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广场上的“红色”基因
“都则木萨(彝语,火把节快乐),孜莫格尼(彝语,吉祥如意)……”7月26日上午,“记者再走长征路”A组记者来到凉山州冕宁县红军广场。当日,恰逢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不少彝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来到红军广场,手牵手跳起欢乐的达体舞。他们互相祝福节日快乐,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红军广场上的“红色”基因。
红军广场东面是《长征颂》主题雕塑,这里不仅是当地开展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地群众茶余饭后文娱休闲的好去处,每天从早到晚都有群众在此散步、跳舞。
“我是从石棉过来的。”当天,彝族群众孙荣英在广场上忙着把刚拍的照片通过手机发送给家人和朋友,她想让没有前来的亲友也能感受广场的红色文化氛围。
记者了解到,当天到这里聚会的彝族群众共有200余名,很多都是彝族莫俄惹古家族的女性。她们分别从冕宁、越西、石棉、汉源等地赶来,共同聚集在冕宁这片革命热土上,重温当年的革命历史。组织者阿支作姑木告诉记者,今天是彝族火把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她特意带家人们来到红军广场,接受红色教育。
阿支作姑木还给记者讲了她的父亲阿支阿尔当年想参加红军的故事。原来,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冕宁时,撒播下革命火种,阿支阿尔了解到后,自愿跟随红军。但他从家乡哈哈乡赶到冕宁县城后,思想保守的母亲派人找到阿支阿尔,用“母亲病重”的谎言把儿子骗回家。
然而,红军的革命思想早已深入阿支阿尔的心中,他后来入了党,解放后成为村里的民兵排长,一直教育子女要一心向党。在父亲的教育下,阿支作姑木也成为一名党员。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年轻的家族成员并不了解红军长征过冕宁的历史,这也成了他们此次聚会于此的原因之一。
天上,蓝天白云,微风徐徐,远处,青山绿水,沃野绵延,广场附近的安宁河静静流淌……“结盟”故事、革命足迹,让“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冕宁人心中。
新闻推荐
一面用被面制成的红旗复制件,上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文字,陈列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里。...
冕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冕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