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教 情暖藏区 —仁和区赴木里瓦厂片区学校开展教研科研帮扶活动侧记
用心传教,情暖藏区。课改交流。上示范课。开拓思维。音乐教学。□谢清明 本报记者 王南桢 文/图
3月25日,在仁和区教育和体育局的安排下,仁和区五十一公里小学和前进镇中心校的5名教师和区教研室的语文教研员曾广忠一起前往凉山州木里县瓦厂片区学校开展教研科研帮扶活动。
当天,帮扶教师们一行早上8点乘车从仁和出发,经过10个小时的颠簸,来到了木里瓦厂镇小学。在两天时间里,他们通过示范课展示、讲座、教师培训、诊课等方式和瓦厂片区的7个学校进行了一次深层次的课改研讨,实实在在的帮扶活动推动了当地学校的教育改革,深受藏区学校和教师的好评。
【倾情献课 传授经验】
当帮扶教师们走进木里瓦厂镇小学,看到那一张张迎接他们的笑脸,帮扶者们所有乘车的不适都随风而去。当通过交流他们得知,前来参加此次观摩的教师来自瓦厂镇周围的6个乡村小学,大家往往要经过数小时的路程才能赶到瓦厂镇,帮扶教师们深感木里当地老师参加这样一次大型教研活动是相当不容易的。
来到授课班级,看着孩子们真挚的笑脸,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再看看那认真前来受教的木里老师们,帮扶教师们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展示出不一样的精彩,让老师们看到不一样的课堂!”
课堂上,前进镇中心校胡永春老师用“先疑后探”模式完成了语文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后,起正艳老师用五十一公里小学的“先探后展·互编互练”模式完成《我最好的老师》;紧接着,前进镇中心校乔先蓉老师上了一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数学课;最后,五十一公里小学杨莎莎老师上的是音乐课《乘雪橇》。
四堂课完成后,听课老师们纷纷表示:“语文课堂怎么如此轻松,孩子们原来可以这样简单的学,数学课堂原来也可以变这样,音乐课还可以这么精彩……”
下午的讲座,起正艳老师进行了《课改 我们在路上》的课改经验交流;区教研室曾老师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在座老师心潮澎湃;孙自琼老师的《我心中的原理、原则》让在座老师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人生方向产生了共鸣、激起了涟漪,点燃了他们对工作、生活的热情。
第二天的诊断课堂,帮扶教师们根据瓦厂镇小学的课堂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他们的课堂改革建议,从而也给学习的老师们一个课改方向的引领。
来到第二站——木里牦牛坪小学时,帮扶教师们对这所学校的老师怀着深深的敬意。起正艳说:“先不说来的路上的崎岖,单说这晚上的风,也会让很多人受不了,就更不要提随时停水停电,雨天、雪天的断道,可这里的老师一呆就是很多年,甚至几十年,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课堂诊断是第一步,示范课第二步,讲座第三步……课改研讨有序进行着。让起正艳惊叹的是牦牛坪小学的数学课,就运用了五十一公里小学的教学模式,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是难能可贵。看着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双眼,听着他们那不够标准的朗读声,谁能不为之动容……
一堂课的精彩是把孩子的天性激发出来,杨莎莎老师的音乐示范课虽用的是小小的电子琴,却让腼腆的孩子们开始乐起来了,老师们开始笑起来了,课堂瞬间变成了一场音乐盛宴。
【帮扶路上 收获感动】
“学校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学校的教师结构如何?在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最大最突出的困难、困惑是什么?薄弱学科是什么……”刚坐上学校的饭桌,帮扶老师们就不断发问。晚饭后,几位帮扶老师就迫不及待回到宿舍,开始修改他们的课件,其中杨莎莎和起正艳老师修改课件一直到深夜。
第二天,匆匆吃过早饭,几位帮扶老师就急急的向教室冲去,他们想在上课之前多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新教学模式的培训。
看着他们放下碗筷奔跑的身影,五十一公里小学党支部书记孙自琼有些担心:“她们疲惫的身姿站在讲台上能给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展现一副怎样的风采?是否会把话说错?是否会思绪混乱?如果搞砸了,怎么向仁和区委、区政府交代,又怎么对得起翻山越岭放下繁忙工作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木里老师们。”
当孙自琼忐忑地走进教室,上午的4节示范课效果完全超乎她的想象。
在听杨莎莎的音乐课时,坐在孙自琼身旁的一位木里当地年轻教师突然冒出一句:“这老师好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哟,老师的教学功底好深厚哟,这音乐课听起好舒服呀,原来音乐课可以这样上……”在听起老师语文课时,一位木里当地老师惊叹道:“听她们上课怎么感觉这么轻松、愉快。”示范课一上完,老师们就抢着找上课老师要课件,咨询各种问题。
听完上午的课后,孙自琼的顾虑完全消失了,对下午的讲座充满了信心。下午的三场讲座结束已快晚上7点。晚饭席间,激烈的讨论又开始了……
木里当地负责此次活动的杨卓玛老师激动地说:“我们的老师还是思想观念保守,总认为学生底子差,外面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不适合,看今天用你们的模式给我们的学生上课,效果不也同样好吗?看来我们的学生是没有问题的,很聪明的,我们的老师需要转变观念,转变思维方式,我们马上就在整个瓦厂片区推广五十一公里小学‘先探后展,互编互练’的教学模式……”“明天诊断课时,你们一定不要留情面,一定要帮木里当地老师找出存在的问题……”
“攀枝花的老师对我们的帮扶好认真哟,无论是你们,还是攀枝花别的帮扶老师们,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把经验传递给我们。”木里当地老师茨母感慨地说。
离别的晚上,木里县师陪中心负责人说:“你们对木里的帮扶已经深入人心,木里人一提到攀枝花人,就倍感亲切!”一位木里当地老师对孙自琼说:“木里人民真的很感谢你们,攀枝花人不仅促进了木里的教育改革,现在木里医院也变成了木里人民的生命线,攀枝花医院专家的到来让很多重大疾病现在可以在木里医院医治了……”
听到这些,帮扶老师们觉得作为一名攀枝花帮扶者是多么自豪。孙自琼说:“帮扶木里是我们的职责,任何一种帮助,受益一定不是单方面,绝对是一次双赢。我们得到的,或许比你们还多。”
回到宿舍,打开微信,读着瓦厂帮扶群里老师们写的参培体会,想到此次的帮扶能够带给他们一些思考,一些改变,一些思维方式的转换,一些小小的成长……孙自琼忍不住热泪盈眶。
最后,五十一公里小学与木里牦牛坪小学开展了“手拉手”活动,五十一公里小学为该校10名家庭困难的孩子送了助学金,并向每个班赠送了篮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希望孩子们能更加快乐地成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厚银娟)4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建武来到金川区宁远堡镇下四分村五社,看望慰问了在“3·30”四川木里森林火灾...
木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木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