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四个彝族孩子的幸福“聊城年”

聊城晚报 2018-02-09 11:28 大字

3日,四位彝族少年参观了一处艺术训练营。记者 刘亚杰 摄

记者 刘亚杰

1日,本报以《喜欢这里的城市也想念远方的家乡》为题报道了大凉山四位彝族少年来聊城过年的故事,引起了网友和热心市民的热切关注。

他们来自山里,都酷爱唱歌;他们家境贫穷,却热情似火;正是有着这样的性格特点,这四位孩子来到聊城以后,也深受市民的喜爱和关心。

接连几天,更有不少小朋友致电本报新闻热线8510000,想和他们交朋友。

体验人生中的第一堂专业足球训练课

4日下午,受到邀请,四位来自四川大凉山州美姑县的彝族少年来到聊城的一处足球训练营体验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堂专业足球课"。

阿古致郑、曲么星浮、石一勒格是三位男孩子,足球训练营的教练们赠给了他们专业的足球训练装备。吉米依梅是唯一的女孩子,时不时地用歌声在场边为他们加油鼓劲。

因为机会难得,他们在球场上的训练格外认真,场下陪孩子们练球的家长们也不时地为他们鼓掌加油。

人生中第一次穿上专业的足球装备,来到了人工草坪的足球场,在专业足球教练的指导下练球,他们说,“从来不敢想能有这么一天,比在山里的土疙瘩场地上踢球爽多了。"

阿古致郑活泼好动,直到训练结束还迟迟不愿意离开球场,他告诉记者,“原来在山里也踢过足球,但场地都是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就把球踢到山下面去了,这里的感觉确实太棒了。"“一点儿都不累,我的身体早就练出来了,都是在山里干活练的,那时候每天早晨六点不到就起床干农活,这点儿训练不算什么。"

他的一番话把现场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石一勒格性格开朗活泼,很快就和其他的孩子打成了一片,尽管第一次接触专业训练,他的表现让教练们刮目相看。“能在这样的场地上踢球确实很幸福,但城里的小伙伴们似乎体能不好,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石一勒格说,他很快就交到了朋友,希望能和他们保持联系。

钢琴伴奏下唱歌很幸福

东昌湖、光岳楼、摩天轮……尹洪伦每天都试着让孩子们慢慢地多了解聊城这个地方。

这些天,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去了很多地方。

3日那天,他们还参观了一处艺术训练营。流行音乐、国画、语言表演、儿童画,以前他们从未听说过的艺术表演,各种新奇的事物令他们目瞪口呆。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还亲自体验了一把,玩得不亦乐乎。

唱歌有钢琴,绘画有画笔,表演有服装,这样的课程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都变成了现实,他们感觉很幸福。

本报新闻热线也不断接到爱心人士的电话,有的表示要给孩子们捐赠衣物现金,有的表示要邀请孩子们回自己家里过新年,这个冬天,四位彝族少年在聊城感到了满满的温暖。

想让孩子们更早地接触社会

这些孩子都出生在山里,有的没有父母成了孤儿,家境的贫寒让他们不得不走出大山寻求一丝希望。

从尼泊尔到中国,再从中国到尼泊尔,尹洪伦用心为每一个当地孩子传授知识,和他们分享快乐,同时也体验了多彩的异域文化。

尹洪伦告诉记者,今年除了再次返回尼泊尔支教外,他还计划去非洲摩洛哥支教,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在聊城的这些日子,尹洪伦总是言传身教,不停地对这些“顽皮"的孩子做着教导,希望他们能早点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能够有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立足社会。

尽管孩子们总是说,“以后一定要像小尹老师那样,小尹老师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但尹洪伦知道,随着他们慢慢成年,以后的路究竟要怎么走,最终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新闻推荐

美姑:规范支教管理 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讯8月11日至24日,美姑县教科局开展了今年秋季社会支教人员岗前规范性培训。此次培训有7个社会支教组织,共计200余名社会支教人员参加。培训的内容有专业知识、州情县情、教育法律法规...

美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美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