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红色冕宁换新颜
改革开放40年:
红色冕宁
换新颜
40年毕缕褴褛,安宁河谷着新装。
40年沧桑巨变,红色冕宁换新颜。
1978年,改革开放,一个伟大创举,让曾经积弱积贫的冕宁大地生机盎然,锦绣春光。
2018年,风雨兼程40年,红色冕宁华丽嬗变,迈上发展新高度: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1亿元,同比增长2.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7:49.3:34.1,建筑业产值达6.6亿元,同比增长231.5%。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方面工作统筹推进。农业、旅游、稀土、康养、生态、教育“六大工程”茁壮成长。
砥砺奋进竞潮头,五彩霓裳迎春风。改革开放40年,红色冕宁,转型跨越,稳中求进,书写了新的华彩篇章……
优一 强二 活三
发展翻天覆地
2017年,“结盟新寨”落成以来,彝海镇彝海村二组村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依托彝海景区开发,积极筹备旅游服务业。
彝海结盟新寨,位于1935年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支头人小叶丹“彝海结盟”的海子边。2016年,彝海镇结合脱贫攻坚,在彝海村二组建设“结盟新寨”,计划依托彝海景区旅游资源,融合红色旅游、彝族民居生活体验、彝族民俗风情文化体验和经济林木培植等,促进产业交融引领,带动群众脱贫奔康。
曾经的绿水青山,正逐渐“长成”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长效产业。
而在改革开放40年里,这样结合实际,结合人民利益的发展模式,在4420平方公里的冕宁沃土上郁郁葱葱。
如今,冕宁农业、工业、旅游服务业发展强劲,“优一强二活三”的产业基础已深深扎根广袤的大地上。
2018年,冕宁深入推进“336”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户(贫困户)+保险”模式,全面推动冕宁火腿、优质烟叶、泸宁鸡、油橄榄、樱桃、草莓等十大产业稳步发展。上半年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达9.7亿元。
冕宁稀土园区纳入省级开发区名录,水能电冶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三峡新能源风电、江铜公司重晶石萤石和铁厂乡风能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工业产业稳步发展。
精心打造好和谋划冶勒、彝海、安宁湖、灵山、卫星发射基地等核心景区和安宁河谷“农文旅”阳光生态走廊等精品线路。“冶勒牧羊小镇”项目等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卫星基地红色旅游项目“奔月梦圆”展陈厅主体竣工,彝海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金融、物流、电商、信息等新业态快速发展。2018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179.1万人次、增长6.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1亿元、增长11.2%,服务业增加值为16.1亿元。
就在这一片土地,据冕宁县志记载: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三自一包”,限制家庭副业,管死市场贸易,“造反派”介入市场,农民在市场出售农副产品,物被没入人遭批斗,致市场凋零,黑市交易频繁。
历经40年改革发展,“自主生产、买卖自由”的发展思路深入人心,全县工农业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旗帜指引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新 改革 开放
城乡焕然一新
10月25日,人民网联合战旗、斗鱼、花椒三家直播平台,走进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复兴镇建设村,看美丽新农村,品农家九大碗,体验六百年刺绣文化,采摘生态水果,见证奔梦小康路。
仅直播当天,视频访问量达846.8万人次。
建设村繁荣发展背后,是冕宁城乡一体化创新、改革、开放的发展态势,历经40载春秋,越来越深入人心。
1980年前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在收音机中听到一个信息:包产到户。即1978年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年,一组数组彰显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成绩:1978年同1988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由5337万元上升到10600万元,增长了98.6%。其中农业总产值由4254万元上升到8200万元,增长92.8%;农民人均收入由115.4元上升到370元。
而2018年上半年,全县47.1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充分反映了经济振兴,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骄人成绩。
2018年,冕宁更是加速推进转型跨越发展步伐,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发展新格局。
全县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并行,探索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资产。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采取“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部署推进9大领域161项年度改革,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全面激发。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区位、资源优势,借力各大招商平台招大引强,提高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成功引进总投资120亿元的云南城投冕宁新区建设项目,开启了绘制新时代的“冕宁上河图”、打造“中国亚高原最佳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新征程。2018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签约引资130亿元,引资到位资金14.67亿元。
紧扣城乡统筹融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正逐步呈现在冕宁的山山水水。
放眼城乡,处处阡陌交错,交通便捷,产业兴旺,宜居宜业。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全县申报创建15个省级“四好村”、54个州级“四好村”,224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70万元。
2018年,按照“盟誓之都、五彩新城”建设理念,以宜居县城、特色小镇、特色村落建设为抓手的安宁河谷发展系列规划编制及《特色小镇规划》编制工作正全面推进。城区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公共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城市公益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上半年,红军草地公园二期工程全面竣工,城南首座、冕宁中学、医院综合服务大楼及体检中心和凉铭国际学校项目主体基本完工,云南城投开发项目、碧桂园开发项目稳步推进。
绿色 和谐 繁荣
群众幸福安康
11月9日,冕宁县文化志愿者文艺队16名队员代表将奔赴北京,参加“群文杯”歌舞秀。
这支退休老人组成的文艺队伍,日常健身娱乐,协助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送文化下乡,既丰富晚年生活,又老有所为。此次出征,将作为“群众幸福安康”的冕宁名片,闪耀京城。
40年来,冕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民生事业发展,不断提升民生福祉。今天,山里山外,城镇乡村,各族群众团结奋进,幸福安康。
贫困,这个发展的“拦路虎”,在2016年实施精准脱贫以来,成为冕宁集中攻坚并胜利攻克的首要任务。
2017年,总投资4300余万元的森荣乡米谷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新建成。时代居住偏远、发展困难的冕宁县马头乡、森荣乡、窝堡乡、青纳乡等4个乡镇的贫困户165户、781人在新家园开启了新生活。
2016至2017年,结合脱贫攻坚工程,冕宁共修建通乡公路95.8公里、溜改桥5座,新建通村硬化路404公里,硬化路通村率达100%。
历经一年攻坚,2017年,冕宁41个贫困村8562户贫困户34780人退出贫困,完成通村硬化路404公里,兴办村幼教点125所,新建村卫生室70个,完成6501贫困户安全住房建设,投入资金4.53亿元。
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努力下,有了质的改观。2018年,冕宁再接再厉,推进十项民生工程,办好19件民生实事,上半年民生支出预算下达数1.6亿元,资金拨付6625.3万元。
据统计,上半年全面做好城镇“双困户”租赁补贴发放工作,发放补贴498户1132人,发放补贴金额63.7万元。全面落实小学41653人、初中13347人“三免一补”政策。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和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等项目加快建设,3个乡镇卫生院项目主体完工。着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全县城镇新增就业98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保障城市低保对象7035人次,发放保障资金206.2万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3327人次,发放保障资金1176.6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5元,同比增长7.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5元,同比增长9.3%。
同时,为守住绿水青山,留子孙后代一片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家园,冕宁一手抓绿色发展,一手抓环境整治,以“零容忍”态度集中力量打响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彝海结盟谱新篇,索玛花开幸福来。
40年巨变沧桑,曾经的穷乡僻壤华丽转身。
40年高歌奋进,红色冕宁正嬗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家园。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红色冕宁,山河壮美,水清路畅,物产丰饶,人民安居……
本版文/图 本报记者 杨发超
新闻推荐
日新月异的冕宁县城。图/王仕秀回眸改革开放40年红色冕宁不负春光铸辉煌文/图本报记者杨发超...
冕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冕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