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作家刘恩龙讲述“现实版”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西昌都市报 2019-03-14 08:13 大字

刘恩龙

个人简介

刘恩龙,汉族,42岁,雷波县锦城镇城北村农民、凉山州作家协会会员、雷波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雷波文学期刊《嘎尔莫波》小说编辑。先后从事过代课老师、养鸡场养殖员、加油站加油员、重庆啤酒厂工人、成都勘测设计院水库淹没库区实物指标调查员、玩具厂工人、餐馆服务员等职业。现在,在家乡一边打工,一边搞文学创作。

2012年,凭借散文《爱情》夺得“非常梦想——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散文类银奖;2017年,参加四川省作家协会中青年作家小说培训后,创作能力得到提高,开始在《凉山文学》《凉山日报》《西昌都市报》《中国三峡工程报》等报刊上发表作品;2018年,以小说《绿洲》摘得凉山州第三届“非常梦想”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征文大赛小说类三等奖;2019年,短篇小说《山里的扶贫书记(一)》获得“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小说类二等奖。

本报讯时间刚刚进入2019年,农民工朋友们就在一场比赛中快乐地分享了身边的文化大餐。近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主办的“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公示,共有74件文学作品、157件美术作品以及63件音乐作品获奖。

其中,凉山作家刘恩龙的短篇小说《山里的扶贫书记(一)》从全省21个市(州)以及省政府驻外办的1万1千余件投稿中脱颖而出,获小说类二等奖。这不是他第一次在该项比赛中获奖,早在2012年举办的“非常梦想——四川省首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中,他的散文《爱情》就曾夺得散文类银奖。

2017年8月,刘恩龙开始创作短篇小说《扶贫之路》,修改后,发表在《凉山文学》2018年第4期。之后,他节选了《扶贫之路》的部分内容,将其更名为《山里的扶贫书记(一)》,投稿至“非常梦想”——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征文大赛中,最终收获了奖项。

“‘借来喂养的羊得病死了一半。’孙定辉呜咽着有气无力地说道。‘怎么会死掉?’‘还不是不懂管理不懂科学喂养和羊病预防治疗造成的。都怪我!如果当初组织村民学习相关技术可能就不会死那么多羊了。’‘那咋办?’‘正要和你商量嘛。’‘商量什么?’‘你看是不是先把咱们买房的钱给我救下急?’‘买房的钱给你?!没门!你想都不要想。和你父母住在一起老吵架,我早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了。把买房的钱给你用了,以后拿什么买房?’‘我给村民说好了,是借给他们的,他们两年后就会归还’……”在《山里的扶贫书记(一)》中,他以对话作为小说的主要形式,在短小精悍、极富信息的口语化对白中,描写出了一个驻村第一书记在村庄脱贫攻坚之路上的烦恼、希望、牵挂以及殚精竭虑。透过那些读起来脆脆的、散发着泥土清香、贴近生活的文字表达,能够看到一位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农民工对村庄现实和未来的认知与思考,“扶贫”也因此有了更生动的面貌和更深层的意义。本报记者王亚

文/本报记者王亚

图/刘恩龙提供

42岁的刘恩龙是雷波县锦城镇城北村农民,从前,因为土地少,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打工。

一边打工,一边写点东西是他的习惯。这个习惯,他从小学阶段就养成了。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写的作文《放船》受到了自己的语文老师的好评,于是,在心里种下了“成为一名作家”的文学梦想。

“1993年,上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中篇小说选刊》创刊号和外国小说《伏尔泰复仇记》《一千零一夜》这三本书,深深地被吸引了。”从那时起,刘恩龙爱上了看小说,只要一攒下钱就去报刊亭买《中篇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看。没钱的时候,就去县里的图书馆借书看。

上高中以后,他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读书成了习惯,晚上不看书就睡不着,常常读书至深夜,有时甚至通宵都在看书。受小说《围城》和作家王朔谐趣小说的影响,他开始尝试幽默小说写作,“虽然不大成功,但也从中积累了写作经验和写作技巧,获得了不少信心和勇气。”高中毕业后,他当过代课教师。代课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00元,尽管生活有些拮据,他还是用大部分钱买了文学书籍。代课时,他根据自身经历写的短篇小说《命运》得到了雷波县的文学前辈江泽明、唐玉鲁等老师的好评,让他看到了自己成为一名作家的希望,对写小说有了更多信心。

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当过村小教师,后来觉得代课工资太低,不能维持写作,就去了西昌、成都、佛山、厦门等地打工。最开始在远离人烟、经常半个月看不到一个人的养鸡场养鸡。没人交流,空余时间,他只能靠看书、写作打发时光。

“养鸡时,从早忙到晚,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30元,我把一半都用来买了书。”刘恩龙说,白天养鸡很累,然而,晚上如果不看书,他就睡不着。

后来,他又做过加油站加油员、啤酒厂工人、水库淹没库区实物指标调查员、餐馆服务员等。在广东的玩具厂打工时,他每天至少连续工作13个小时,而且经常通宵加班。然而,他把每一次打工都当作是体验生活,是为写作积累创作素材。就算再苦再累,他也无怨无悔。

“12个人住一间寝室,寝室经常闹哄哄的。”这对喜欢安静的刘恩龙来说是一种折磨。即便处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有空他就坐在床上看书。有创作灵感的时候,他会将行李箱放在集体宿舍的床上当桌子,忘我地写一会儿小说。他写他做的梦,写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写自己童年的遭遇,在故乡的一些报纸和文学刊物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这个冬天》《等待判决》《绿洲》《活神仙》和散文《温馨的夜》《爱情》等作品。

后来,刘恩龙回到了雷波县,靠着打工攒下的钱和微薄的稿费,开始搞专职写作。因为挣不到钱,父母不支持他的创作,于是,他再次拾起了打工的活路。但只要一有时间,他还是会写小说。

2017年,他成为了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以前,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过文学理论,创作多次遇到瓶颈。”刘恩龙说,阿来、葛水平、刘庆邦成为了自己的老师,过去连这样的梦都不敢做,很感激省作协对农民写作者的重视,“那次培训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阿来老师说,社会、世界、生活、人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果捕捉到了,我们的小说中就会出现新的意义、新的内容。从那以后,我开始带着文学眼光去生活,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有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东西。”

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他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20余年间,他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和读书、看报得到的灵感创作了《三节草》《雪》《心愿》《消失的记忆》《乡村迷案》《我的第一个“病人”》《失眠的夜晚》《蜕变》《重生》《小偷自传》等中短篇小说。

为了“不受影响地创作”,他目前选择了单身。对他来说,坚持文学创作是快乐而幸福的事,虽没有妻子、子女,但有文学陪伴,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新闻推荐

靠承诺“办文凭”、“进编制”“戏精”研究生诈骗百万元 凉山州公安局“冬攻行动”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

付晓月本报记者杨晓虹近日,记者从凉山州公安局获悉,雷波县警方破获一起以帮人“办文凭”和“介绍编制内工作”...

雷波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雷波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