻耕自家的烟田,还要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种烟知识。每天都忙碌着,但他俩却感觉很值:“过去穷,日子过得很艰难。种烟以后,收入增加了,也脱贫了,生活越过越好、越过越有盼头。”
在凉山,像张初日、张初吉这样的烟农还有很多。他们搭乘种烟脱贫“快车”,驶上了脱贫致富“高速路”。
张初日兄弟俩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头上的“贫困帽”,兄弟俩总是很不好意思。
弟弟张初吉因为惰性思想作祟,虽然每年也种烟,但始终对种烟这事儿抱着侥幸心理,老是认为种烟就像种苞谷、种土豆一样,只要种下去,就等着收,靠天吃饭。每次技术员上门指导生产,张初吉对他们的话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直到看着同村其他人相同面积的种烟收入是自家的两倍还多时,才猛然醒悟过来:烟叶生长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管理,只有管理得好,措施落实得好,烟叶才长得好、烤得好、卖得好。
自从孩子长大成家独立生活后,哥哥张初日家里只剩他和妻子两个劳动力。然而和弟弟一样的烟叶种植理念,也让他在烟叶种植上吃了不少苦头。看着周围邻居的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却被戴上“贫困帽”,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初日心里急了起来。
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兄弟俩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烟叶种出个“模样”,争取早点摘掉贫困这顶“帽子”。
人勤劳、有信心,烟就越种越好。
这样一来,兄弟俩只要一有空就往自家的烟田里跑,还经常向技术员和同村的种烟能手请教,付出自然有了回报。
“我们的烟叶一年比一年种得好,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贫困的‘帽子’也因为种烟摘掉了。”张初吉高兴地说。
“烟叶长得真巴适,一共烤了六七炕,炕炕出来都是橘色烟……19亩烟叶竟然卖了6万多元。”说起2018年的种烟收入,张初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张初日、张初吉所在的宁南县骑骡沟镇五四村,每年烟叶采摘结束后,烟田多闲置。近些年来,烟叶采摘后,一片片豌豆、荞麦等晚秋作物轮作,烟田告别了往日的荒凉。
“在促农增收过程中,我们切实发挥设施设备优势、队伍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围绕提质增效巩固主业稳收、多元发展开拓辅业增收、‘鱼渔’并授扶贫助收‘三条主线’,重点抓好合作社建设运营、烟田和设施设备综合利用、产品产业链延伸、优势品牌打造等工作,真真正正促进烟农增收。”凉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负责人介绍。
在这套“组合拳”的助力下,2018年,全州烟农售烟收入达32.23亿元,户均收入5.77万元,同比提高1.56万元。其中,贫困烟农1303户,售烟总收入7001.5万元,户均5.37万元。综合利用烟叶育苗大棚25个、密集烤房964座、农机7582台套、基本烟田119.46万亩,重点开展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等多元化经营,累计实现多元化促农增收11.34亿元。烟草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烟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和脱贫攻坚的基础产业。
(李坤忠 傅睿 殷雪艳)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17日,峨边县考察团到宁南考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宁南县松新镇、景星镇...
宁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