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也识字,春来好读书

西昌都市报 2019-04-04 07:37 大字

《活山》[英]娜恩·谢泼德 著,管啸尘 译,文汇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定价:39.00元 《心事如山——恋山史》[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著,陆文艳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1月第1版,定价:45.00元 《江南之旅: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美]比尔·波特 著,朱钦芦 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定价:46.00元 《珠峰史诗》[英]荣赫鹏 著,黄梅峰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定价:42.00元 《行·影不离:阮义忠的旅行手札》阮义忠 著,九州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定价:52.00元 《最后的熊猫》[美]乔治·夏勒 著,张定绮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4月第1版,定价:48.00元 《熊猫明历险记》蒋林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定价:48.00元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南帆著,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11月第1版,定价:35.00元

《活山》

《心事如山——恋山史》《珠峰史诗》

文/何万敏

《活山》

有人把知识比作海洋,穷其一生,不论你有多么努力,个人能够知道的、了解的乃至晃眼目睹的,都只称得上是沧海一滴水。在远方的朋友购赠我这本书之前,我实在是孤陋寡闻呀,从未听说过有这样一位英国作家,有这样一本出自其手的唯一散文集。拿到书后去网上查阅相关评论,太多的褒奖,比如:“《活山》之于苏格兰,正如《尤利西斯》之于爱尔兰,《达洛维夫人》之于英格兰。它凝视着风景的细节,也充满热情的哲思。”说这番话的人叫罗伯特·麦克法伦,剑桥大学院士,他的书我倒是读过,《心事如山——恋山史》,每一个喜欢登山或者户外的人的枕边书。惺惺相惜,由此你看出她的地位;2016年,她的肖像被苏格兰皇家银行印在5英镑的钞票上。需要补充的传奇是,娜恩·谢泼德生于苏格兰,死于苏格兰,终身未婚,与山为伴;这部散文写于二战末期,因“不合时宜”而雪藏30余年,直到1977年才出版,之后不断重印,进入新世纪后更被奉为经典。

具体到写作呢?才翻了几页,我必须承认,是自己喜欢的风格或者路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坐在办公室碌碌无为地损耗光阴,我就想走到荒野之中,做一个诚实的山之子。放松,精神的愉悦,对山中事物的好奇,感觉生命得以无垠的延长,世间万物的怀抱所赐予的自然力量。“我已经对我的山做了探索,领略过它的气候、它的空气与光芒、它的潺潺溪流、它的幽深山谷、它的山巅冰斗、它的花鸟走兽、它的雪以及它幅员辽阔的土地。年复一年,我对它们的了解日益加深。但要我说出有关大山的全部真相,就必须也算上参与其中的我本人。我一直是自己借以理解周遭事物的工具,而如何管理自己这个工具则需要长久的学习。”学习,古老而新颖的话题,它直接与知识的获取相连接和匹配。好在学习不仅仅需要从书本当中来,还可以从山川风物当中汲取无尽的滋养,如同山中林林总总的植物,阳光给予的生长因素与色彩因子。一旦摆脱水泥房屋的拘束,扑面而来的光照、雨露乃至风暴,前面的开阔足以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心事如山——恋山史》

既然上文提及罗伯特·麦克法伦,接着当然应该推荐一本他的书了,就选《心事如山——恋山史》吧,位列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之首,另外两部是《荒野之境》和《古道》。相比“默默无闻”的娜恩·谢泼德,罗伯特·麦克法伦简直就叫“享有盛誉”。书的环衬上有作者介绍,我照抄如下以备忘:麦克法伦2002年成为剑桥大学的院士,研究和教授的科目极广,包括自然写作传统、旅行文学、后现代、原创与抄袭、当代诗歌,等等。2003年出版《心事如山》,获毛姆文学奖。2007年出版《荒野之境》,也在英美收获一众奖项和提名。2012年出版《古道》,获多尔曼旅行文学奖、塞缪尔·约翰逊非虚构文学奖提名等荣誉。2013年获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头衔确实很多,让我们一下知道了他的厉害。也算先给个点赞表情包吧。

国人腰包慢慢鼓起来以后,把自己双脚放到越来越远的地方,国内的名胜古迹、国外的知名城市,每到一处,拍照留影到此一游的美好习惯更加发扬光大,你拍他拍自拍,不只是朋友圈应接不暇,人头攒动之处根本缺不了的是中国人的身影,让老外慨叹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蹭蹭蹭地飙升,还有大庭广众之下喧嚣的不文明。此处,按下后者不表,我特别想说的是旅行文学的兴起,至少有那么两种:一是从个体感受出发,嵌入相关历史文化,有见地有知识,属于纸上的大开眼界;二是浮光掠影,也浮皮潦草,走马观花层面的堆砌抒情,到头来反倒显得假大空,不足可取。因此,旅行文学本质上和所有文学一样,要写好也是考手艺的技术活,更是作者思想认识的反映。

在这方面,罗伯特·麦克法伦就是高手了,毕竟院士的头衔并非浪得虚名。随便翻阅到书中的某个部分,带给读者的知识点如果平时难以接触,那就意味着是补课了,的确受益匪浅。“詹姆斯·赫顿可能是地质学之父,但是他绝对不是地质学最新潮的阐述者。除了振聋发聩的最后几行字,赫顿的《地球的理论》是根据艰涩难懂的散文写成的,和他钟爱的《古老的红砂石》如出一辙。”简单两句话,就可看出作者的思维是发散型的,既有感性,也有理性,思考非常清晰,层次铺陈和逻辑关系拿捏到位。阅读是挑战,但这样的阅读更具价值,况且整体上它比哲学书好读得多。

《珠峰史诗》

珠峰,珠穆朗玛峰的简称,相信每当听到这个名字,所有登山爱好者都会怦然心动,血脉偾张,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2004年秋天,在和一帮朋友徒步穿越木里县境的尾声部分,仰望凉山最高峰——海拔5958米的夏诺多吉,并绕着它从海拔约5200米的山垭口翻过抵达甘孜州稻城县亚丁景区的时候,内心涌上的感动无以言表。从那一天起我开始对高耸的雪山顶礼膜拜,而在那一天之前,我已经听闻陪同我们一程的木里县旅游局长苏拉志详细讲述,1993年他作为中国登山队员,艰难攀登珠峰时如何在眼看离峰顶仅差约200米之时,却只能服从队长王勇峰的死命令,停止冲顶蓄积力量等待接应下撤队员,所接受的心有不甘和终身遗憾。传奇般的精彩故事,平添了我对登山至今葆有的好奇。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上珠峰,那天中午我守住电视机看央视直播全程,直呼过瘾和自豪。

荣赫鹏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英国探险家之一,他还是皇家地理学会珠峰委员会首届主席,攀登珠峰的提倡者和推动者。这本书记录了1921年、1922年和1924年英国珠穆朗玛峰探险队队员马洛里尝试登顶的经过。马洛里最后一次被看见时,正矫健地往珠峰峰顶攀登,之后便没有再回营地。75年后,马洛里冻得像雪花石膏般的尸体才在珠峰高耸入云的斜坡上被寻获,他身上没有相机、笔记,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早在新西兰籍登山家希拉里和夏尔巴向导丹增成功登顶30年前,就已经创下首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历史纪录。作者审视整个事件的原委,书写出这些登山行动的完整过程,为英勇的事迹留下不偏不倚的记录。

是的,攀登珠峰的最早记录始自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向导丹增·诺盖从尼泊尔侧成功首登,此后这项充满凶恶危险与巨大挑战的登山活动,亦有了无限的吸引力,至今已有数千人成功登顶珠峰。也许,海拔8844米,是我们普通人能记住的唯一世界之巅,因为它本身就代表着勇气。珠峰,尽管只是一种遥远的幻想,靠近它,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江南之旅:探访中国千年文明中心》

若论“行走文学”或者“文化游记”,美国大叔比尔·波特算得上是写中国的高手,他有一套书“寻路中国”,共7本。我记得向读者介绍过《寻人不遇: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好多人又放开了一个凛冬裹藏的脚步,踏访新春。我的阅读印象当中,江南的春天总是充满诗意,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为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白居易来得直截了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杜牧的江南,婉转在画意:“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李煜则陶醉在梦中:“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比尔·波特懂中国文化,找到江南作为写作的切口,“我决定去这个让我充满了幻想的地方走一走,探索其梦幻般的过去,亲睹其云遮雾罩下的真实面目。”于是他的这次旅程由香港出发,途经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最后到达浙江,直线距离超过3000公里,花了六周时间。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索,解析江南这一特质文化区域的人文遗迹,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及旅行的真正意义。对中国人而言,江南不仅仅指地图上长江以南的某个地方,更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精神上的代表。它可能存在于气质典雅的紫砂壶中,也可能存在于质厚甘醇的绍兴老酒里。所以,江南成为一片孕育于长江流域特殊环境的区域,也成为了一个中国千年的文明中心。

如果简单将北方的性格视作粗狂,那么江南只可称清秀了。一路走来,健壮的比尔·波特也慢慢被“融化”,文字浅吟低唱,情感的冲击力似乎没有其他书那么浓烈了。用他的话说,“不知怎么的,无论人们还联想到其他什么,江南意味着一道诠释得模糊不清的风景和文化,一道与干旱、棱角坚硬的北方风格迥异的风景和文化。”感知依然准确,让人佩服他的老道。只不过相比于引起轰动的《空谷幽兰》《禅的行囊》,感染力淡了一些。我想,有机会还需要推荐大叔的其他几本书。

《行·影不离:阮义忠的旅行手札》

仍然关于旅行,这本书,不仅仅用文字,更用精彩的图片记录旅程过程中有意义的瞬间。阮义忠及夫人一起旅行欧亚的摄影随笔,独特的摄影视角,记录了欧亚一些小城市的人情冷暖、风土民风;语言平实朴素,却渗透着深刻的力量。也忠实反映出阮义忠是一位百分之百的人文主义者,顽固地坚持着报道摄影。他还有一项在摄影家身上很难见到的特质,那是能以批评的态度来整理、编辑自己的作品。他曾经说:“摄影这么多年,我一向忠于事情的记录,时代的见证,不愿意将个人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对象。这样的摄影手法也许会被认为平淡无奇,不够创新,取材老是绕着平凡的小人物打转,可是我自己从来没有感觉到重复,生活当中的所有细节,随着年纪增长,都不断地对我展露新的意义。”

对于华人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来说,阮义忠,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被誉为“中国当代摄影教父”的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撰写大量摄影文章及书籍。由他编撰的《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像新生代》以及《摄影美学七问》等书籍,在上世纪90年代被中国大陆引进,由此开启了一代人对摄影的启蒙。而后,他创办了中英双语杂志《摄影家》,又把华人摄影介绍输出到国外,同时说动了布列松、克莱因等世界级摄影大师为其撰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及世界的摄影现状及社会风情。可以说通过摄影,他架起了中外之间的友谊桥梁,也让无数中外摄影爱好者有了交流沟通的媒介。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宜兰县。1972年到英文版《汉声ECHO》杂志社工作,开始拍照。他1988年开始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任教,2014年以教授资格退休。近年来在南方都市报、生活月刊等多家媒体撰写专栏,并在大陆各城市开设摄影工作坊。40年多年来,他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跋山涉水、深入乡土,拍摄了大量以民众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珍贵照片。著名画家陈丹青曾这样称赞他的作品:“这张照片是上帝替你按的快门吧?”

《最后的熊猫》

我与大熊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它被关在一个铁笼子里,对丢在它身旁的绿色竹叶根本没有食欲;挤在围观的人群中间,我们都很想靠得更近,看清楚它肮脏的毛皮和可爱的模样,又生怕它冲出来了咬人一口。那年竹子开花,断了熊猫的粮食,它们正遭受饥荒的威胁。台湾来的音乐人侯德健专门创作了歌曲,程琳稚嫩的歌声打动了无数人。本来生活在美姑县大风顶的这只熊猫或许听见了凄美的歌声,知道人们会伸出援助之手,呵护它,给它好吃,径直从野外跑到一户农民家中。人们担心它身子受伤或者患病,把它从瓦侯乡请到县城,在林业局观察诊治;无恙后又把它送回山野,放归森林之中。还有一次,我们陪外地来的记者去自然保护区住了两夜,抱着偶遇大熊猫的美妙愿望,却寻找不到它们的身影。后来,无论在成都动物园、上海动物园看到熊猫,还是在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雅安碧峰峡见到更多的熊猫,我个人觉得,似乎都没有美姑县的那只漂亮了,尽管它当时病恹恹地打不起精神。

今年4月1日,是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都知道了法国人阿尔芒·戴维,1869年3月11日在四川雅安邓池沟李姓人家看到花熊皮毛,约十天后见到花熊幼仔尸体,4月1日收到活体花熊并于当晚写下寄送巴黎的发现报告,后经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鉴定为动物新种“黑白熊”的故事。据动物分类学规定,发现活体并作出鉴定,才算完成新物种科学发现。所以,大熊猫的发现日期就定在那一天。

当然,这本书不是讲发现熊猫故事的。作者夏勒博士,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熊猫保护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也是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熊猫研究的外国人。他1933年生于柏林,是美国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从1980年开始,他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将当时与中国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熊猫明历险记》

2019年是大熊猫发现150周年,四川作家蒋林说,他要用这部作品向阿尔芒·戴维发现大熊猫150周年致敬。

1937年,还不到一岁的名叫明的大熊猫被非法捕捉,并贩卖到英国,寄居在伦敦动物园。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全世界打响,疯狂的德国人对伦敦发起了大轰炸。在人心惶惶时,明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最终,英国人全民一心,打败了德军,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遗憾的是,在盟军赢得二战胜利的前夕,明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去世。但是,70多年来,人们从未将明遗忘。2015年,大熊猫明的雕像在伦敦动物园落成,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熊猫明历险记》向读者传递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以及勇敢面向未来的坚强信念。这部作品里,大熊猫明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都带给人力量。面对被非法捕捉的命运时,她表现出了勇敢,从未放弃挣脱樊笼;面对前途未卜命运不测时,她表现出了坚强,勇敢地活了下来;面对铺天盖地的战争阴霾时,她犹如一束巨大的光芒,划破黑夜,亮彻长空;面对在战争中丧失家园、流离失所的孩子时,她用微笑告诉所有人——和平的阳光终将照耀世界;即便是在战争胜利前夕猝然离世的遗憾,带给人们的也是无比强大的信念——法西斯的魔爪,最终会被斩断。明用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什么是光明、希望和未来。

大熊猫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1869年,阿尔芒·戴维在四川发现大熊猫之后,全世界都对大熊猫充满热情。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也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随着“旅居”海外的大熊猫越来越多,作为一种有着浓郁中国印记的文化符号,已经演变成全球独有的熊猫文化。蒋林创作大熊猫题材的儿童文学,旨在讲述好中国故事,弘扬好熊猫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此书开篇,有一例编辑部“出版说明”:著名学者、评论家、散文作家南帆先生的《关于我父母的一切》是21世纪以来我国一部重要的散文作品。他深切呈现的不仅是家庭而且是国家民族的艰辛记忆、一种相濡以沫的美好人情。该作品问世以后,受到各界读者的好评,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奖等重要奖项。

南帆的文字非常恳切。“我面对的是长辈的历史,似乎是遥远的过去。但是,我相信这一切仍然与我们息息相关。他们身上有一些我们必须分担的历史之谜。否则,我又有什么必要把父亲和母亲的形象塞给读者?”他在自序中写道,“他们太普通了,他们的经历丝毫算不上惊心动魄。父亲和母亲肯定是属于默默地生、默默地死的那一批草民。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他们身上发现了‘时代’这个大词。”

当小人物被裹挟进大时代,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会发生怎样的交融与碰撞?这本书不仅是关于一个儿子对于父母的思念以及想象,也是一代人隔着数十年岁月,对另一代人的怀想与理解;这是作者对“家族”一词的重新感知,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切把握;这是一个儿子对于父母的回忆、叹息、感慨、愧疚、迷惑和内心的疼痛。伟大的理想点亮了父辈的内心,并且许诺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活。然而,历史的奇特轨迹完全超出了预想。父辈曾有的激情,遭受的惊吓以及他们的平庸结局,同样是历史的组成部分,他们身上存在某种尚未得到正视的历史之谜。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都讲述了不一样的故事,但章节之间又相互连接,结构清晰。本书以父母亲平凡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具体又详实的讲述他们看似普通实则不易的人生经历,以及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细节以小见大,发人深思。少不了的伤感,因为有生离死别。比如外婆去世,他写下“那一张床空了”,文字直白,却蕴含一种张力,情绪饱满;写70多岁的父亲,“已经没有那种矫健的步伐了,背有些驼,眼镜在阳光之中闪了一下”,好像是每一个老去的父亲形象,却还是让人揪心的隐痛。

新闻推荐

逐梦2019, 美姑将这样干

坚决攻克美姑深度贫困堡垒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发展机遇,目前2020年全县脱贫摘帽...

美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美姑,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