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作家袁凌写作《寂静的孩子》呈现当下中国孩童的生存与生活:成长的孩子是奔腾的瀑布

济南时报 2019-09-19 14:09 大字

历时4年,跨越21个省市,探访140多名孩童以后,非虚构作家袁凌完成了他写进《寂静的孩子》一书中的36个故事。他试图呈现当下中国孩童的生存境况、心理状态以及情感维度,传达来自他们的声音。袁凌说,这是一本让人有“痛感”的书,但他却从中感到一种疗愈和鼓励。

没有热点新闻驱动的探访

《寂静的孩子》书封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成长的孩子,都是一条奔腾的瀑布,在我们的时代,他们的声音不应该如此寂静。”孩子正是喧闹的年纪,但由于生存和生活的各种境遇,他们的声音并没有被社会倾听,就像是突然安静了下来的河流。

袁凌书写的这些孩子都处于一种日常生活状态,他们没有热点新闻,从而也鲜少被常人关注。在袁凌看来,这种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孩子反而是真实的,“而在热点(新闻)下,关注者与被关注者的人性处于变形,当然很难沟通与相互连接,都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以及观念的冲撞”。

袁凌介绍,他最初是因为一个公益项目去探访乡村儿童,后来又受一位摄影师朋友的邀请去偏远山区做一个长期的、体验式的、没有距离的探访,住到孩子家里,真实地记录孩子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袁凌想到可以写一本书,于是又去城郊做探访,记录孩子和家庭的一些困境和问题。没有热点新闻的驱动,只是去探访、记录他们的生存、生活状态。

“我觉得这样写下来,可以让大家看到日常状态下、不被人注意的状态下,中国孩子的处境是什么,他们的心灵状态是怎样的,他们的困难在哪里,我们需要听到他们什么。”袁凌说。

试图传达人性的温暖

袁凌的探访历时4年,从海南一直到帕米尔高原,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也大。袁凌遇到了许多来自各方面的困难,比如如何获取孩子和家庭的信任。

在帕米尔高原,袁凌试着去走一下当地的“羊道”,到一段悬崖小路时突然心生恐惧,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进退两难,“如果前进一步我就摔下去,后退也不知道怎么后退,因为沙土是特别松散的”。

在大凉山,袁凌睡在一个很黑的屋子里,床、棉絮、稻草都是黑的。半夜漏雨,屋里的油烟因为潮湿变得黏黏腻腻,袁凌无处可躲,院子里都是猪粪。没有床还能在草堆上躺一躺,但没有厕所有时候就非常麻烦,有一次刚出去蹲下,十几条狗就一起扑了过来。

尽管这些困难让袁凌需要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去面对,但对当地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寻常生活。

袁凌写生活在那里的孩子和家庭的各种困境,但他并不想把他们写成一出出悲剧。“在贫穷的条件下,这些孩子的家庭还是充满着人性的温润和力量,你能感觉到问题,但他们也是尽所能地活着,就算生命掉到坑里,也要努力在坑里生长,然后往外攀援,并没有放弃自己要生长的希望。”袁凌说。他甚至有点惭愧,而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却还在顽强地生活。

“这是一本让你有‘痛感’的书,当我写完这本书时,我也感觉到自己经历了某种疗愈,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也在坚强地生活,也是一种鼓励感,我试图传达着人性的温暖,最终自己也会得到开放。”袁凌说。

孩子的内心需要我们倾听

《寂静的孩子》里,不仅贫穷家庭的孩子遭遇困境,富裕家庭的孩子同样如此。其中一个故事写的便是一个父母事业成功的孩子,因为长期与在外地创业的父母分离,出现了明显的自杀倾向。孩子的心理状态脆弱且敏感,即使是没有被老师表扬这样的小事也会引发自杀的冲动。为此,母亲不得不放弃很有前景的事业,回到他们家所在的城市,陪孩子一起成长。母亲最初回来时,孩子搂着她不放,一遍遍确认妈妈是否爱自己。不仅农村有留守儿童的问题,城市也有,这些孩子因为长期的孤独甚至对爱产生了质疑和恐惧。

袁凌说,他想给大家看的不仅仅是问题,“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想到留守儿童,我们就认为是单纯的留守问题,其实留守问题、单亲问题、大病问题、贫困问题、辍学都是并存的,而且很多孩子是孤独的,家庭是缩小的,功能是比较弱化的,破损家庭的孩子都是交织在一起的,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不能只去抱怨、批判、感叹和鞭挞”。

袁凌认为,这些孩子不是麻木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也有想要表达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倾听。 (新时报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金不换银不换》凉山歌曲寄感恩

四川日报讯(记者李婷)“青山绿水来作伴嘛,金山银山也不换啊。金不换,银不换,换不来你的恩情暖。”近日,来自大凉山的歌曲...

凉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凉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