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百公里只为探寻你的真容 徒步穿越冶勒 寻根安宁河源头

西昌都市报 2019-08-13 07:19 大字

徒步穿越冶勒寻根安宁河源头

文/图本报记者蒲建峰

1924年6月8日,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在第二次冲顶珠峰时不幸遇难(一种说法认为其才是第一个登顶珠峰之人)。此前,乔治·马洛里在回答记者“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提问时,他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短短数语,成为无数人为之称赞的绝佳答案。

不可否认,在凉山17县市中,冕宁、西昌、德昌等安宁河谷平原所属县市,在经济等方面,要相对富庶,这离不开安宁河流域千万年来的滋养、润泽。安宁河平原,是仅次于成都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宁河是安宁河谷的血脉。

作为西昌儿女,可以说无人不识安宁河,但我们对这朝夕相伴,浩浩荡荡的母亲河,到底了解多少?我们看着它从月华方向浩浩荡荡奔涌而下,向德昌方向滚滚远去时。那么,你是否知道它的源头所在何处?

7月,抱着“寻找源头”的热忱,我们一行背着行囊出发了,安宁河的始发地是冕宁县大桥水库,这不是什么秘密,但我们要追寻的答案还不限于此,我们还要找到山间那清澈的奔流。

大桥水库

攀西地区的“都江堰”

寻根问源

徒步在山间追寻本源

我们的穿越,分为自驾+徒步两个部分,从西昌出发,至大桥水库,全程109公里,驱车需要两个多小时。

虽然驱车时间不长,但考虑到还需徒步穿越冶勒,我们起了个大早。沿着京昆高速出发,一路前行,在冕宁转入G108国道,从境内的河东村开始,转入县道的我们几乎就是与安宁河畔相依而行。不知从何时起,安宁河已不像我们往日所见那般壮阔波澜,河道变窄许多,河道上也多出许多茂密疯长的水花生,因为是雨季,河水的流量很大,水藻加冲击起的泥沙,使其略微呈黄绿色,两岸笔挺的玉米,苍郁的树一路与我们相伴。

大约上午11时,大桥水库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因为水域比较狭长,大桥水库看起来算不上多么浩瀚,可能是出于雨季泄洪的考虑,湖里的水位不高,微绿的湖面平静祥和,偶见有垂钓爱好者守于湖畔,因是雨季,湖畔四围的湖床,长满了嫩绿的野草,三三两两的牛儿、马匹,悠闲自在地吃草。

据了解,大桥水库又名“安宁湖”,属于四川省重点水利建设项目,作为安宁河流域的龙头水库,大桥水库自建成投运以来,已在安宁河枯季补水、缓解四川枯季电荒、安宁河防洪减灾等方面发挥出了无可替代的综合作用。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有效开发利用凉山州的水资源,勤劳朴实的凉山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开疆拓土,建大坝,修水库,改造河道……造就出水旱从人的今日高原明珠。

据悉,自1999年6月19日正式下闸蓄水以来,大桥水库每年创造防洪效益4700万元,环保收益3400万元,农业增产增收7.88亿元,城镇及工业供水效益6192万元,发电增收6.52亿元。

寻根问源

徒步在山间追寻本源

大海的水,来自无数条江河的注入,所有江河的水,都是发源于山间的一股股清流,大桥水库,也不例外。王维有句著名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饮水思源”,大桥水库是安宁河的“源”,周边山脉的涓涓细流,则是大桥水库的“源”。

我们的徒步从大桥镇的哑巴堡开始,沿着山间的溪水一路向上,途径乃依玛嘎、勒江等地,不断向远处的垭口前行,看着四野云雾缭绕的深幽山坡,我们谨慎而小心地涉溪而行,因为肩上有几十斤重的行囊,不少伙伴身上的运动衫已被豆大的汗珠浸透。不知走了多久,抬头远眺,垭口似乎没那么远了,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随手捡起了一根木棒当手杖,继续往上跋涉。

一路上,周围除了潺潺的水声,听得最多的就是伙伴们“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忽然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吓得“入定行走”的我一个激灵。远处两个在路边休息的老人介绍,这里叫做老纸厂,是一个彝族聚居村落,近年来,按照相关的搬迁政策,村里的居民大都陆续搬走,偌大的村子只剩下几户在此生活了几十年不愿离开的老人,大家几乎都是靠畜牧为生。因为此处已属于冶勒自然生态保护区,草木相当充沛,每户人家都养了近百只山羊或绵羊。

与怡然自得的老人交流了一会,我们继续上路,老人那安逸祥和的笑容,一直在我心里浮现。

他们在山间,你在城市;他们在听蝉鸣,你在看电影;他们行走在河流畔,你在汹涌的人潮脚步不停;他们在田园的农家前流连,你在咖啡馆高谈阔论。我们生活在这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一山之隔,对于你,或许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新世界。

冶勒来节

空旷草原让人震撼

行走在山间,清澈的空气和清澈的泉水,与城市的喧哗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世界。就在路边,随时可以发现那些盛开的不知名花朵。通透的阳光照射下,万物竞生。通过近三个小时的行走,我们来到了此行海拔的最高处,也是一路无数溪流、泉眼的“源点”——冶勒来节。

冶勒来节是大桥镇和冶勒乡的交界,大桥一侧是葱葱郁郁林木笼罩下的崎岖山路,而冶勒一侧则是开阔平坦的空旷草原,让人震撼。

比起坡下让人身心俱疲的土路,坡上这壮美的草原带给人画中行走的诗意,绿野中有着很多丰富的色彩。无垠的青草在漫山遍野肆意地生长着,中间夹杂着去年枯草的孓遗,使大片大片的嫩绿中夹杂着淡雅的黄色,各种五彩缤纷的野花更是将这里装扮得让人如痴如醉,挂在树枝上的绣线菊是雪白色的,一朵朵掺杂在草丛里的缬草是粉色的,一串串像蝴蝶一般的野豌豆,是蓝色或紫色的……还有许多的大片的、小簇的花朵,说不上名字,整个草地的绿就这样被它们、被这些温柔的色彩点染着。

当然,最吸引大家注意的还是草原上的小动物们,它们就那么随意地漫步在草地上吃草,成群的绵羊在草地上显得那么纯净洁白,呆萌的黄牛自顾自地吃草,不时抬头望望我们这些陌生的过客,还有那高傲的骏马,带着小马驹在清澈的溪边自在饮水。我们沿着草坡继续向冶勒方向前行,微风拂过我的脸庞,好像能拂去我们一路的倦意与风尘,蝴蝶也在一旁翩翩起舞,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这山水间流连忘返。

行至此处,我们追寻安宁河源的行程,算是到了最后的终点,再往前行,已是下山,虽依旧溪水环绕,但那已是流往冶勒水库的去向。

记者手记

在凉山境内,冶勒水库和大桥水库是两个颇受户外爱好者们欢迎的大型水库,两地同属冕宁境内,且相隔不远,但连接两地的只有断断续续的崎岖山路及乱石丛生的河道,除当地人外,来此的游客并不多见。

我们此次穿越,徒步的终点在冶勒乡大坝子村,大坝子村护林员苏克地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巡山经历。这些年来,苏克地曾在冶勒乡的山野间,两次见到2016年10月20日在栗子坪保护区麻麻地区域放归,此后迁移到冶勒境内的大熊猫“张梦”。

冶勒乡大坝子村一组组长苏觉取他(音)告诉记者,在自己还年轻时,整个冶勒片区,野生动物非常多,熊、麂子、狐狸、刺猬、野猪等都十分常见,就连珍惜的大熊猫,也碰到过几次,只可惜,这些年来少见了。相信随着冶勒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过去这些常见的小动物,又会回来的。

从冶勒来节往下的溪水蜿蜒曲折,蜿蜒到什么程度呢?苏克地给记者念起了一段过去的谚语:“西昌有个峨眉山(估计是泸山),半边在天上;冶勒有个甲谷山(冶勒来节旁的一座山),72个拐;冕宁有个钟鼓楼,可以望到天。”

新闻推荐

大渡河畔说奇迹 感悟红军长征的胜利密钥

那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

冕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冕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