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诲人不倦中闪光

西昌都市报 2019-02-19 08:13 大字

□赵作奎(冕宁)

2019年春节前夕,冕宁县送法治春联进千家万户活动,在“全国文明镇”——冕宁县泸沽镇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一幅幅飘着墨香的大红春联,迎着绽放的梅花和春风般甜美的祝福声,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进入人们的手中,沁入了人们的心灵。

东边喊:“给我来一副‘一撇一捺,书写美好人生;一言一行,宣传法制冕宁。’”

西边叫:“给我来一副‘脱贫奔康,看群众欢天喜地;依法治县,瞧蛀虫认罪伏诛。’”

这边说:“帮我写一副‘慎言慎行,人人守德陋习涤;慎独慎微,事事依法正气昌。’”

那边说:“请帮我写一副‘法治冕宁,若水河边千家乐;政通人和,彝海湖畔万物兴。’”

……

就在这热热闹闹、和谐温馨的送法治春联进万家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蹒跚地来到书法家们中间,颤颤巍巍地说:“请帮我写两副一模一样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好吗?我要隶书的,一副贴在老家,一副贴在西昌的新家,可以吗?”

看着写手们揩笔的揩笔,折墨的折墨,收拾起砚台就要离开的情形,老人有些着急地说:“过去,我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专写隶书,年年都帮人写春联,现在身体不行了,写不了了。”不等别人答话,他又说:“我求你们了,帮我写两副好吗?”

县楹联诗词学会的鄢副会长对老人说:“老人家,说什么求不求的,只是今天天色已晚,我回家一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把它写好了,最迟后天给你拿来。”

老人看着鄢副会长,有些失望地说:“一来,我看你们写的都是行书、草书,没有一个写隶书的,我要隶书的,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啊?二来,你们今天写的都是法治春联,我的要求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呀?”

我赶紧安抚着老人说:“老人家,我们鄢会长也跟你一样是个研修隶书的人,您放心吧,他一定会把两副春联都写好的。”不等老人答话,我又接着说:“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法则是法则,法律条文也是法则,横批就来个‘道法自然’不就点了题、应了景、和了心境、遂了心愿了吗?”

老人有些激动地说:“好一个‘点了题、应了景、和了心境、遂了心愿’啊,还是你懂我,你懂我,谢谢了。”

我说:“请问老人家,您家住在哪里?后天是星期五,我从冕宁回来,一定把春联送到您老手上。”

老人有些怀疑地对我说:“我住在西昌,如果你真拿来了,就交给泸沽小学的曹老师吧,他会带给我的。”

目送老人带着疑惑的神情蹒跚地走了,我的心头一下子五味杂陈,说不清也道不明。我只是转过身默默地对着鄢副会长深深地行了一个抱拳礼,这是我第一次虔诚地对别人行古礼。

星期五,当我把两副春联送到泸沽小学曹老师家的时候,老人已经回西昌了,不过临走时,这位姓李的退休老教师一再叮嘱他的学生,如果有人送来春联,一定要留下来人的电话号码。

大年三十早上,贴春联、巴门神、挂灯笼的时候,我接到了李老师打来的电话,他说:“小赵啊,谢谢了,对联收到了,也贴好了;不过,还请你转告鄢会长,这两副字里还有两处败笔,有机会请他到我家来,大家再好好地琢磨琢磨、斟酌斟酌;虽然我现在写不了了,但我还可以给他提点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我相信一定会对他有所帮助的……”

说到这,我的心中骤然升起了对李老师退而不休,诲人不倦的深深敬意。

想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尚有如此的胸襟与情怀,我的心一直无法平静……

新闻推荐

2018年凉山的天气“心情”如何? 布拖最冷,宁南最热冕宁的雨水比往年多三成

2018年全州平均气温偏高0.4℃。文/本报记者孙文婧图/本报记者钟玉成天气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出行...

冕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冕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