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石古村:依托烤烟种植 让致富美梦照进现实

西昌都市报 2019-06-27 10:02 大字

“住洋房、开小车没问题。”

夏至已来临,蝉鸣声声不间断。又逢周末,卢尚云惬意地驾车行驶在冕宁县回龙镇石古村宽敞的村道上。每次行驶在这条熟悉的村道上,他最喜欢的就是打开窗,去感受迎面暖风吹过面颊的空气和泥土的芳香。

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透过车窗向那熟悉的村头放眼望去,是一排排整齐划一楼房、一幢幢格调新颖的农家小院、一辆辆来回穿梭的小车、一条条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一张张笑逐颜开的幸福脸庞……

“短短几十年,老家的村子变化太大了!”他不禁感叹。抚今追昔,三十多年前的老家印象浮现在眼前。

文/图马青青

种植烤烟发家致富

“贫穷落后”一直是孩提时候对家乡最直接的印象。

“村头的泥巴路崎岖难行,每到雨季便会污水横流,出趟门脚上全是泥浆,家里住着低矮的土坯房,阴暗潮湿,屋子里总有一股发霉的气味,雨天漏雨、天晴掉灰;吃的是黑面粗粮,玩的也只有泥坑水塘。”卢尚云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他的父辈世代以耕田种地为生,土地少还贫瘠荒凉,微薄的土地就只出产一些苞谷、粗杂粮,解决基本的填饱肚子都成问题,在他的印象中,一家人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的,直到8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烟叶,石古村村民的日子才渐渐有了起色。

“这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啊,土地大包干,想种啥子都行,特别要感谢烟草公司,教我们种烤烟发家致富,让我在有生之年也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几辈人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他饱经风霜的老父亲卢自德说出了村民的心声!

春风又绿石古村

侯小平是卢尚云儿时的玩伴,父亲种烟致富后送卢尚云到城里读书的时候,他还在放羊,卢尚云现在每次回家总会找他小酌两杯,酒过三巡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十几岁跟着父母种烟,开始种得不好,卖不到好价钱,后来在烟草公司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我科技种烟,现在我一年种烟收入就能挣到这个数。”侯小平用手比划着,让卢尚云猜。

“8万?”卢尚云试着猜。

侯小平摇摇头,摆摆手:“不是,前面再加个1。”

“什么?18万!”卢尚云惊讶道。

“如今,住小洋房、买台小轿车、让媳妇打扮漂亮点、送娃儿读个好学校没有多大问题的。”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洋溢在侯小平的脸上……

如今,富裕起来的石古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网络电视,坐在家里就能观世界,连村里的老人们都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看新闻了。石古村富了,老人们脸上的笑容舒心灿烂;男人们干事的信心更足了,聚在一起不再是喝酒打牌,而是规划未来发展;女人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化着美美的妆容跳起欢快的健身舞;孩子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到外地、到省城读书求学……这可是多少辈石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啊,如今变成了现实!

日子越过越红火

当天上午10点半,和煦的阳光暖暖晒进黄素芳家中,黄素芳正在忙着做家务,见到记者,黄素芳放下手里的扫帚,连忙从室内搬出两根板凳,示意记者屋里坐坐。

黄素芳家是一栋两楼一底的楼房,走进屋里记者看到,宽敞整洁的客厅,明亮洁净的厨房,安静舒适的卧室,电视机、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一应俱全,黄素芳打开水龙头,冒着热气的自来水喷涌而出,黄素芳乐呵呵地说,如今自来水、燃气通到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素芳曾是建卡贫困户。“以前一家六口人挤在破旧的土墙房里,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家庭很贫困。”黄素芳丈夫谭承龙说,“确实是烤烟产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据了解,目前,回龙镇石古村今年预计共发展烤烟5137.2亩,涉及236户烤烟种植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江西工艺美院和天府画院赴冕宁开展美育助教活动

本报讯6月19日,江西工艺美院八学士携四川天府画院走进冕宁县哈哈乡爱曦小学开展美育助教活动,给同学们带去艺术特色课...

冕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冕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