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扶贫济困心怀感恩 在路上,用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是生命的远行 从平凡到非凡,走向成功的路上必定写满艰辛、坚守和责任

四川政协报 2017-09-26 11:48 大字

[摘要]在路上,用心灵的呼声 在路上,是生命的远行 从平凡到非凡,走向成功的路上必定写满艰辛、坚守和责任

——访省政协委员、四川佰瑞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红(一)

认识省政协委员、四川佰瑞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红的人,都会对他有这样的印象:气质,儒雅干练;秉性,宽厚勤劳;胸襟,仁慈友善;精神,开拓创新。

走近了张红,便走进了他成功的故事;与他交流,都会被他的激情所折服;在他身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吸引着、感染着、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如何创新、如何发展、如何面对挑战……听张红侃侃而谈,如同欣赏一部动人的影片,每一个细节都能感到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澎湃的热情,正反映着他和企业在一同放飞着的理想。

钻研,奠定成功的牢固基石

张红是一个谦虚而随和的人。他总是说:“我是学地质专业的,并不比谁聪明,过去对企业管理、财务、技术、资本运作并不熟悉,只是凭着对矿产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地钻研摸索出一些门道,失败了就积累经验,成功了就增强了信心。”

1990年,张红从中国地质大学建材地质勘查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在地矿局二○七地质队和地矿局下属的同祥公司从事科研工作,1992年又进入武汉工业大学北京校区硕士研究生班继续深造。由于专业技术过硬,年轻的他被领导委以重任,担任项目及技术负责人,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他缜密的思路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总能敏锐地发现部门工作短板和发展中的瓶颈问题。1994年、1995年他分别获得地矿部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二等奖。在短短几年里,不到30岁的张红受到了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

有人曾采访过一位著名的登山家,问他为什么不停地去攀登越来越高的山峰,登山家回答——因为山在那里。对张红来说,已有的成绩并不能让他满足,是因为有更大的挑战和成功在那里,所以,他要继续跨越新的征程。这一次,他选择了放弃“铁饭碗”。

2003年,张红毅然决定辞职,走上了独自创业之路,用现有资金相继成立了乐山市佰瑞德地质矿产应用研究有限公司、四川省雷波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勘、矿山企业。从此,他开始了独立从事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之路。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创业路上,充满了激流与漩涡。

对事业执着的信念和清醒的认识使张红在一切艰难困苦中能不断获得勇气、信心和力量。2010年,张红整合各下属企业,成立了四川佰瑞德矿业有限公司,与宜宾市兴文县、广安市合作,投资建设兴文磷酸二铵等磷矿化工项目和广安钾盐勘探开发深加工项目。

通过10年的努力,张红以其卓越的管理,不断谋势跨越,创新求和,使佰瑞德旗下企业总资产超过10亿元。这正是张红以敢为人先的胆略,登高望远,善于谋势求和的结果。

感恩,体现成功的意义所在

只有做人恒于正派、做事恒于诚信、良心恒于践行,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30余年,张红坚持“以德办矿、以法管矿、以安为天、以诚待人、以产振矿”的理念,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仅在凉山州雷波县成立并发展的雷波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建立的磷矿矿山就达年产300万吨的规模。

事业成功的张红没有忘记他身为企业家的责任。“小时候,父母教育我,要诚实做人,一心向善,行善积德,积德积福,做一个好人,才有人与你合作。学会宽容和忍让,善于感恩和报恩。”这段话,成了他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使他变得更加豁达。

按照中央、省、州工商联“万企帮万村”***行动工作部署和雷波县企业参与***行动工作安排,以及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的倡议,张红率雷波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动对口帮扶雷波县坪头乡坪头村、洛哈村和克觉乡龙头湾村、克觉阿门村。

由于矿山地处贫困的边远山区,张红及公司员工与贫困群众之间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很多,对贫困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与贫困村正式结对帮扶后,摆在公司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想办法突破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带动全村群众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为了更加准确把握贫困村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帮扶工作,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公司专门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张红任领导小组组长,率队深入几个贫困村开展实地调研。

30余次往返,按照“办好一个企业就要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带着对贫困群众的重视和关心,张红跑遍了每一个山头,走访了每一家农户,查穷根、找路子,一次又一次地与当地乡党委政府领导一起召开帮扶工作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与村民一起商量脱贫致富的路子。

龙头湾和克觉阿门两个贫困村以及相邻的坪头乡洛哈村,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恶劣,生产资料严重匮乏,交通条件极端不便,学生上学难,群众就医难,生活极度贫困,群众的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辛勤的劳作换不来富足的生活,群众搬迁意愿强烈。为使帮扶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公司采取政府主导、村民自主搬迁、公司给予补助的方式,帮助村民搬出“穷窝窝”,住进新家园。

2015年,坪头乡洛哈村122户群众率先实施易地搬迁,公司出资1100万元给予补助,通过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看到邻村群众通过搬迁逐渐过上了好日子,克觉乡两个贫困村的群众搬迁愿望也越发强烈。为了满足贫困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推动脱贫致富进程,张红在生产经营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决定自2016年至2017年,分两年注入扶贫帮扶资金2500万元,为对口帮扶的龙头湾和克觉阿门两个贫困村共164户村民开展自主搬迁扶贫工作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6年8月,公司已按约定完成其中90户村民的自主搬迁,兑现补助资金1490余万元,其余74户易地搬迁和990万元补助资金已于2017年6月前全面完成。通过村民自主搬迁扶贫工作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得到提升,实现了“挪穷窝”“换穷貌”“拔穷根”的目标。

针对不实施自主搬迁的坪头乡坪头村实际,公司对该村实施产业帮扶,并以村为单位成立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该村天然草场开展规模化优质黄牛养殖,提升集体经济的比重。公司出资46万元,无偿帮助坪头村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种牛和修建畜圈,村民自愿参与入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运行,以此补足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的短板。

根据当地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劳动技能不足的实际,张红在公司主动空出合适岗位,吸纳当地群众就业,为他们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如今,在张红的带领下,雷波兴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矿山生产所缴的税收已达亿元,占雷波县总税收的一半,还为当地解决了近3000人的就业问题。

爱心是一盏灯。2008年至2016年,张红组织公司开展各种爱心活动。

——捐资助学。先后向雷波县靖口中心校、马颈子九年一贯制中学、谷堆中心校、雷波中学、凉山关心青少年基金会、莫红民族小学等捐资助学33万元,赠送电脑20台、校服960套等,款物价值56万元。

——爱心捐款。先后向莫红“5·20”特大泥石流灾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及会理地震灾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以及向特困户爱心捐款等计74万元。

——无偿参与当地民生工程建设。先后出资实施克觉乡克觉阿门村通村公路建设、克觉乡通乡公路改扩建;帮助克觉乡大坪村和龙头湾村、坪头乡洛哈村等建设用水、用电设施;为矿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8年生活用电等计投资1480余万元。

……

一桩桩善行,为张红赢得了社会声誉,也形成了社会影响。他成了雷波的“大名人”,一些群众遇到困难,都会慕名找到张红,请他帮助。张红说:“我们出一点小钱,帮一点小忙,可能会改变别人的一生。所以,只要我们有能力,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会长远地支持下去。”他为自己的成功找到了方向,为群众福祉奉献了力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锦绣画卷上,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篇章。

张红扶贫济困,故事不胜枚举;慷慨帮扶,群众有口皆碑。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付出与获得、物质与精神、名利与奉献的人生命题。

一步步奋斗,一串串脚印,路越走越宽;一次次创新,一回回攀登,未来生机无限。

□张宏杰

新闻推荐

雷波给出租车念“紧箍咒”

本报讯8月14日起,雷波县将在出租车行业开展“规范运营行为,诚信文明服务”专项整治行动,提升城市出租车服务质量,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该县城区有65辆出租车,由于城区街道狭窄,出租车在街...

雷波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雷波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