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马依足乡创新禁毒模式,筑起反毒防毒拒毒“铜墙铁壁” 禁毒与传统民俗相结合村民自愿分组相互监督

西昌都市报 2019-07-17 07:48 大字

组织村民集中学习禁毒知识。

为全面推进禁毒工作,金阳县马依足乡在“支部+家族禁毒协会”的基础上,创新推行“十户联保”禁毒机制,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防范、自我约束、自我遵守”。同时,该乡结合彝族传统民俗,举行拒毒活动,为村民筑牢一道禁毒心理防线。

目前,该乡外流贩毒人员为零,吸毒人员底数管控率达到100%,“净土(无毒)社区”创建率达到95%以上。

文/图本报记者白里呷

“推行‘十户联保\’禁毒模式,又开展民俗拒毒活动,还常态化开展‘千村万户\’禁毒宣讲教育,现在,没有新增的吸贩毒人员,这点比什么都好!”

“是啊,全乡干部群众都在禁毒、拒毒、防毒,毒品危害少了,治安秩序越来越好了,群众越来越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了!”

近日,记者在金阳县马依足乡各村组看到,全乡范围内以村寨为单位,组织在家的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开展全覆盖民俗拒毒活动。当地群众谈到拒毒防毒一事,都说该乡以“十户联保”禁毒机制为基础,辅以其他形式的禁毒措施,筑起了群众从思想意识上反毒、防毒、拒毒的“铜墙铁壁”。广大群众对禁毒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拒毒、防毒、反毒意识不断增强,禁毒人民战争的氛围日益浓厚。

A

民俗拒毒全覆盖

在马依足乡迷科村,村里请来的彝族毕摩正和各个家族头人一起,带领村民发下永不沾毒的誓言。“贩毒等同于杀人,吸毒就等于自杀,大家要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同胞!”人群中,不时响起对毒品深恶痛绝的话语。

“这叫‘中西医结合\’,禁毒防艾也像治病,除了公安机关的严打斗争、党政部门全方位的管控,还需要对

群众进行这样的心理‘治疗\’!”马依足乡党委书记白只曲说,毕摩在彝族群众心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请他们为村民筑牢一道禁毒心理防线,很管用。

在禁毒工作中,马依足乡各村组全覆盖开展民俗拒毒活动,按照彝族古老的传统民俗举行仪式,与村民签订《马依足乡村民禁毒拒毒承诺书》。这种拒毒模式,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抓家族,家族抓个人,组织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抵御毒品侵袭,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我以前看到过我家一个吸毒亲戚生不如死的模样,真的恨不能把那些毒贩子全部送进监狱。我很想为禁毒工作出份力,只要人人都来打‘过街鼠\’,那吸毒贩毒的人就无处藏身了!”一位村民很有感慨地说。

说起禁毒模式的创新,该乡禁毒副书记余宵梦说:“我们举全乡之力,全体动员、全民参与,将‘千村万户\’

B

“十户联保”全防控C党员争当排头兵

禁毒大教育大宣传活动推上高潮,真正把禁毒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接下来,乡党委、政府还将创新开展‘禁毒知识竞赛\’‘书记宣讲团\’‘红领巾宣传员\’等活动,把禁毒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B

“十户联保”全防控

“我乡创建‘十户联保\’禁毒机制以后,禁毒成效特别显著。目前,外流贩毒人员为零,吸毒人员底数管控率达到100%,‘净土(无毒)社区’创建率达到95%以上。”白只曲告诉记者,该乡创新“十户联保”禁毒新模式,推行“支部+家族禁毒协会+十户联保”禁毒机制。

所谓“十户联保”禁毒新模式,就是指依托村规民约,在“支部+家族禁毒协会”的基础上,捆绑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经费,每10户群众自愿、自由组合,组成“十户联保”组。每组推选一名较有威望的长者或党员担任联保组长,负责对联保户成员进行监督、督促、帮教、转化,并及时将动态汇报至村“两委”,形成群众自发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帮教的拒毒防毒体系,从而实现禁毒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防范、自我约束、自我遵守”的目标。

目前,该乡1896户农户按照十户左右家庭(主要以家族)自愿组合,组建了190个联保组,“十户联保”覆盖率达100%。全乡已形成户户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禁毒防控体系。

“《村规民约》中,仅禁毒方面的规定就13条。”村民们告诉记者,实行“十户联保”模式后,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不吸毒、不贩毒、不种毒、不制毒以及检举揭发等各项承诺,如果违反承诺,自愿接受相应处罚。

在完善《村规民约》、实行“十户联保”自我管理机制的同时,该乡规范村民外出审批程序,村民外出须由本人、家属、十户联保户与村组签订禁毒协议和承诺书后方可外出,严防人员无序外流。同时,利用计生网络优势,从“四查”工作开始,全程跟踪怀孕妇女,建立已婚妇女信息卡,全面掌握育龄妇女基本情况。

C

党员争当排头兵

“我们乡在禁毒工作中,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党员旗帜作用、榜样标杆作用‘三作用\’,全乡党员都在争当禁毒‘排头兵\’。”白只曲说,在开展“千村万户”禁毒宣讲教育集中培训、禁毒知识集中学习、村组干部禁毒知识讲座、党员和公职人员吸毒行为专项清理整治等常规性、常态化禁毒工作的过程中,全乡党员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形成村村有联村党政党员干部、组组有包组党员、户户有帮扶帮教党员的禁毒工作格局。

发挥支部堡垒作用。该乡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阵地,村村建立“支部+协会”民间禁毒新模式,利用标语、展板、专栏等形式开展长期宣传,以彝、汉双语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以身边人涉毒事例为教材,开展反面警示教育。

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全乡党员带头参与禁毒宣传活动,多频率、多渠道全面宣传禁毒工作,成为禁毒宣传的主力军;党员担任“十户联保”组长,成为“十户联保”担保人;党员主动担当外出务工人员中的禁毒联络工作人员,教育同行的打工人员,除防范外出务工人员涉毒外,还定期与村上联络,主动报告外出务工人员的相关信息;全乡党员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和开展社区戒毒工作,与乡、村、组干部积极配合,动员吸毒人员戒毒,主动承担帮教工作,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帮教方式,与吸毒人员进行谈心,成为戒毒帮教人。

发挥榜样和标杆作用。组织党员、村社干部、团员、妇女、民兵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禁毒工作中去,开展“一帮一”“多帮一”等社会帮教活动,依照彝族风俗习惯开展禁毒活动,发动全镇党员干部树立标杆、争当榜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管住自己和家人不吸毒、不贩毒,发动家人管好生活在本村的亲戚不吸毒、不贩毒。

新闻推荐

村村跳起达体舞

本报讯近日,在金阳县开展“五个好”创建活动打造“五大工程”示范县活动中,该县妇联积极开展“五大示范工程”暨“树新...

金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金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