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不落一人 凉山交警紧抓“彝汉”双语特色宣传及工作模式
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交通安全法规。
本报讯自“迎庆4号”专项行动以来,凉山州交警支队针对彝区群众不识汉文现状,创新开展彝汉双语特色宣传及工作模式,用当地群众通俗易懂的彝语,以宣传单、群众大会、微信等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讲解法律法规常识、阐述凉山州易发案件的预防和求助知识,让彝族群众全角度收悉公安交警声音,筑牢凉山州法治根基。
通过“彝汉双语”大力宣传安全出行,文明驾车,驾车、乘车时主动遵守交通法规,主动安全避让行驶车辆,不在公路上违规乱停,不乱超车、超速等。
同时,还大力宣传不乘坐拖拉机、农用车、货运车等非客运车辆;不乘坐拼装车、报废车等非法运营和车况差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超速车辆;中小学生不得驾驶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辆;12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孩子不准骑电瓶车上路等。
开展法制宣传活动,除了在西昌城区开展集中宣传外,还在全州16个县分别设点开展了专项宣传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各交通警察部门累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宣传活动共计263次,开展安全主体责任宣传警示90余次,新媒体账号曝光本地典型违法或事故案例共计700余次。出动宣传车辆60台次,流动播放专项行动成果、法律条文解读等影视资料800余分钟,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各类宣传资料余份70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20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达10万余人次。
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在全州掀起了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还为打好“三大硬仗”开展“迎庆4号”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强化客运车辆的源头管理,凉山交警积极配合辖区客运单位对客运车辆及驾驶人进行全面的排查梳理,确保驾驶员做到无证不开车、无牌不上路、病车不行驶,报废车不运营,行车前做好“三检”,行车中遵守法规,收车后复查保养,根治交通隐患。
同时,充分利用“三圈一网”事故防控体系,发挥执法服务站的作用,加大对进出辖区车辆的检查,把好出入关口,对车况不良,带病行驶,违法超载、超员的车辆,督促驾驶人检修好车辆,转运货物及乘客;严厉惩罚疲劳驾驶与酒后驾驶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尽最大可能地防止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行驶。
文/图本报记者王维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凉山州印发《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下称《规则》),明确了州政府的工作准则、组成人员及职责、政府职能等。,领...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