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一村一幼” 抓好学前教育

凉山日报 2019-03-26 07:56 大字

金阳县将学前教育“一村一幼”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公共服务体系,以超常规的力度、措施,强化县级统筹,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满足全县各族人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注重整合闲置公共资源,解决校舍难题。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充分整合利用富余公共资源,通过改造村小闲置校舍、村委会活动室、民俗活动场所、租用民房等,在尚未覆盖学前教育资源的行政村和人口较多、居住集中的自然村设立幼教点。每个村设立一个点,每个点开设1个或多个混龄班。截至目前,该县共有226个幼教点,299个教学班,覆盖了176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幼”全覆盖,着力解决了彝区农村学前幼儿从母语向普通话过渡的障碍,帮助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村级幼教点辅导员选聘实施方案,对每一位村幼辅导员按照学历、年龄、学业水平等进行重新考核聘用。今年2月,通过考核解聘了200余名学历或教学能力不达标的辅导员,新聘续聘383名合格辅导员。并组织所有辅导员参加了由北京华言文化公司承办的“给普通话一个自由呼吸的空间”培训会。

注重教材。成立“一村一幼”辅导员用书编委会,加强普通话辅导和相关保育工作,重点解决学前幼儿的“语言关”问题,为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打下基础。并以《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组织幼儿教育专家,为幼教点编写具有当地传承文化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和音像教材,并免费提供使用。

规范管理。县教科局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一村一幼”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对各幼教点的管理,着力改善幼儿行为习惯,突出抓好每日“三洗”工作,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爱学习的好习惯,家校携手共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扎实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设立机构。成立“金阳县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指导全县“学前学会普通话”各项工作,确保“学普”工作顺利实施。加强培训力度。2018年6月来,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共计培训1406人次辅导员,实现全员轮训。教师进修校成立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坊,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任坊主,开展“学普”教研工作。

新闻推荐

凉山首例不送娃娃读书家长吃官司

本报讯(记者唐万贵)25日上午10时,金阳县法院巡回法庭在该县派来镇开庭。原告席上是派来镇政府代理人,被告席上则是该镇官...

金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