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少年的冠军征程

凉山日报 2019-02-16 07:19 大字

1月30日,2018—19Jr.NBA校园篮球联赛四川赛区落下帷幕。赛场上,一群眼含热泪的大男孩将教练团团围住,紧紧拥抱在一起。此刻,时间仿若静止,没有太多的言语,唯有浓浓的情谊在激动的泪水和热情的拥抱中默默传递……

他们是来自凉山州西昌二中体教结合班的篮球队队员,此次比赛,他们代表凉山州高中生参赛获得冠军,这也是该队继2018年获四川省运会男篮冠军后又一个冠军,成为了近两年来四川省的“双料冠军”。这是凉山州建州以来第一次在省级两个重要篮球比赛中同时包揽冠军,教练倮伍发强获得全省最佳教练奖。

四年时间,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坎坷也太多,这群来自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篮球经验的少数民族孩子终究成长为如今活力四射的篮球少年。

选材之路 犹如西天取经

说到西昌二中体教结合班的组建,时间还得追溯到2015年,当时为培养凉山州体育后备人才,备战13届省运会。凉山州在全州范围内推行“体教结合”试点,毕业于西昌二中的彝族小伙儿倮伍发强借此机会回到母校,出任西昌二中体教结合班篮球队主教练。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随同州体育局一道去凉山各个村镇选拔篮球苗子,三个月时间几乎走遍了凉山州大大小小的学校。用倮伍发强的话来说,选材之路犹如西天取经,一路颇多磨难。

凉山地处川滇黔交界处,交通不便,地势险恶,山路两旁多是高山、深谷。为挖掘出藏在深山中的“明珠”,倮伍发强不辞辛苦,多次往返于崇山峻岭间。倮伍发强记得,一次去木里山区时,车辆开上了一条山路,路面坑坑洼洼,一路颠簸,头不时会撞向车顶。前方车辆一起步,眼前顿时尘土漫天,看不清前方的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滚滚河水,危险的境况十分考验驾驶员的技术。车里当时还坐着一位外聘教练,眼前的一切让这位外聘教练心惊胆颤,忍不住问驾驶员:“前面已经看不清路了,你咋还在开?”在距目的地还有两三公里时,外聘教练实在坐不住了,坚持下车步行。

让倮伍发强心有余悸的还有去年去金阳县时的遭遇。时值泥石流、山体滑坡事故频发的盛夏时节。车辆一路在山间穿行,陡然间,一声巨响惊呆了众人。在距离车辆二三十米的地方,半匹山在眼前轰然倒塌,一时间乱石横飞、黄沙四起。“车速如果快一点,全车人都会被压在山下。”说起当时的情形,倮伍发强还是一阵后怕。

这样的遭遇,还有许许多多……然而,再多的艰难困苦也不能阻挡倮伍发强的步伐。除了对体育的热爱,倮伍发强还怀揣一个朴实的梦想,就是希望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能通过走体教结合这条路子,改写自己的人生,改变贫困的家庭。倮伍发强坦言,说实话,山区教育相对落后,孩子们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但一旦有了国家一级或二级运动员身份,参加高考时,文化分要求会相对较低,这就相当于这些娃娃手里有了一块进大学“敲门砖”。

从零开始 慢慢成长

历经波折,最终一个由二十多人组成的篮球班在西昌二中成立。这群孩子大多来自贫困的家庭,或许贫穷更使人奋进,孩子们十分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训练时异常努力。

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早上6:20到7:20准时出操,下午4点到6点训练。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刮一样;夏日炎炎时,这群孩子又会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在室外球场操练。这样的训练日复一日,一年中除了春节和彝族年两个星期的休假,其余时间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在这种反复锤炼中,孩子们逐渐培养出坚强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

山区的孩子接触篮球的机会并不多,当初选人时,更注重的是他们的身高臂长、运动能力,但对专业技术的要求并不高。可以说这一群孩子几乎是零基础,基本功差,和其他地市州篮球队相比起点低。为弥补这方面的差距,倮伍发强在训练时特别耐心,从拍球、运球开始逐渐起步,将篮球技能一点一滴教授给他们。让倮伍发强欣喜的是,孩子们踏实肯练,进步得很快。

来自木里县的边玛杜基,因为身高条件好被教练选进了篮球班,但边玛杜基从没接触过篮球,完全没有基础,接受比较慢,在教的过程中特别费力。倮伍发强至今还记得,当初教会他在特定情况下的一个防守动作,他可以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用这一个动作,僵硬的反应常常会引来其他队员的一阵哄笑。但边玛杜基并未放弃,俗话说,勤能补拙。训练中的他特别肯吃苦,每一个教练要求完成的动作,他都是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到最好。通过几年的努力,边玛杜基从当初防守最差打到主力,成为防守尖兵,遇到最难防、得分最高的对手,只要有边玛杜基出马,都会被他斩落马下。因为他的防守动作最规范、最标准。在赛区,裁判长甚至专门把他拉出来做示范。

边玛杜基的成长历程,同样也是篮球队的成长缩影,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是这支篮球的精神品质。几经磨砺,西昌二中篮球队成长为让对手闻风丧胆的一匹“黑马”。其他球队的教练在训导队员时常说:“和凉山队交手,在比赛还没结束前,你赢了二十分都不算赢,因为随时他们都可能翻盘。”

亦师亦父的师徒情谊

对这支球队,教练倮伍发强付出了很多,这群孩子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离开了家庭,从小跟着他。在倮伍发强的眼中,他们俨然已是自己的孩子,他不仅是教练,更是大家长。和队员们同吃同住,同训练,陪他们的时间比陪自家小孩还要多,每个孩子是什么性格特点都是了如指掌。

在训练时,倮伍发强特别严厉,对孩子们要求严格,爱玩爱闹是小孩子的天性,但只要一看到教练的身影,孩子们马上变得规规矩矩。他说:“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在家教比较严的情况下,他们怕我,但是也爱我。”在生活中,倮伍发强对他们关爱有加,刚来学校时,孩子们没有合适的衣服,倮伍发强会把自己的衣物、鞋子送给他们,孩子们有心事也会找他交谈。

教练对孩子们的好,他们记在了心里,也悄悄用实际行动表达着他们的感恩之情。去年在重庆打比赛时,有队员看到了倮伍发强的身份证,得知了他的生日。于是悄悄订下餐厅买了蛋糕。生日宴上,生性淳朴的大男孩们说不出太多感人的话语,只是立下一个承诺:“老大,以后每年的生日我们都要陪你一起过!”

今年,言出必行的男孩子们说到做到,倮伍发强的生日又恰逢在重庆打比赛。他带去的12个男孩子们再次为他准备了火锅、蛋糕。而留守在家的队员则齐齐团聚在一起,打开视频为教练送上了生日祝福。

孩子们的举动让这个坚强的彝家汉子感动不已,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带这些孩子打出个名堂。

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篮球队开始在四川省多个篮球比赛中崭露头角:2015年四川省运动会篮球锦标赛第六名;2016年四川省运动会篮球锦标赛第三名;2017年省高中篮球联赛第五名;2018年,以“体教结合”班篮球队为班底的凉山男篮勇夺8个冠军……

汗水见证荣光,荣誉昭示希望。对这群阳光少年而言,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走下去,定将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本报记者 谭蔚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清卡行动斩“黑手”

本报讯2018年,金阳制发了《金阳县关于集中开展强农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清理行动的工作方案》,以全面清理“惠民卡”为...

金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