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聊民族和流行音乐的融合

西昌都市报 2019-01-08 01:02 大字

记者:沙沙你好,请介绍一下首张专辑的亮点。

沙楠杰:这张专辑其实有很多节奏表达的东西,整张专辑律动感非常强,包括我自己平时就是喜欢Funk,R&B,Hip-Hop这样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平时在工作中还有生活中有很多压力,每个人都会有烦恼,但听到这张专辑的时候,我希望所有人把压力还有烦恼全部都先放一边,仔细地去感受节奏还有律动给自己带来的快感。

记者:听说为了新歌特地去了雷波采风?

沙楠杰:是的,因为雷波是民歌之乡,而我因为平时生活在城市里,虽然是彝族,但对于本民族原生态的东西了解得不够深,所以这一次采风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回到民族去寻根溯源的过程。也很荣幸得到了很多民间音乐人的帮助,比如专门吹彝式竖笛的老师,还有弹月琴的、弹口弦的等等多位老师,听了他们的演奏之后我觉得很后悔没有去了解这些东西,这一次了解了那么多之后,我想我更有必要花时间,去把这些东西再反复摸索,运用到我的音乐里,这一次采风期间最大的收获,是《留客歌》当中采用了在雷波听到的竖笛音色。

记者:《三色火焰》是怎么从一首诗歌变成了一首流行歌的呢?

沙楠杰:《三色火焰》这首歌两年后我才敢把它拿回来,拿到手上去认真地看它,在讲什么东西,因为当时给到我歌词的时候,老实说我是不怎么看得懂的,里面有很多关于家乡的东西,还有关于我们彝族比较神秘的毕摩文化。写完这首歌有一个Demo了之后,两个月时间我都没有敢给我爸爸听,因为我写的其实有一点偏独立音乐,我怕他接受不了,然后到了这首歌被提上日程了,我就鼓起勇气发给他听了一下,他也没回复我,他就说他先听一下,过了很久之后他才给我回了一个字,赞。

记者:怎么看待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元素的融合?

沙楠杰:我觉得融合其实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并不是说就是刻意的,我一定要把这个流行的元素融入在我们民族的东西上面去,包括《留客歌》还有《三色火焰》,你能听到的是非常潮流的东西,然后跟民族的东西结合起来了,但我并没有刻意地想去这样做,包括写旋律的时候,还有Demo做成的时候,它自然就是这样的感觉。可能跟我小时候一直喜欢听的音乐风格有很大的关系,你一直听这样的风格,它就在你脑海里面,会对我有一些影响。

本报记者李晓超

新闻推荐

北师大教授培训雷波城关小学教师

本报讯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王佩霞教授一行到雷波县城关小学锦屏校区观摩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讲座上,教授...

雷波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雷波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