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吉瓦” ——大凉山群众的心声
“***瓦吉瓦”“共产党瓦吉瓦”……经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许多公路和村落时,常看到这样的标语。在彝语里,“瓦吉瓦”是“好得很”的意思。
“这些标语大多是村民自发写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所长沈卫国告诉记者。“尽管我们的个别高寒山区村现在还比较落后,但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大战,已从整体上让大凉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瓦吉瓦,是我们大家的心里话!”沈卫国说。
大凉山是深度贫困地区。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教授说:“大凉山几乎聚集了所有的贫困因子,是当代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特殊样本。”他说:“当一个地区的贫困与它的自然资源、社会治理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脱贫攻坚的难度可想而知。”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真实写照。学者指出,凉山彝族自治州经过长期扶贫,特别是***,已经让上百万彝族群众彻底告别“人畜共居”时代。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明说:“当地人居环境的极大改善,是我最大的感受,也是老百姓最高兴的。当地群众的温饱问题早就解决了,现在是如何奔小康的问题。”
在住房、交通、通讯等设施改善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大幅提高。张明说:“在政策引导下,现在彝族村庄都有了明确的村规民约,请客宴请桌数等都有了明确规定,刹住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
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间交往,并从了解、理解到实现空前的团结。
凉山州民族研究所原所长马尔子说:“过去教育在凉山是非常落后的,十几岁的孩子不读书是常有的事。现在凉山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实现一村一幼,孩子都走进了学校。孩子有了文化,凉山就有了希望。”
马尔子激动地说:“我老家在农村,变化是我亲眼看到的。路通了,自来水通了,还有了手机等。每一样变化,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为什么过去那么多人生病?因为水,过去猪、牛、羊、鸡、马,都是敞开放,粪便拉在水里,污染了水。人们喝生水,容易得病。”
脱贫攻坚路为先,许多人感受到交通的巨大变化。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乌尼乌且曾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我上大学时,村子不通公路、不通电、不通电话,我十月份才到大学报到,因为录取通知书晚了一个月才到我手中。”
实施***以来,大凉山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马金明告诉记者:“这些变化很了不起。我家乡的人经常跟我说,贫困户养猪养羊政府都给补助,老人还有养老金。***瓦吉瓦!”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转眼间,2018年已经来到,一批新的法律法规于1月1日起相继落地,其中不少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关,那么我们就看看这些新规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对于这些新规,你有什么看法?全国开征环境保护税不再...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