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茶有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四川日报 2018-07-16 08:08 大字

本报讯(记者何勤华)7月9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四川省苦荞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已于6月26日起实施。

苦荞麦是凉山州高寒贫困山区主要农作物。自1997年研发生产凉山苦荞茶以来,生产企业已达28家,总产量5万-6万吨,年产值6亿-7亿元,为凉山高寒贫困农户提供了每年约2亿元的农产品收入。长期以来,苦荞茶缺乏国家、省级《食品安全标准》,部分厂家为追求利润,在生产苦荞茶时大量加入其他低价食物,使苦荞茶中黄酮含量减少,影响苦荞茶品质。

为此,省卫计委委托四川大学、成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西昌学院和部分凉山生产企业多方反复论证,于去年底出台《四川省苦荞茶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凉山州卫计监督执法支队全程参与了制定工作。该标准分为范围、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等,其中一大亮点是提高了苦荞茶的黄酮含量200%,以此提升凉山苦荞茶品质。

凉山州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负责人介绍,根据现有苦荞茶的产量,此举将为农民增加2万-3万吨苦荞麦的种植需求,为凉山高寒贫困农户多提供了约1亿元的农业产出收入。

新闻推荐

凉山狠抓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州教育局获悉,2013年以来,凉山州公开招聘教师5536人,各县市到高校考核聘用中小学教师3145人,引进部属高...

凉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凉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