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翅膀
省农科院拥有作物所、土肥所、植保所等15个研究所(中心),有高级职称科研人员近400人。基于此,在主题调研中,农科院确定的重要选题之一,就是科技扶贫。,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翅膀。
今年6月下旬,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教授吕火明率领院专家到凉山州木里县簸箕箩村、锄头湾村、列瓦村,以及乐山市马边县高山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了解当地农业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为什么重点选择这两个地方?吕火明说:“这里不仅是民族地区,同时也是偏远的深度贫困地区,具有代表性,调研发现的问题也相对更为突出,具有典型性。”
一调研,就发现了很多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需求实际上非常高,但存在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推广严重不足等问题。比如木里县的种植大户西红柿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种植羊肚菌的农户避雨栽培技术也不过关,而在马边县的高山茶场,因为病虫害的困扰和技术的缺乏,茶叶品质提升和新品种研发受到很大困扰。”
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牟锦毅率调研组深入到院属15个研究所(中心)开展了学科建设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函件调研、专家论证,与领导班子、研究中心负责人、管理部门负责人、知名专家、青年科技人员座谈交流,一起探讨如何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崇州、广汉、绵竹等地,省农科院专家与农技推广人员、水稻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机服务公司负责人一起在田间地头交流,探讨水稻生产的品种需求、主要技术、发展模式、稻谷产销、生产效益。在眉山市东坡区,阿坝州理县木卡乡,凉山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攀枝花盐边县桐子林镇,省农科院专家认真听、仔细看、细致问、查实情、深入议、具体做、解难题。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种粮补贴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院地合作水平还不够高……一个个现实问题,在调研中被明确出来。
“要主动引导川米消费,积极宣传推介川米,集中资金打造四川优质稻米公共品牌,彻底改变四川生产不出、加工不出优质米的市场现状。”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光俊表示,四川省是水稻大省,要加强川米品牌建设,擦亮四川农业金字招牌。
【听心声】
到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教授吕火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我们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就是要深入基层,走到农户家里,走到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次调研是针对科技扶贫这个话题,对贫困地区科技现状、问题、解决方案等进行全方位的摸底和排查,与日常专题调研相比,相对而言更宽一些、更实一些、更接地气一些。
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任光俊:水稻是四川人的主要口粮。全省9100万人口,解决口粮基本自给、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各级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根本任务之一。
【看报告】
提高科技成果应用率
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应用的品种、技术还比较落后,科技成果真正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率还不够高,结合前期对大竹、苍溪、雷波、峨边、甘洛、木里、炉霍等20个县(市)科技扶贫工作调研发现,贫困地区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布局不足,难以支撑产业发展,普格县大面积养殖蚕的品种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品种。
——《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农业科技扶贫工作的建议》
大力促进水稻生产的机械化,要把农民从繁重的传统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注重农机农艺融合;扩大收割、烘干和储藏的机械化作业比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稻效益。
——《四川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周闻韬)重庆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名誉权民事公益诉讼案近日经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调解结案,被告人唐某同...
木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木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