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枷锁” 金阳全面开展移风易俗各项工作
“听说前几天有家人在财政宾馆结婚,送亲队只来了30个人呢,要是换作以前,至少有一两百人。”
“咋个不是哦,男方还是我家亲戚,那天我都在的。县委、县政府这个制度定的好啊,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节约,我们都应该好好去遵守。”
6月25日下午,几个老人悠闲地坐在金阳金索玛广场,摆谈着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婚丧嫁娶习俗、习惯,为金阳县相关婚丧嫁娶规定叫好。
据了解,以前,金阳的群众结婚,一般都有一支浩浩荡荡的送亲队,少则一两百人,有些甚至更多,且按照风俗,主人家要给前来送亲的每人发100元“喜钱”。所以就送亲队这一笔喜钱,已是一项很大的开支,使原本家境困难的群众雪上加霜。
为兑现好党给老百姓的承诺,早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今年,该县制定出台了《金阳县打造移风易俗工程示范县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的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婚嫁彩礼钱不得超过6万元,舅舅钱等其他婚俗费用支出不准超过1万元,婚嫁宴席一方只能办一次,宴席不准超过69桌,送亲人员不准超过30人;老人去世宰牛最高不准超过10头,宰杀6—10头时需要报批,老人去世唱孝歌时不准发钱发物,不准在丧事活动中撒钱撒物和燃放烟花等。移风易俗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遏制了婚丧事宜中的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
工作细致
宣传到位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实施,社会参与”的原则,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29个部门负责人和34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打造移风易俗工程示范县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制定“移风易俗”工程示范县工作督导方案以及工作督查考核细则,由县委宣传部、纪委、目督办等部门牵头,成立督查组,采取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等方式,深入乡镇村组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切实督导检查各地移风易俗工作推进情况。
将《金阳县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十不准”》纳入《村规民约》,成立乡(镇)、村(社区)红白理事会178个,健全办理婚丧事宜村民信息台账,严格执行婚丧事宜申报审批制度;采取组周评、村(社区)月评、乡(镇)季评、县半年评的工作评比机制。如马依足乡唐家屋基村对干得好的农户进行表彰奖励,奖农户电冰箱、电视机,电磁炉等生活用品,从而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各地移风易俗工作。
在县电视台、《金阳发布》微信公众号、《阿伙金阳》刊物上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广泛宣传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组织联系县领导、联乡部门、综合帮扶工作队、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深入乡村、学校、企业、机关等,以院坝座谈、巡回宣讲、入户讲解、广播宣传等方式,开展宣讲540余场次,发放彝汉双语《金阳县遏制婚丧事宜高额礼金和铺张浪费之风“十不准”》宣传册2万余份、海报500余张、围裙800余个,受众人数达74000余人,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成效显著
节约成风
“以前只要有老人去世就有杀不完的牛、羊、猪,放不完的火炮烟花,堆积成山的牛肉,铺张浪费很严重。有些人甚至还为了给老的办丧事,借高利贷,使原本家境困难的群众越欠越多,越来越穷。其实我们很多百姓也知道以前的这种做法是很浪费、很没必要的,但这种习惯已经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俗,谁也下不了这个台,很多都是被逼到去办的。现在规定了这些制度,身边的亲戚朋友及邻居们都很高兴,都说定的好,可以舍去了很大笔不必要的开支。”
谈起办丧事的习俗习惯,洛觉乡四村村民白都史告诉记者。
自从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该县在办理婚丧事宜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管在县城殡仪馆还是农村,都看不到听不见烟花爆竹声,火炮也发得很少,杀牛数量也严格控制在了10头以内,甚至有些地方老人去世了,一头牛都不宰,不再大量分坨坨肉,以吃炒菜吃回锅肉为主。全县节约成风,为如期实现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本报记者白夫只
新闻推荐
近日,金阳县天地坝镇新寨子村小学2018-2019年度“西南石油大学奖学金”发放仪式上,13名新寨子村小学的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
金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金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