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看变 走进幸福的“春天里”
□ 马楠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胡智 陈国盼
下核桃湾新村
山高路远,一直是大家对于木里县固有的印象之一。
的确,“一个木里,半个凉山”,这个面积占了全州总面积22%的县城,也是距离凉山州州府最远的县城。
当我们再次走进木里时,这里变得不一样了,脱贫攻坚的不断发力,让时代的春风吹进了这个贡嘎山下的县城。
城乡建设的不断推进,让木里城乡环境日新月异,交通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控辍保学工作,教育基础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让木里离“康巴藏区木里第一县”的目标越来越近。
变化,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文化惠民活动
医务工作者为农牧民群众义诊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通乡油路
镜头一通往东朗乡的“幸福路”
“之前去东朗乡要走好几天,光是准备路上的干粮都要花点功夫。”藏乡东朗,对于很多木里当地人来说,都是一个心之神往之地,但因为山高路远很多人还没有去过。
曾经,去东朗乡的路大多都是山路,一路翻山越岭,路又远又险,大家都不敢去;即使要去,那也要提前做很多准备,还得走上一周左右的时间。
现在,这里的山不再“高”,路不再“远”,木里脱贫攻坚的交通巨变,打通了一条通往东朗乡的幸福之路。
“修这条路,我们花了大力气。”木里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杨严斌说,东朗乡距离木里县城250余公里,是木里县最为边远的一个乡,这里山多又险,要啃下这个“硬骨头”真的不容易。为了修好这条路,他们天天往现场跑,为求核量精准,100米一个点地用尺子量,用脚步走,把工作做实做细。
现在,这条路已经铺就,并正式投入使用。从木里县城到东朗乡,几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抵达。沿途还可以欣赏木里小金河、原始森林等景致,一路山水相依。
这条路的开通,揭开了藏乡东朗神秘的面纱。借着这条路,东朗乡依托当地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贡巴拉梅朵文化旅游节”,让更多的游人认识了东朗,爱上了这片土地。
“现在路方便了,来的人多了,东西都供不应求了。”在东朗乡亚英村制作黑陶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次尔旦珠的家里,火塘上煮茶的敞口壶、经堂里供奉的香炉、大厅里烤火的炉子,还有摆放在壁橱里当作装饰的精美酒壶等已经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等上好几个月才能拿到。
当地村民笑着说,他们眼看着次尔旦珠制作的黑陶茶壶从3元钱卖到了现在的25元钱,路通了,旅游发展了,他的手艺越来越“值钱”了。
“这样的旅游路、致富路会越来越多。”杨严斌说,木里县大力推进“交通+”融合发展,打造“四色钻石”精品旅游线路,构筑“处处是景,步步入画”的全景木里。
目前,G227李子坪至棉桠段67.6公里、桃巴至李子坪段90公里已完工;巴亨垭口至桃巴段71.1公里,路基工程和部分路面工程全面完工,正在实施安保等附属工程;S463线57.8公里除跨金沙江特大桥外,四个标段均已开工建设,其中试验段16公里已完工,其余路段正在实施路基工程;S469线133.8公里(新建61公里)已获凉山州发改委审批。S220线屋脚乡至桃巴段(泸亚公路)88公里已完成建设,其余路段已完成线路规划。
每条路,都让人充满期待。
镜头二下麦地乡通村“样板路”
“路通了,生活变化大了。”在木里县下麦地乡上麦地村,2016年年底正式通车的第一条通组硬化路,让村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交通带来的不同。上麦地村这个曾经闭塞的彝寨,对外打开了“大门”,让村民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这条路,是我们专门修的样板路。”杨严斌说,修路就是要修老百姓最需要的路。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木里县交通建设长期滞后,交通建设任务尤为艰巨。然而,路是发展的基础,打一场交通建设的硬仗,破解交通出行难的瓶颈,一直是木里藏区群众最为殷切的期望。
在2015年,木里全县通乡油路里程仅有50多公里,通村硬化路不足30公里,通乡通畅率44.8%,通村通畅率8%。
“实施脱贫攻坚,木里在交通方面的变化是最大的,老百姓对于交通变化的感受最为深刻。”近年来,木里县聚焦“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全力推进国省干线、农村公路、客运站点、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X形三纵两横加水运”交通主骨架。
2016年以来,全县建成通乡油路645公里,通村硬化路1067公里,分别是2015年的14倍、35倍,交通道路“死角”基本消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中,国省干线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国省干线公路262.3公里,正在抓紧建设108.9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
通村硬化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木里县克服工期短、时间紧、任务重、里程长、施工条件差等因素,全面梯次推进通村通达、通畅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通村硬化路1067公里,通村通达200公里,通组公路127公里。
同时,全力实施客运站点、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木里车站提升改造和34个村级招呼站,完成锦屏库区农村客运渡口和海事趸船打造,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县、乡、村安保工程420公里。
“交通没有退路,惟有一路前行。”杨严斌说,交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难点,责任大、压力大、风险大。
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木里县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实施“交通活县”战略,每一个奋战在木里交通战线上的人,都在为此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两年多的时间,顽强的木里人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建成了262.3公里国省干线,654公里通乡油路和113个村1067公里的通村硬化路,29个乡镇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的“两个100%”。
他们的汗水和付出,让通村通乡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镜头三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脱贫路”
“快了,快了。”在木里县乔瓦镇锄头湾村红科组,木里县城关第二初级中学建设现场,高架林立、货车穿梭,在机械的轰鸣声中,村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学校赶紧修好,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以前条件不好,现在有条件了,就是要让孩子接受教育,才会有出息。”牧民边马扎西说,现在,大家的思想转变了,对教育越来越重视了。
教育,成为了木里人民心里共同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木里大力实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八包”制度和“六长”责任制,制定脱贫摘帽承诺制度;扎实开展劝返复学和补偿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县、乡、村、校四级控辍保学台账,以村为单位,“一对一、人盯人”开展宣传教育、入户劝返。
同时,整合各类资源,对适龄学生采取随班就读、学业补偿等方式及时化解,对超龄学生采取县外职业学校就读、县内职业培训等方式进行补偿教育,确保完成全县2073名失辍学学生化解工作。
“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很大,劝返压力大。”木里县教科局局长刘建波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就遇见了这么一件棘手的事,倮波乡一个女学生因为学不懂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多次劝返无果。为了让这个学生能够回归课堂,他们多次到学生家里给她做工作,给她的父母做工作,最终打动了她。
面对木里县控辍保学的严峻形势,需要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坚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把工作做实做细。
同样,教育基础项目建设作为教育扶贫中重要的一项,也是其工作的重点。
“工作进度安排紧,完不成是要打板子的。”刘建波说,为推进教育基础项目建设,他们的工作进度安排到了每周、每月、每季,对教育项目建设实行问责问效逗硬,确保所有项在2019年秋季开学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在这样的“工作高压线”下,木里县标准中心校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依吉乡小学、牦牛坪乡小学、下麦地乡小学等13所学校已开工建设;25所“一乡一园”项目,投入11778万元;推进“一村一幼”提升工程,投入1754万元,新建(改扩建)幼教点37个;严格落实幼儿保教费减免、幼儿营养午餐补助等政策。
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有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2所,规划了158所幼教点,本期开班143个,聘用一村一幼辅导员268人、一乡一园辅导员115人;全县共有学前教育阶段幼儿5892人,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3.47%;小学31所,有教学点13个(学生287人),小学在校生共12055人,初级中学5所,在校学生6137人;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2%和98.6%,辍学率分别控制在0.5%和1%以内。1所高中,学生167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
新闻推荐
木里森林火灾救火英雄 27名森林消防队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为救火灾英勇牺牲
4月4日,四川木里森林火灾扑救中英勇牺牲烈士悼念活动在西昌火把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2019年3月30日17时,...
木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木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