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屯田移民 留下了有迹可循的族谱和一个个沿用至今的地名

西昌都市报 2018-12-25 01:37 大字

刘氏墓志碑出土于冕宁县,现存于凉山州博物馆,碑文记载了刘氏先祖于明洪武二十六年随军迁至冕宁的事迹。

留下了有迹可循的族谱

和一个个沿用至今的地名

西昌历史上的第四次移民潮——

文/贾丽

图/凉山州博物馆提供

六百多年前,为了生存和尊严,仁人志士揭竿而起、一呼百应,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起义。在这乱世中,诞生了一位布衣皇帝,也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为了恢复生产,保障军粮供应,明太祖朱元璋创新了秦汉以来的屯田制度,着力开发边远之地,一大批汉民由此进入西昌,成为了今天西昌汉族的先民。

1

移民带来的新地名

【政权更迭之际,众多农民起义以燎原之势遍布大江南北,最终,战争要由战争来结束。安居、乐业,这些迫不及待的愿望,为荒芜之地打上了新的烙印。】

在中国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中,地名蕴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既可表明特定的方位,也可寄寓美好的愿望。更有一种地名,深刻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军事活动留下的特殊痕迹。

今天的西昌境内,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小地名,如张家屯、坝河堡子、沙锅营等,这些所谓“屯、堡、营”的名称,皆出自我国古代的军制用语,提到它们,便不得不提及西昌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移民——明代的屯田移民。

元代仅有的百余年历史,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动侵略、扩展疆域,长年的战争令山河破碎、人民疲惫,整个社会和百姓都极度渴望安定的生活。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蒙古人的统治,于南京应天府称帝,年号洪武。

凭借自己的坚毅果敢,出身平民的朱元璋在军中和民间都深得人心。他采纳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迅速而隐秘地扩张着自己的实力。几年时间里,朱元璋南征北调,募集了百万兵力,在完成“高筑墙”的战略部署后,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

游牧民族统治的元代,对农耕社会的管理存在一定缺陷,明朝建立后,要安抚万千百姓,势必要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而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为维护政治稳定,仍有庞大的军队需要供养。初期,军粮的来源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决定推行“屯田法”。

屯田的策略虽古已有之,但明太祖朱元璋秉持着“寓军于民”的思想,又将屯田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为尽快恢复经济,使百姓安居乐业,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开荒种田。他手下官员建议,北方战乱以后,人口剧减,许多荒地无人耕种,不妨召集百姓,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地多人少的地方迁徙。朱元璋连连称赞,立即安排人手筹办此事,很快,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在实行屯田垦荒的过程中,国家将这些移民按照人数建立编制,整编向各地迁徙,迁到某地,落脚之处便有了“某屯”的叫法,这些移民也被称为屯堡人。同时,朱元璋认真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屯田经验,尤其是军屯经验,在军队实行军户制,固定军籍,世代承袭,让每个官兵携带家眷(无妻的配妻),随营屯居。

早在秦汉时期,为了解决军需、节约成本,部队驻扎之处均屯田垦边。两千多年来,作为北攻成都、南控云南的一处战略要地,西昌从未被任何朝代忘记。到了明代,富庶的安宁河谷则让西昌成为安置移民,解决土地和粮食问题的一处绝佳之地。

为了方便管理,这些移民到达西昌后和原住民分开居住,荒芜已久的土地也按照惯例打上了新的番号。今天,西昌境内众多“屯、营、堡”一类的地名就此遗留下来。

【为了一个王者的承诺,上万人携家带眷千里迢迢而来。在进可攻退可守的西昌,屯田的意义在于,既可安内,又能实边。】

在中国古代社会,战争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粮食,就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保证粮草供应,屯田制在各个朝代都有施行,到了朱元璋率兵作战时,屯田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朱元璋取得天下,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屯”字代表着一种制度,更代表一种身份。在明代,屯田的种类有民屯、军屯和商屯三种,西昌则以军屯和民屯为主。

结束了与元朝的战争后,大片的耕地荒芜,边陲地区情况更甚。朱元璋募集百姓向地广人稀的地区迁徙,我们称之为“民屯”。

与流民不同,这些整建制搬迁的百姓更易于管理,移民的目的性也更强。经过国家的组织,大批移民到达目的地,但面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为帮助移民尽快建立起新的生活,朱元璋下令减免前三年的租赋,并免费发放牛具和粮种,土地由国家划拨,这种“集体化大生产”,是朱元璋在屯田制度上的一大创新。

《明史·食货志》记载,“其制,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大意是说这些移民由招募的百姓和准备发配的罪犯组成,他们都由迁徙地的官府来管理。

为了保障稳定的粮食供应,历代君王都非常重视屯田养兵。明代时,文官宋讷向朱元璋谏言,边防一带驻扎了众多军队,要保证军粮充足,光运输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边防划立地界,实行军屯,自给自足,不够时再由国家拨粮补给。

饱尝人间疾苦的朱元璋,立下誓言“吾京师养兵百万,要令不费百姓一粒米。”此举得到了天下百姓的赞誉,稳定了社会和民心。随后,朱元璋大力发展军屯,在军队成立了“都水营田使司”,相当于今天的生产建设兵团总指挥部,负责兴修水利、管理田地。这是改良了的军屯。

边防上的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的士兵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人每年生产十八石粮食,十二石留作口粮,剩余的入库储存,这项政策令明代的生产和经济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当时军屯做得最好的,有四个地方:北平、辽东、西北和云贵,均处于大明的边界。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军屯收获五百万石粮食,载入史册。

边防往往是苦寒之地,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如遇战事和自然灾害,供养军队就需要国家支援。为践行“不费百姓一粒米”的诺言,另一种身份应运而生,那就是商屯。如何利用商人的力量养活军队呢?朱元璋想出了一种策略叫“开中制”,这是明代屯田的又一项重大创新。

(下转23版)

明代的屯田种类和移民身份

2

新闻推荐

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组进驻冕宁

本报讯16日,冕宁县召开迎接省脱贫攻坚2018年度考核评估对接会。会议观看了冕宁县2018年脱贫攻坚汇报片,县委副书记兰伟...

冕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冕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