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烟区脱贫攻坚 让烟农增收有底气

凉山日报 2018-04-20 07:45 大字

三月末,新雨后的宁南县跑马镇菲地村,有了初夏的气息,1000余亩刚整理出来的烟地,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李尔子回头看了看打完烟窝放上农家肥的烟地,略略松了口气。想起昨天小老表打电话让他出去打工,每月有4000多元收入的事,心里再次盘算起今年的收入来:种烟有10万、苦荞有2万多,加上养猪、养鸡大概有13万,如果把烟整好一点、再多种点苦荞,15万应该没有问题……

李尔子一边想着一边不自觉地又往地里撒了些农家肥,以便在烟叶采摘结束时播种秋苦荞。对李尔子来说,这些增收项目都是实打实的效益。

2017年,凉山烟草大力开展促农增收,助推烟区脱贫攻坚,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推进。宁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根据各烟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推进豌豆、光叶紫花苕、秋苦荞等烟叶茬口作物种植,给烟地来一次“二次增值”,从辅业上促农增收。

李尔子所在的菲地村7组,不论是土壤还是气候,都特别适宜种植秋苦荞。去年,宁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调研后,在跑马镇规划了4000亩的秋苦荞种植。李尔子在烟技员的鼓励下,白露节前,也就是采收顶叶的时候,把20亩适宜烟地播上了秋苦荞种子。为了给秋苦荞找稳定销路、卖上好价钱,宁南县烟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帮助菲地村建起了苦荞粉加工厂,在宁南县“以购代捐”农产品展销会上,来自菲地村海拔2000米的无污染优质苦荞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成了抢手货,每斤价格由原来的5-6元,稳定在了7元。

李尔子的20亩苦荞粉在春节前就卖完了,收入达到了2万余元。相比以前采完烟后,把土地闲置,1分钱收入都没有来说,秋苦荞成为了跑马镇烟农的主要增收来源。2017年,像李尔子这样通过辅业增收的烟农全县有1100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

2018年,凉山烟草发出促农增收动员令,宁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确定了“4481”促农增收工作思路,即大力推进异地商品化育苗、专业化田管、“1+N”烘烤指导、烟区基础设施转产利用等4个专业化合作社主导项目,积极培育壮大烟农专业化合作社;重点抓好“光叶紫花苕、秋豌豆、秋苦荞种植和羊肚菌试点推广”4个项目,着力推进项目向规模化、产业化延伸发展;确保促农增收覆盖80%以上农户,建立烟叶生产与多元经营二元增收格局,力争参与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有了“4481”,宁南烟农对增收更有底气。

撒完农家肥的李尔子,想起还是给小老表回个电话,告诉他自己不想出去打工了,怎么算账都是自己挣得多。据他了解,小老表家的两个人在外打工每月一共挣8000多元,再省吃俭用一年到头也不足10万元,而且还不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想到这里,李尔子仿佛闻到了家里的饭菜香,听到了孩子的笑语声,心情愉悦地散步回家。

周万宁

新闻推荐

宁南:富民强县第一产业再启航

本报讯有“中国蚕桑之乡”美誉的宁南县,今年以来,进一步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把茧丝这项富民强县第一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实现大跨越,彰显大提升,为全面建设小康宁南作出积极贡献。“我今年在隔壁乡...

宁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宁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