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的雷波苗寨文化
罗汉沟村美轮美奂的苗寨景点。 雷波县苗族花山节双人芦笙表演。
异彩纷呈的
雷波苗寨文化
2019年6月26日,雷波县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的罗汉沟村苗寨旅游景区开业。笔者赶到距离县城27公里的罗汉沟村苗寨,从灵魂深处感受到了雷波苗族文化的华丽动人。
雷波县仅有三个苗族聚居寨子。一个是箐口乡罗汉沟村的苗寨,另一个是永盛乡岺岗村巴脚山苗寨,还有一个是谷米乡岩峰坪苗寨。
罗汉沟村苗寨居住着朱、陶、王、马、张五姓109户白苗人家415人。上世纪60年代,由云南马楠、茂林等地迁入。最先迁来的是朱家和王家。男人穿山越岭打猎、采野菜、野果;女人种麻织布,带孩子做家务。朱、王两家扎根后与外界苗族开亲,逐步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
苗族人宁肯饿死也不偷不抢不乞讨。家人、邻居和睦相处,从来不吵嘴打架,所有纠纷都心平气和解决。有史以来,寨子里从没发生过刑事、治安案件。
他们长期与周围的彝族和汉族交往,不少人和彝族、汉族成了感情很好的朋友,除说苗语外,绝大多数人还能讲彝、汉语。他们的风俗习惯受到影响,慢慢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风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余忠涛苏杰兵
图/余忠涛江泽明
A
无与伦比的山歌舞蹈文化
不少人都知道雷波是中国彝族民歌之乡,却不知道雷波苗族的民歌也很有特色。
罗汉沟村的苗族有特别好的歌喉,山歌唱起来回荡山间,震荡天宇,或悠扬动听,或高亢激昂,真是无与伦比。只要有人和他们对山歌,他们就可以不吃不喝不睡地应对。
罗汉沟村的苗族山歌受当地彝族和汉族民歌影响比较深。寨子里当过苗寨小学代课教师的王老师给我翻译。我感觉跟当地汉族山歌极为相近,只是唱的声调不同,比汉族山歌拖得更长,具有波浪感,显得很优美,不缺少雷波彝族民歌的韵味。以下是王老师翻译成汉语的几支山歌;“我唱首山歌给你听,请你好好记心里。山上山下来作伴,房前屋后寻开心”;“郎骑白马过松林,松枝挂到马缰绳。郎要抽刀来砍掉,妹说等它挂别人。生不离开死不丢,生死都在这条沟,生死要走这条路,我俩爱情留心头。生要连来死要连,生死相连六十年。生要连你六十年,死了同埋后花园。心焦焦来辣焦焦,心头想得乱糟糟,你们倒是成了双,我们还在打漂漂。阳雀吃水在沟头,想爹想娘在心头。吃酒(吃宴席)场中想你,眼泪流进酒杯头。”苗家人唱山歌都是现编现唱,见物见景抒发情感,没有固定的歌词和格式。
王老师告诉笔者:“苗家人离不开山歌。山歌可以排除忧愁,表达喜悦之情,表达爱情。”
此外,能歌善舞的罗汉沟村苗族妇女心灵手巧,手工织的麻布就像白云一样白,在裙子上绣的花像彩霞一样绚烂。衣服、裙子、围裙、背孩子的背带、帽子、枕套、手套等,无处不绣漂亮无比的花。其绣法有十字绣、挑纱绣、连环绣、顺插、倒插等,一块很普通的自编麻布,在她们手里很快就变成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B
特殊的婚丧习俗
苗族崇尚婚恋自由。每年农历三月三的花山节是罗汉沟村苗族青年有情人定终身的日子。当天,全村男女老少和外地苗寨来的未婚男女都到山上对歌,通过对歌表达对在平时劳动中早已情深意长异性的爱慕之情。青年男女定情后,男方择吉日请一站一坐两个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提亲者不能直接进屋,先在门外吹芦笙,等到女方家里吹芦笙回应才可以进门。进门后女方父母兄嫂等人会不停地提条件,坐媒陪着喝酒摆龙门阵,站媒则不停地按女方家的要求请人、送礼。比如女方母亲说:“这个亲事我们做不了主,女儿的头发有五十根是舅舅家的。”站媒就跑回男家带上礼物登舅舅家的门,把舅舅请过来商量;如果女方家说:“姑娘还小,桌子都安不平”,站媒就要“反应灵活“,赶紧跑到男方家带来银子,一般是4或者4的倍数,具体数额得看男方家的实力……现在,受汉族影响,这些风俗文化都改了,索要彩礼的习惯悄悄改变。
亲事定下后,就该谈婚论嫁了。女儿出嫁有陪奁,有钱的陪金陪银,一般的陪牛陪羊,无钱的陪线陪针。苗族的婚礼一般是女方家两天男方三天,女方唱哭嫁歌,男方要上“花红”。新娘登门的前一天晚上在男方家举行上“花红”,新郎站着,亲朋好友们手拿一段红布给新郎拴上,边拴红边说四言八句的段子,客人上完“花红”,新郎要根据客人出句对句,宾主谁输谁喝酒。
罗汉沟村苗族的葬礼一般女人比男人复杂得多,原因是“陪嫁什么陪葬什么”,比如出嫁时陪嫁了几只羊,死后就要杀几只羊,在杀羊之前要把棺材留一条缝,用细绳把牲口牵到棺材前,将细绳的另一头放在逝者手心里,做了法事后才将牲口拉出去宰杀,以让逝者安息。但如果陪嫁了牛,就必须做道场。苗族的道场跟汉族差不多,分早晚,三天或七天,苗族的道场不念经,而是擂鼓和吹芦笙。罗汉沟村苗族人认为,人死后第一关要过和麻(荨麻)林,所以死后必须穿草鞋,而且要左右反着穿。老衣以青色为主,辅以白色和蓝色,取后辈人吉祥顺利之意。死者腰间拴上麻线,所拴麻线数是死者的年龄加4,4的来原是天一根、地一根、爹一根、娘一根,以答谢天地和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死了不哭不笑,停放在正屋3到7天不等,供亲朋好友告别,不需闹热。待安葬的第二天设宴招待亲朋好友才闹热。
“彝族的酒,苗族的狗”,听说苗族有杀狗待客的风俗,也不知真假。和我一起去苗寨的有彝族朋友,怕引起他反感。还好他们端出的是两盘整齐摆放着的清炖鸡、两盘汉族风味的腊肉焖豌豆和两盘苗家风味的豆腐酸汤。
之前笔者曾了解过,苗族人待客必杀鸡,鸡头敬主客,鸡爪鸡腿敬陪客,还要分鸡心、喝牛角酒。于是在席间,笔者没再推辞主人往碗里夹鸡头、鸡心,努力啃完鸡头,再把鸡心分给在座的所有人,苗寨人见此激动得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C
古朴的狩猎文化
过去只能生产荞子、洋芋的苗寨人很苦难,打猎也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之一。苗人爬山像猴子,走路如腾云,撵得死麂子,守得死竹遛(竹鼠)。这都是苗族人祖祖辈辈狩猎练就的本领。
与当地的彝、汉族最大的不同,可能要数苗家人高超的打猎本领了。过去有这样一个故事:罗汉村一个王姓苗族男子发现一只岩羊,当时由于身上没有任何捕猎器具,在森林里便追着岩羊爬坡过崖跑了数十公里岩路,直到岩羊累倒趴在地上奄奄一息,他扛着岩羊继续走了十多里山路回到家。除了超强的攀爬本领和绝好的忍耐力外,令苗族人打猎无往不胜的,是他们的打猎工具。罗汉村村支书告诉笔者,苗族过去的猎器非常多,打野猪、狗熊用网,打刺猬和野猫用夹子,打飞鸟用弹弓,打豹子、老虎用“弩”。对每种动物几乎都有一种专业的猎器。最厉害的要算“弩”,它由岩桑木做成,有一条放刀的槽,还有一个机关暗枭。“弩”不仅可以用来捕猎,还可以用来看家,根据目标放线和调方向,命中率几乎为100%。还有一种重要猎器就是网,苗族的网用熟麻织成,大的有七八米长,韧度好,耐磨又牢实,只要落网就没有挣脱逃跑的机会……回忆起祖祖辈辈打猎为生的生活,有的老人激动地说:“现在的社会好啊,不缺吃不缺穿,国家还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我们苗家人也好好搞生产,再没有人去打猎了。从前,苗人是离不开打猎的。”
近年来,县委、政府将苗寨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县级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先后投入451万元,改善了交通、居住、生活条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县民政局从2009年开始把全寨100多户400多人全部纳入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我们要立足本寨、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动员全寨抓好畜牧、花椒产业和旅游业。”村支书说。
罗汉沟村的苗族同胞除了过汉族的春节外,还要过自己的苗年。据传,苗族祖先的统领属兔,所以苗年在正月的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15天,家家都要备足丰盛的年食和糯米酒。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节庆如祭鼓节、花山节、踩背节等等,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节日,每个节日都过得认认真真,开开心心,也没有忘记过党和政府对他们的特殊扶持。
结束采访,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轮美奂的苗寨。箐口山隧道打通了,省级风景名胜区马湖开车到苗寨只需要20分钟左右,苗寨的独特民族文化会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苗族群众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拟同意调整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雷波县拉咪南风电场7个风机机位的公示
拉咪南风电场规划场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境内与美姑县交界一带的山脊和山顶台地,地理范围介于北纬28.16694°--28.235...
雷波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雷波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