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阵以待严防死守 坚决打赢安全度汛硬仗

凉山日报 2018-06-26 07:49 大字

——全州水务系统全力开展防汛减灾工作纪实

凉山地域辽阔、大山大水,既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又是自然生态环境严重脆弱地区,是全省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今年汛期气候趋势看,州域内进入雨季较常年同期偏早,部分地区降水量略偏多,局地强对流风雹、短时强降水天气呈多发、重发态势,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极易发生,防汛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全州水务系统及早部署、提前行动,立足州情汛情,清醒研判形势,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将防汛减灾、安全度汛作为一场必须打赢、绝不能输的硬仗,全力以赴,把各项防汛减灾重点工作一项一项抓实抓好,把各个关键环节一个一个把住把牢,切实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屏障,为凉山州打赢安全度汛硬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背景:

凉山是全省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使凉山的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常年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州洪涝灾害损失的80%以上,成为全省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防汛减灾任务十分艰巨。

凉山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305米,相对高差巨大,高山、深谷、平原、盆地、丘陵相互交错。全州共有1270多条河流、39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3200多处山洪灾害危险区、520多个重点监控区。气候特征较为独特,凉山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州内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正常偏高,进入雨季偏早,降水量偏多,汛期中后期旱涝并重,局地强对流风雹、短时强降水天气呈多发、重发态势,极易引发泥石流、山洪、滑坡等山地灾害。防汛减灾保障能力不足,全州综合防汛减灾工作基层基础仍很薄弱,大部分监测区域不同程度面临交通条件差、通讯弱区盲区多、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低、应急处置保障能力弱、防灾工程项目建设进度慢等困难问题。

当前:

抓早动快严防死守确保安全

凉山州水务系统积极行动,抓早动快,提前安排部署,全力抓好防汛减灾工作。

——按照思想上认识到位、责任上传递到位、工作上部署到位“三到位”要求,相继召开全州水务工作会、地质灾害防治暨防汛减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会议,就防汛减灾工作提出要求,做出全面安排部署。州防汛指挥部汛前、汛中多次与州气象局、国土部门会商,及时对县市防汛工作提醒、安排,针对性研究防御对策。两次召开全州防汛调度视频会议,对防汛减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自6月起,州防汛指挥部执行“每日会商”制度,动态通报会商情况,及时对县市进行指挥调度。6月13日,州防汛指挥部以“发点球”的方式对西昌等7个强降雨县市进行会商调度。

——提高认识,层层压实责任,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以分级负责、部门负责、技术负责、岗位负责为支撑的防汛责任体系。州县(市)政府及州县(市)水务局分别签订防汛安全责任书、水库安全责任书,逐级明确并公示各类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和动态管理机制,及时对全州山洪灾害危险区进行甄别、调整,新增山洪危险区143个,减少141个,全州山洪灾害危险区由3262个变更为3264个,均落实了行政、监测巡查、预警转移责任人。州县防汛指挥部于5月份通过《凉山日报》等媒体对全州11座中型、68座小(一)型及48个1000人-2000人山洪灾害危险区、1000人以下山洪危险区责任人、小(二)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进行公示,各县市按照分级公示原则公示了各类责任人,切实把防汛减灾责任逐级压实,分解落实到单位到人头。

——紧盯重点,及时检查排查,聚焦重点地区、部位、工程及人群,深入开展汛前检查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建立台账、定点跟踪,督促整改落实。4月下旬,对全州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汛前检查,重点检查防汛责任制落实、组织机构、值班制度、物资、队伍及度汛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并下发了检查情况通报和整改问题清单。加强了汛期值班值守情况抽查力度。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州县防汛部门共抽查防汛相关责任人8578人次,其中437人次存在电话不通畅等问题。其中5月28日—6月3日抽查3151人次,存在问题345人次;6月4日-6月10日抽查2830人次,存在问题92人次;6月11日-6月18日抽查2597人次,存在问题41人次;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值守、强化督查、整改完善,确保万无一失。州防汛指挥部加强值班值守,抽调29人参与防汛值班。降雨期间,3名值班人员随时关注降雨情况并随时通知降雨县市做好预警。州防汛指挥部组成4个督导检查组,分片区于6月15日-30日开展第一轮督导检查,确保责任落实,措施到位。

——落实措施,做好临战准备,强化统一指挥、调度会商和督导检查等机制,修订各类预案方案并及时批复实施,完善各级监测预警体系组织开展培训演练,按时完成水毁修复任务。全州已储备防汛物资1054万元,正在采购物资448.6万元,组建各类抢险队伍605支2.88万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788场次、12.75万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526场次、6.1万人。其中乡镇防汛责任人、山洪危险区责任人开展培训95场次、7112人。完成演练2852场次18.57万人,其中实战演练692次5.86万人。

目前,全州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系统共建有自动雨量站930个,自动水位站103个,自动水位雨量站125个,无线预警广播814套,视频站70个,简易雨量站1525个。州县防汛指挥部落实非工措施预警预报系统运行维护单位,及时对问题站点通报、整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效益。今年将投资4000万元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监测预警项目进行完善和巩固提升。2018年以来,共预警117次,涉及10县市236个山洪危险区,发送预警短信6.84万条涉及3251名责任人,启动预警广播28站次,为提前、及时避让转移受威胁地区人员,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步:

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各项重点工作

——始终坚持把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作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屏障”,在前期开展排查治理的基础上,对全州自然灾害隐患进行再排查、再整治。落实好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做到风险排查全覆盖、零放过。强化隐患整治,对一时无法整改到位的,逐一落实好应急防范措施,州级将对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 

——突出临战防御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对各类河道防洪工程要加强值守巡查,跨汛期施工的涉水工程要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河道违章建筑和行洪障碍要坚决予以清除;抓好水库安全度汛,抓实监测预警预报、调度管理、预案完善工作,落实好行政、技术、巡查值守责任人,确保水库度汛安全;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强化部门信息共享,提高凉山州防汛减灾信息化水平,山洪危险区责任人必须上岗到位、切实履职,强化监测预警,落实群测群防,坚决避免群死群伤;抓好城镇防洪,加强城镇排涝设施检查、监测,落实好城镇低洼区等部位的预警防范机制,做好供电、交通、抢排等应急保障。

——筑牢临战防御屏障,强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管理,加大监测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统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及监测人员作用,根据实时降雨情况,作出预警预报,为转移避让赢得时间。科学调度会商,进一步构建完善会商预警机制、科学研判机制、采取发“点球”方式,将会商研判结果逐级传达至具体乡(镇)、危险区责任人。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人员人到、心到、责任到。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做好物资、队伍、演练等抢险避险准备。

——把主动预防避让作为防灾减灾的“最后一道防线”,落实“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主动避让”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人员伤亡。完善落实预案,按照实战要求,突出快速响应、有效救援,提升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宣传培训和演练,不断提高群众识灾、防灾、避灾避险自救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强化监测预警预报,科学调度会商,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启动预案,及时开展预防避让和应急处置,科学有效应对。

——把做好抢险救灾准备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着眼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把各项准备做得更充分、更完备。特别是强化资金物资保障,加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和群众防汛队伍建设,加强医疗、电力和特种设备抢险处置等专业人才队伍储备,落实联络、召集、调动等应急程序,确保一有需要随时投入抢险救灾。

——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督导检查部署,采取定点蹲守、重点跟踪、不定期突访、电话抽查等多种方式,分级分类开展综合督导、重点督导、突访督导。州级除派出防汛、地灾专项督导检查组外,充分利用全州6个脱贫攻坚落实督导组同步开展防汛、地灾督查督导。

新闻推荐

省商务厅:切实抓好凉山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业发展

本报讯6月20日,省商务厅厅长刘欣一行先后来到州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