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腻的柔情书写山村轶事

西昌都市报 2019-01-24 09:30 大字

专访作者阿蕾

阿蕾的文字里,主角是小小的山村,也可以这样说,山村里的人、事、物构建起了她精神世界的一个小天地,在这个小天地里,她抓住彝人的根与灵,创作出无数令人遐想翩翩又耐人思量的作品。

有人说,每次读阿蕾的书,都会去回忆自己的童年,那些在山村里生活的片段。是的,阿蕾的文章里,有写不尽的生活场景,总是让人一读就产生画面感。

她的彝文很好,是第一个用彝汉双语写作的作家。她的文章里,即使是汉语文字,也会穿插着一些彝语拼音,她是在尽力去弥补从母语翻译成汉语中所产生的偏差。她是极爱母语的人。

“当代彝族女性文学作品”里面,辑录了阿蕾的《嫂子》和《山村轶事》。短篇小说《嫂子》,曾获得1999年凉山州第一届文学艺术山鹰奖,是一部有着悲剧意蕴的经典之作。

笔耕不辍,阿蕾用彝汉双语写了近百篇小说、散文,翻译了一些民间故事,出版了汉文短篇集《嫂子》,彝文短篇集《根与花》,参与撰写出版了《凉山彝族饮食文化》一书,参与翻译出版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一书。短篇小说《根与花》1985年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于1995年被日本作家翻译介绍到日本。短篇小说集《嫂子》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彝文短篇小说集《根与花》2001年获凉山州第二届文学艺术山鹰奖,四川省民族文学奖,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

如今,退体后的阿蕾已很少创作,在电话里与她联系采访时,她说,身体不如过去硬朗,还要带着孙儿,诸多不便。“未来的创作,还是想写散文小说,但不敢打包票。”看来,阿蕾的创作之情,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期待老师的新作。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凉山州“内培外引”夯实深度贫困县人才基础

本报讯据州委组织部消息,2018年以来,凉山州通过“内培外引”夯实深度贫困县人才基础。定向培养。针对教育、医疗等...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